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调整、就业创业,要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亟待对全体农民开展切合实际的培训,全面提高各方面素质。"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在扶贫工作中,贵州突出抓培训、促就业这个重点,力求精准、全员培训、注重扶志,采取一系列措施,催生技能扶贫花绽贵州,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
正聚集困难群体,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贵州围绕"精准培训对象、精准目标任务、精准工作举措、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培训针对性、促进就业创业"的要求,全面抓好农民全员培训,大力开展感恩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按照《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  相似文献   

3.
正贵阳市全面精准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农民全员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探索出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就业扶贫新路子。近年来,贵阳市按照强化省会担当、为脱贫攻坚全胜做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贫困群众的内在需要,全面精准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农民全员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探索出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就业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正"农,天下之大业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发展之要。全员培训、规定培训、精准培训、建档培训、持续培训。从2019年起,贵州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农民培训全覆盖。通过培训帮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增强本领、熔铸精神,不断增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涿鹿县紧密结合当前重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分类培训党员干部700余人,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安排部署重点任务、集中教授工作方法、相互交流经验心得,收到良好效果。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全员培训。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举办两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对全县373名村党组织书记和152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安排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负责人集中授课,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实践》2021,(10)
正东胜区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着力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培训,提升本领促履职。实施"头雁工程",依托区党校、"乡村干部振兴大学堂"等培训基地,围绕理想信念、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5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驻村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确保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之年。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准把握"三农"工作历史方位,遵循乡村发展规律,顺应亿万农民新期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推动实施乡村振兴,要以文化作为先导和引领。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又是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引擎。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一重要思想和总体要求,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动员全党全社会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只有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落实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正大企业、大集团具有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定位精准、生产销售方式先进、技术经验共享等优势,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名企务农",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但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乡村如何振兴?振兴农村经济是基础,是龙头。在这方面,贵州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无疑吸引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企业、大集  相似文献   

11.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笑"起来。良好的村风、乡风,能让农民改变消极的思想,同时,能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调动农民的主动性,激发农民的创新性,振奋精气神,达成发展共识,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就业既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致富之要;促进农村群众就业,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解决好农民就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2021年中央颁发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具体部署,提出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为新时期提高农民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动精准扶贫战略的实现,贫困人口要稳定摆脱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依赖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如何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对贵州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贵州可从哪些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厘清"谁来振兴乡村"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农民,身心双重在场是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小农分散性、乡村失序性、农民受动性的状态引致农民主体能力、认同、权利的弱化,消解了农民的主体意蕴,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境。不过,农村已有实践、农村发展成就以及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激发农民主体性提供了经验借鉴、现实支撑和组织保障。为此,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构综合自治组织、推动制度创新,以"把方向—提能力—强认同—添动力"格局重塑农民主体性,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9,(9)
<正>近日,有两件涉农"小事"引起有关部委重视,并推动解决。一是财政部启动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二是农业农村部实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就此,《经济日报》刊登署名文章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有蓝图规划和顶层设计,更要把"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解决乡村小事、办好民生实事,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要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建设数字乡村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数字赋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方向,能够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也面临着农民数字鸿沟差距明显、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健全、农村信息连接机制不够紧密等困难与挑战。通过拓宽农民的数字技能培训,并加强其数字技能意识,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使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校农结合"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提供了全新思路,给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以深刻启示。"校农结合"是指通过产销精准对接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知识、市场等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以增强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可持续脱贫及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大转型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互利共赢的精准扶贫模式。2017年3月,贵州"校农结合"精准扶贫模式在黔南产生;2017年9月,"校农结合"在贵州省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平塘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精准发力,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生态良好、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平塘县委、县政府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抓特抓的重要工作。自2017年12月16日印发《"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