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没有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就谈不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贵州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6亿元,这是贵州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那年全省工业企业仅有235家。到2018年,贵州全省工业增加值已达4378.94亿元。从2.06亿元到4379.94亿元,折射出贵州工业70年的蓬勃发展。近年来,贵州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供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201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贵州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增长态势,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7.7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5%;旅游总收入7599.27亿元,增长35.2%。旅游"井喷",早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标签。2016年,贵州接待游客5.31亿人次;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7.44亿人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67亿人次、9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3%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2018年末,贵州银行对全省66个贫困县(含2018年已退出的14个贫困县)的融资余额达716亿元。其中,投放农村公路"组组通"贷款137亿元、投放扶贫产业基金和贷款121亿元,直接支持和服务受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00万人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银行紧紧围绕全省经济、金融、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大扶贫战略行动,创新金融服务,针对农村公路"组组通""产业扶贫子基金""定点帮扶"等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交通发生巨变,天堑变通途,成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大交通让群众出行更方便快捷,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18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11.9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投资呈几何倍数增长,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1949年至2018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195.38亿元。70年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50年,是贵州省从一个极为贫困的农业地区迈入工业化进程的50年。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2.1亿元,其中手工业占92%,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24.2%。到196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比1949年增长2.47倍。1964-1976年,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东、中部地区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贵州,相继建成航空、航天、电子、煤炭、电力、冶金、有色、机械、化工等  相似文献   

6.
劳务经济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大。仅以2005年上半年计,全省共外出务工劳动力达420万,半年内外出从业收入37亿元以上,全省农民人均外出从业收入123.86元, 平均占农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810元)的15.3%,保守地估算,1995年以来贵州年均外出劳务收入以30亿元计,总收入为300亿元,而且回乡投资创业的民工数以万计。  相似文献   

7.
正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正加快建设。70年,黔南大地,沧桑巨变。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接二连三";从手工作坊,到"三线"建设奠定基础,新型工业化体系日臻完善;从封闭落后,到建设大西南商贸物流枢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回顾来时路,黔南各族干部群众艰辛奋斗、锐意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类职业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为农村培养"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实用型人才,助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农人"时代,农民正逐步成为职业。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类职业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抓住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培养"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实用型人才,助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秉承"立德树人,农技为本"的宗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在服务地方"三农"发展,筑牢基础设施服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4,(18):I0001-I0001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贵州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绿色生态、优势特色、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11元增长到2013年的5434元。本刊编辑部通过采访调查,特别遴选出贵州科技支撑生态农业发展十大亮点事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开放程度的提高,贵州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贵州后发赶超,招商引资功不可没。4月14日,贵州省面向全球发布了2018年首批200个重点产业招商项目,总投资2600亿元,诚邀全球优秀企业投资贵州、兴业贵州,共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引进省外项目1782个,全省新增到位资金近3400亿元,新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205家,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相似文献   

11.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支农支小服务,促进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信社发展质效,贵州省农信社在全省开展"贵州农信·春天行动",紧紧围绕着力实施"五动协同"、大力打造"五个金融"的工作重点,圆满完成"贵州农信·春天行动"各项任务。在"贵州农信·春天行动"中,各地创造性地开展业务拓展工作。以春耕备耕金融服务为重点,发放涉农贷款374.24亿元,余额达到2094.75  相似文献   

12.
正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田间地头变"书斋"。贵州自2016年启动"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以来,全省共有21331名农业专家深入极贫乡镇、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一线书写了乡村振兴时代篇章。他们走访调研9.31万人次,帮助各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3804个,协调项目3814个,协调解决资金22.43亿元,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化项目1265个,举办农业技术座谈会和培训会2.03万场次,培养农村实用  相似文献   

13.
正跨入2019年,贵州可谓喜事连连,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0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三。一个后发赶超的贵州,令国人刮目相看。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也与全省各级经济开发区蓬勃发展,不断为贵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分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条腿"走新路,不断释放强劲新动能,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产业快速成长,新企业加速孕育,经济颜值高、气质好、底色亮、活力足。在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发展的潮流中发展。70年筚路蓝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拼搏创新、苦干实干中取得了飞跃式质变。全省三产结构比例从1949年的83:12.5:4.5,调整为2018年的14.6:38.9:46.5。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水利建设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离不开水利改革的"保驾护航"。在贵州水利发展史上,"十二五"时期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年来,决战水困的号角吹响黔中大地。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22亿元,是解放以来到"十一五"末总投资的3.1倍;全省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156座,新开工项目个数是"十一五"时期的9倍;解决了1301万农村居民和199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对贵州来讲,农村低保是天大的事。"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在一次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上如是说。自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农村低保以来,贵州累计下达农村低保资金46.5亿元,在保障323万多名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初,贵州省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雪凝"灾害,没有冻死人、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农村信用社自195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46年的历程。现在,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省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81年至1997年5月,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414亿元,居全省8家金融机构之首,市场份额占28.7%,高出平均市场份额16.2%,是同业平均市场份额的二倍多;各项贷款余额达284.3亿元,1991年以来的六年半时间累计投放贷款IO71.5亿元,其中对农业投入514.5亿元,对乡镇企业投入280.6亿元,对个体工商业及其它经济组织投入276.4亿元,为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两个…  相似文献   

18.
贵州乡镇企业,在过去的20多年历程中,曾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10.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55亿元,分别超年计划的5.2%和2%,分别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28.7%和46.3%;完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国开行贵州分行共为贵州提供融资总量1313亿元,其中,发放表内贷款549亿元,并通过银团、信托等金融产品引入资金764亿元,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贵州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示范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开发扶贫是贵州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扶贫攻坚是全省各项工作的重要着眼点。摆脱落后和贫困、实现同步小康,不仅是贵州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农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