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黔东南州以党建为引领,在各搬迁安置点建立党组织,借助支部引力这股强劲动力,逐步完善搬迁安置点的公共服务、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服务,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融入感和安全感。"我没有想到搬过来后会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孙子在小区里入学,社区还免费为儿子儿媳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真是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家住凯里市上马石移民安置点的搬迁户余士新感慨地说道。余士新只是黔东南州27.58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相似文献   

2.
正"走马,出车,到你了。"2019年12月19日,铜仁市碧江区矮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日间照料中心传来了下棋的声音。走进安置点内,还有不少移民搬迁的群众正在打牌、健身,安置点内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铜仁碧江区矮屯社区作为贵州最后一批易地扶贫搬迁点之一,共安置了来自碧江、松桃、沿河、印江等地3119户12296名搬迁群众,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95人。  相似文献   

3.
正从江县紧盯全省组织系统挂牌督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党建体系重点任务,强化党建引领,较短时间内把人才、资源、资金向安置点社区集聚,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安置点治理效能。坚持以强堡垒凝聚各方力量在社区。坚持把基层党建放到安置点后续扶持工作大局中去谋划推进,在10个社区"全覆盖"组建党组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17名,做到"搬迁群众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在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期间,安顺市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4个。截至2019年12月14日,按时完成了3个年度84个安置点建设和搬迁入住计划,按时完成省下达的搬迁入住任务,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搬迁入住82104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676人。  相似文献   

5.
正水城县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紧扣"搭五桥""建五家"工作主线,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工青妇所能,全力服务安置点群众,努力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所有搬迁家庭,不断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记者走进水城县新桥街道新业社区的"感恩学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整齐地坐在环境舒适、色彩明亮的教室里,上着一堂"如何提高专注力"的课程。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  相似文献   

6.
正思南县坚持党建引领,从政治、组织、能力、机制等方面发力,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建+"自治模式,共建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远亲不如近邻,大家要互相理解,互帮互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月4日凌晨4点,在思南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旗山社区老党员工作室内,邵光荣还在耐心地做着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6月24日,记者走进威宁自治县工业园区就业扶贫车间,20多名工人正在通过编织、剪线、烧线等工序进行手工制鞋。来自秀水镇新坪村39岁的蒋文敏一家8口人,2016年搬迁到县城兴隆佳园安置点,住着三室一厨一卫100平方米的住房。今年5月,她通过"友工"微信小程序推荐到扶贫车间工作,成了车间的做工"能手"。"以前,这里做一天,那里做两  相似文献   

8.
正天柱县始终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以新城标准建设安置点,打造一座"新市民新城"。自2015年底以来,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用"绣花"功夫做深做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百万山区农民迁入城镇新居。  相似文献   

9.
<正>国庆长假后的百里杜鹃行人稀少,显得有点冷清。可在坪子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团工作站内却是另一番火热的景象。"2019年度百里杜鹃妇女手工创业致富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该安置点的十几名妇女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用碎布条折叠成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根据景区特色,做出精致的旅游文创产品,让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老百姓走向致富路。"来自广州章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运营经理张珏告诉记者,应百里杜鹃管委会相关部门的邀请,公司从广州远赴贵州,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移民搬迁政策让我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出门办事、娃娃上学、看病方便了,邻里相处也很和睦,感谢党的好政策。"从正安县安场镇石峰村搬迁到瑞濠村拥丰组的彭富均感激地说道。2016年,省下达正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991户9459人,目前第一批项目已完成住房建设947套,搬迁入住500人,总计投资24500万元,占计划的8.5%、76.7%、69.2%;第二批项目目前已完成住房建设493套,总计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2月17日午饭时间,在黔西县第十小学(以下简称黔西十小)读五年级的罗鑫悦和同学们一起,从食堂领取营养午餐回到教室吃饭。罗鑫悦一家住在黔西县城的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8年5月,她成为黔西十小接收的第一批搬迁学生。"再也不用早起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啦!"在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锦绣学校建成投用之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印江自治县以搭"五桥"、建"五家"为载体,开展"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县直各部门全力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搭建党心连接民心、农民变市民、贫穷走向富裕的追梦筑梦桥梁,引领搬迁群众全面融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印江自治县委党校围绕"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创建奋进之家",不定期组织教师到安置点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引领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4月9日,县委党校副校长黄继生到峨岭街道兴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勤劳致富榜样等内容,开展"新市民·追梦桥"专题党课宣讲活动。"今天我到这里来与大家座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和大家摆摆龙门阵,讲讲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黄继生开门见山讲起。  相似文献   

