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来自阿富汗、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朝鲜、斐济、印度、日本、哈萨克斯坦、蒙古、尼泊尔、新西兰、菲律宾、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萨摩亚、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和中国香港的代表,于2003年11月4日至7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了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区域会议,就拟订促进和保障残疾人权利与尊严国际公约,提出如下建议。铭记《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即在尊严及权利方面人人平等,有权享受一切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关切地注意到,由于一些结构性、环境性和人们观念的因素,约六亿残疾人,其中有四亿生活  相似文献   

2.
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之一。居家康复服务是康复的一种形式,是社区康复的延伸,是有居家康复服务需求的各类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的产生是伴随着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日渐迫切、康复服务资源逐步丰富、社会公共服务不断精细化而产生的。作为康复领域的新生事物,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如何顺应现代康复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环境,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花开有声     
创建理念 创建理念:以人为本,依法维权,多样化服务. 创建宗旨: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以法律为准绳,维护残疾人的权利和尊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创建目标:既要满足最广大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共性需求,又要量体裁衣,构建形式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残疾人服务工作新格局. 创建语录 延边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赵利 服务要有创新 .不断强化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们要把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载体,规范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人事:明确工作定位,树立正确的残疾人服务观念 记者:您是残联的理事长,是为残疾人群体服务部门的领导,您本身又是一位残疾人,也是属于被服务的对象,请问这样的双重身份对您在残联开展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于坤(以下简称“于”):《残疾人权利公约》有句话,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没有残疾的人,只有具备不同能力的人.残疾人并不是特殊的人群,他们只是人类在心理、语言或行动上呈现的一种困难状态.所以说,我们做残疾人的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通过我们的行动,努力向社会宣传,最终在社会各阶层形成一种正确的文明残疾观.  相似文献   

5.
我们镇有各类残疾人2200多名。我们有个决心,在全民奔小康的情况下,也让残疾人过上幸福生活。我们的办法是,搞好5个服务,帮助残疾人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我们抓了以下5个服务:一是强化就业服务。由镇工业公司负责、劳服站协助,分期分批安排残疾人就业。多方筹集资金,利闹敬老院的空余房屋,办起了服装厂,建立起残疾人就业基地。对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划点分片,派人将原料和需加工的产品送到家门,手把手地教会,使他们在家里就当上了工人c全镇共安排各类残疾人近百名.平均每人则收入在Z00元以上。二是强化农技服务。以镇民政、残…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2011,(7):20-21
"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总目标和指导原则总目标▲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3,(1):6-6
日前,国内首份《残疾人权利公约》社会知晓度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超过40%的残疾人从来没听说过《残疾人权利公约》。据了解,《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旨在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公约,中国2007年3月30日签署了《残疾人权利公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事业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在邓朴方主席和几代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并且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帮助8500万残疾人和全国人民同步小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更深地思考残疾人事业的意义,思考残疾人联合会“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这些年残联的职能发挥得怎样?是否真正发挥了代表、服务、管理的作用?今后应该怎样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更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怎样更好地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我想讲三点认识,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就业,对于残疾人意义重大。一方面,残疾人同样享有劳动权,促进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劳动就业给残疾人带来经济独立,而只有独立了,才能更好地享受平等和尊严。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发端以来,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刊发一组有关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文章,期待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积极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小蕾 《人权》2011,(4):43-47
2006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部为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人权而做出的最新努力。《公约》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以及公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强调缔约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切实享有各项人权、尊严和自由。  相似文献   

11.
《中国残疾人》2012,(12):15
正10月28日至11月2日,应"康复国际"邀请,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韩国仁川出席第二十二届"康复国际"世界大会,并在闭幕式上发表英文演讲。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和列举实例,张海迪主席诠释了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介绍了我国康复工作的实践和发展成就。会议期间,张海迪还获得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张海迪表示,为残疾人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努力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解除痛苦。我们愿与各国同  相似文献   

12.
存中国残疾人事业中有一支队伍,他们离基层残疾人最近,他们最了解残疾人的痛苦和需求,他们也最了解残疾人的家庭,甚至熟悉每个家庭成员,他们给残疾人提供了直接的服务,这就是我们分布存个同各地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基层残疾人组织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做好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我从如何保障他们在民事诉讼法中的权利和履行自己义务的角度提两点建议。第一,我们国家两千多万听力残疾人和一千多万视力残疾人,还包括几百万的言语残疾人,他们作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参加民事诉讼的时候,因为身体的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无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难以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作为公民,其权利本应该受到法律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残疾人群体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素质进一步提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来看,残疾人受歧视和受教育"边缘化"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残疾人是一个困难群体,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和支持。因此,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从法律上给予保障和完善,从而在社会实践中给予很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13,(1):20-20
12月18日,美国参议院未能以所需的三分之二票数,确认联合国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投票结果是六十一票赞成,三十八票反对。民主党赞成公约,但投票赞成的共和党参议员只有八名,其余全部投反对票。该公约并无为残疾人带来任何新权利,只是明文确认不得歧视残疾人乃全球共同遵守准则。参议院确认公约只具象征意义——美国与其他缔约国一样,成为在全球推动消除对残疾人歧视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1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全文)发布,文中提到"残疾人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实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研究制定康复条例,修改残疾人教育条例。——将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帮助1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组织供应500万件各类辅助器具,为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160万人次的补助。  相似文献   

17.
“五讲”:讲人道,讲人权,讲人性,讲人品,讲人缘;“四美”:急残疾人之所急,为残疾人提供最需要的服务;想残疾人之所想,为残疾人提供最渴望的服务;帮残疾人之所需,为残疾人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解残疾人之所难,为残疾人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郑功成 《中国人大》2012,(19):32-32
过去将残疾人叫作“残废”,这个词很恶毒,实际上残疾人是残而不废的。近几年,我关注残疾人多一点,到很多地方去调研,(我发现)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有着某方面特别的天赋,只要开发得好,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我认为,不能把残疾人保障仅当作是满足残疾人简单地维持生存或者获得简单医疗。建议相关部门把残疾人当成国家未来宝贵的人力资源来开发,将残疾人的能力提升摆到优先位置。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家关于“按一定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现在正常人都安置不了,下岗在家,谁还要残疾幼”言下之意,残疾人就不能安置。笔者认为,此识偏颇其一,持此观点的人对党的助残政策了解不深。《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国家对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  相似文献   

20.
在俄罗斯,有关残疾人的国家政策有着很长的历史。1995年,俄联邦《俄罗斯社会保护残疾人法》修订的这一年是一个转捩点:残疾人就业的一般权利得到官方的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