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5年1月至3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黔北境内转战历时3月,沿途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并且处处为"干人"着想,关心群众疾苦,打击土豪劣绅,为工农劳苦大众除恶雪恨。红军的革命活动,使遵义老百姓确信红军是为工农劳苦大众谋利益的人民子弟兵,红军所到之处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本文所叙述的,是当时发生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幕后"拥护支持红军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1,(16):46-47
由湖南省通道县投资拍摄的当地原创剧本电影《通道转兵》据称于8月上映。影片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通道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拍摄好贵州省"十三五"重点文艺精品、大型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遵义市打造集历史、文化、影视、旅游为一体的遵义古城影视文化基地,一个红色文化旅游地标正在崛起。"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生长在贵州的人,对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一点也不陌生。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无疑是红军长征这篇英雄史诗中最壮丽的章节,遵义是红军长征从黑暗走向黎明的伟大转折,"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国庆黄金周,红色成了贵州旅游的主色调。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在赤水市四渡赤水实景实战体验园,在黎平……这些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外景地,随着《伟大的转折》在央视1套黄金时间热播后,剧火了,贵州的红色旅游也火了。  相似文献   

5.
红军在贵州     
正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贵州实现了伟大的转折,红军在贵州的活动沉重打击了敌人,传播了革命真理,播撒下革命火种。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日,张闻天在遵义苟坝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决议得到了实际落实。  相似文献   

6.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遵义境内,14日部分红军到达了凤冈县偏刀水一带活动,在两天的时间里,红军战士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抗日救国的方针,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了打土豪活动,捣毁反动派设立的各种苛捐杂税机构,并组织成立了偏刀水抗捐委员会,从而使红军在凤冈与老百姓结下了鱼水深情,为当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得更多青年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四年七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白区,经福建长汀、大田、尤溪、谷口、水口,直逼福州近郊,占领罗源县城,受到白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五日,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红星画报》第十二期刊载宣传漫画《抗日先遣队最近的胜利》,介绍北上抗  相似文献   

8.
彝家雄鹰     
电视剧《英雄无悔》中有一位疾恶如仇、大义凛然的公安局长高天;在奔腾的金沙江畔、逶迤的大小凉山之间,也有一位被当地群众称作“雷波高天”的公安局长,他就是罗建新。  相似文献   

9.
吴香光  祖萍 《福建党史月刊》2006,(9):I0004-I0004,I0005
1934年7月29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护送其渡(闽)江北上的红九军团的掩护和配合下,攻占了南平县属的樟湖坂(今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先遣队和红九军团打下樟湖坂后,受到当地群众夹道欢迎。各商号门前挂着红旗,商会还张贴各色标语,热烈欢迎红军。当晚,先遣队在樟湖坂抢渡闽江。  相似文献   

10.
正87年来,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黎平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县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各行各业发展欣欣向荣,群众生活水平蒸蒸日上。黎平,是红军进入贵州后经过的第一个县。1934年12月18日,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会议解决了中央红军的转兵问题,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的决议》,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国革命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11.
邵予奋 《共产党人》2005,(17):50-52
今年8月是红二二上下一致军长征经过宁夏70周年。红二十五军是红军长征中经过宁夏的第一支红军部队。1935年8月15日至17日,该军在今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一带休整3天,开展了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受到了当地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毛泽东曾经夸奖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这一史实在红二十五军战史和宁夏地方党史中均有翔实记载。它既是红二十五军战史上的光辉篇章,也是宁夏民族工作的宝贵历史遗产和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正用理想主义激励人心,用精神丰碑辉映新时代。近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央视热播,不仅收获了高收视率,还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10月23日,由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和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该剧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3.
正在历时两年、艰险无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作为重要领导成员之一的周恩来,领导红军出生入死一路艰辛走来,而且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对长征印象弥深,眷念不忘,深情回顾。这不仅是因为他在长征中曾经重病垂危、九死一生,更主要的是由于他对长征的意义及长征精神、长征中的战友情深的切身透彻体会。《长征组歌》是他晚年病中最爱听的歌周恩来对《长征组歌》充满了感情。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做过第5次手术后就再也没能下病床。半个多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4.
正肖江虹以中篇小说《傩面》攀摘鲁迅文学奖,实现贵州小说创作的新突破;贵州作家多次占据《人民文学》等高端平台的重要位置,如欧阳黔森的纪实作品一年内就3次登上《人民文学》。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的首部献礼剧,国庆前夕,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成为央视各频道同一时段的一匹"黑马",收视率一直保持在2%以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立足红色遵义的国有文化企业,遵义演艺集团深耕红色沃土、挖掘红色元素,积极适应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历时5年精心打造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为传承红色基因做出贡献。"很唯美、很精彩、很震撼!""大气磅礴、跌宕起伏、红色炫目!""很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教育意义!"……近段时间,每晚8点,由遵义演艺集团出品的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都会在遵义市汇川区艺术中心上演,一次次带给观众心灵的鼓舞与震撼。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与工农革命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当时我党凝聚民心的主要做法有:组织宣传队,扩大红军的影响;打土豪,分浮财,使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行土地革命,分田地,实现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想农民之所想,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开辟红色圩场,增加群众收入;严明部队纪律,确保群众的利益不被侵犯。这些做法和经验,对新时期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朝  刘桂华  张博 《奋斗》2009,(6):30-32
“幸福生活源于创造”,几日来在绥化市北林区的采访让记者切身感受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真实内涵.更加深刻地体会出民生工程要变成真正受百姓欢迎、给百姓实惠的民心工程,不仅需要领导人心里装着老百姓,更需要政府有为民办事的勇气、魄力和智慧,能够运筹帷幄、因地制宜、勇担风险。为老百姓谋福谋祉,需要开动脑筋,需要主动出击,需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长征后,除留下项英、陈毅成立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留下独立24师等1.6万多名红军将士坚持游击战争外,苏区的江西、粤赣、赣南、闽赣、福建等省及其所辖的数十个县,动员和组织了数万名党政机关干部和游击队员,开展了波澜壮阔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前后历时8个多月,尽管后来都失败了,但其历史功绩不能抹煞,不该淡忘。 红军主力长征前后中央和中央分局对群众游击战争的布置和要求 1934年9月13日,红军主力长征出发前的1个月,中革军委发布“司字第44号” 《命令》,对苏区群众游击战争的组织领导作出布置。《命令》要求:  相似文献   

19.
邓榕 《学习导报》2012,(16):43-43
拍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想法始于2004年。那一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了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这部电影主要讲述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法国历时五年多艰辛而坎坷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我们全家人看完这部电影后,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6,(9)
正遵义会议作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而载入史册。和历史上任何伟大事件的发生一样,遵义会议也有一个酝酿和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中央红军长征中发生在湖南通道的"通道转兵",就是实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开端。促成"通道转兵"的原因有三:一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以来的惨重牺牲,不仅中央红军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而且把持红军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等也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