13.
正牢记权为民所用,不忘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都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做细做实,用发展带动脱贫、以脱贫促进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59岁的罗再园现在是都匀市沙宝堡办事处金恒星浙商建材城的保洁员,他原本是黄丰村5组村民,由于村庄偏僻,交通不便,易发地质灾害,罗再园一家和村里的25户将被集中安置到金恒星浙商建材城附近的安置小区。得益于都匀市"先就业后搬迁"的移民搬迁政策,罗再园在未搬迁之前就在安置点找到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老家的山坡上满是风化石的薄土,严重缺水,粮食不够吃。只好早早就外出当石匠,那时候一个月可以换来400元工钱……"说起以前的生活,今年38岁的蒋刚感觉已经遥远了。一家人生活的转机出现在2018年5月,蒋刚携一家7口从开阳县高寨乡高寨村王选组,搬迁入住城关镇东湖社区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久,他决定在家门口开一家便利店。  相似文献   

15.
<正>黔西县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谱写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新乐章。着力做好公共服务。有序做好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服务工作,投入资金3683万元,对涉及锦绣花都安置点的黔西五中、金凤小学和黔西十小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切实解决好易搬群众学前阶段幼儿596人、小学1312人和初中524人就学问题,现已全面启动黔西县锦绣学校  相似文献   

16.
正早上8时,田茂来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现在是社区里面的一名治安协管员,不光要宣传法律政策、调解邻里纠纷,更重要的是在社区里倡导文明新风,让社区更加和谐。"说起自己的工作职责,田茂来满是自豪。田茂来一家三口今年刚搬迁到沿河自治县沙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家中父亲瘫痪,母亲患尿毒症,由于要照顾患病的父母,20岁的他只能在  相似文献   

17.
正下班后,步行10多分钟,54岁的陈忠群回到了位于余庆县龙溪镇何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家中,淘米煮饭,到小菜园摘几颗白菜,从冰箱里拿出自家的腊肉,开始为家人准备晚饭。2017年10月,原住龙溪镇小河村的村民陈忠群拎包入住何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到工业园区任氏鞋业加工厂上班,每个月有1600余元的稳定收入。"以前出门就是上坡下坎,哪像  相似文献   

18.
正从过去的"搬得出",到如今的"稳得住、能脱贫",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让搬迁群众从农民变市民,很好地融入了城镇生活,稳步迈向美好明天。"我喜欢现在的家,又大又漂亮。"6岁的田露璐笑着说。2018年9月,田露璐一家5口从开阳县楠木渡镇红星村搬迁至县里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城关镇蒋家寨景成小区。从破旧的木房到崭新的楼房,从"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土"的农村到干净漂亮的社区,从下  相似文献   

19.
<正>遵义市播州区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组织强村、产业富村、人才兴村、文明乐村和环境美村"五在乡村·美好家园"创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组织强村筑堡垒优化组织设置。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专业合作社中、村民组上,着力织密组织体系。建立"线上支部"20个,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  相似文献   

20.
正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充分整合资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居民融合,促进社区稳定和谐发展,全力确保社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7月1日,安顺市西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热闹不已,一场别开生面的"迎七一·感党恩"庆祝活动正有序开展。上午9时,活动在高亢嘹亮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中拉开帷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对党的生日的祝福;党建知识竞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了党的政策理论,寓教于乐;社区歌舞队带来的歌舞表演展现了群众乔迁新居的美好生活,赢得阵阵掌声;抓鱼活动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