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于3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该《实施意见》共15条,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受理范围、公益诉讼类型,公益诉讼案件诉讼费用的免缴以及相  相似文献   

2.
雷云  张丽  朱江 《当代贵州》2013,(1):36-37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既事关发展、又事关民生,既事关当前、又事关长远。过去几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更好地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展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当代贵州》特开设"美丽中国·生态贵州"栏目,多角度展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用图片还原贵州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3.
<正>用法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方性环境司法专门化道路探索,从贵州红枫湖畔的这个基层法庭开始。"红枫湖曾连续爆发蓝藻,水质遭受严重污染。十年前,我们在红枫湖畔揭牌成立了中国首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成立之初,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就对贵州天峰化工公司磷石膏渗漏污染红枫湖一案提起公益诉讼。"十月底的红枫湖景区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对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红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全国首批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什么样的"贵州智慧"?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特专访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并"希望贵州的同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对贵州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全面提升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贵州方案》信息含量大,内涵丰富,饱含了  相似文献   

6.
正基辛格博士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做一件能够对未来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情"。生态环境是贵州的后发优势,《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获批,意味着贵州成为继福建之后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并纳入"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7.
2017年7月1日,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类型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当前环境破坏严重、环境侵权频发、司法救济不力的情形下,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回应了新的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愈发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立法不科学、执法不严格、守法不自觉。因此,完善环境保护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转变落后理念,减少冗杂条文,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废除多头执法,加大惩处力度,贯彻落实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宣传保护环境力度,不断鼓励公民依法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保障公民环境权与经济法律、法规的可诉性。目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在诉前、诉中、诉后分别面临着"无人起诉"、"举证不能"、"迟到正义"等困境,急需建立协同起诉机制、创新诉讼证据规则、采取多元裁决机制,实现有人起诉、有据可证和即时正义,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2月中下旬有律师以"京津冀"三地政府治理雾霾不力为由向有关法院提起诉讼,从既有法律规定来看,这些律师并不具备适格的原告资格。以此为契机,本文从相关法律条文、环境公益诉讼理论、环境权理论以及宪法文本出发,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进行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孙林 《当代贵州》2013,(11):61-61
旅游小镇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必将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项亟需推进的工作。贵州省实施的"TOP50"旅游小镇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将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源源动力。"TOP50"旅游小镇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对外招商的形象标识,是指"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规划开发50个"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生态文明已上升为治国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贵州省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将大生态列为贵州三大战略之一,提出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努力追求"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同时,贵州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提出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目标。但目前,人们较少关注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互动方面的问题,而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探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互  相似文献   

13.
2017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贵州省多项指数位列前十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满意度更是高居全国第二位。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指示器""风向标"。公众满意度背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成效?相关部门下一步还将有哪些举措?记者专访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黎平,贵州省环保厅副厅长陈程。  相似文献   

14.
<正>建筑材料工业是支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随着国家对贵州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强,贵州建筑材料工业已成为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材料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贵州省委提出实施"环境立省"的战略,生态文明成为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目标后,贵州建筑材料工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5.
正以林业提质增效引领新时代"美丽黔南"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争做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先锋队"。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覆盖率是考量空气环境的客观标准,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森林覆盖率逐年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达到63%,位居全  相似文献   

16.
正6月9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召开,吹响了全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集结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嘱托贵州的同志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和省委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任,省检  相似文献   

17.
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贵州绿"。第5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有关人士,讲述他们眼中的"绿色贵州"。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的贵州,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祉。守护好家园,保护好每一片蓝天、每一滴水、每一寸土地,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需要加强立法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加强生态立法,出台30余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贵州省生态文明法制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先行先试守住绿色贵州"门槛"  相似文献   

19.
余敏  宋国强 《当代贵州》2014,(33):40-41
正贵州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优先方针,以服务大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新机制,在发展中保护好青山绿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贵州提出了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期望和重托。贵州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优先方针,以服务大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6,(34):10-11
正"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做强做优大生态长板,形成了基本共识,取得了明显成效。贵州各族人民懂绿、爱绿、护绿,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共识;通过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先进理念和政策建议,积累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