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继续向纵深推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在内地城市呈现出了新的特征,而"民族互嵌"也成为近几年学界关注的主题。社区认同作为衡量"民族互嵌"程度的重要指标,却较少被纳入城市多民族社区研究的范畴。本文以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武侯区蜀汉街社区作为调查点,分析了多民族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邻里互动、社区参与等状况,探讨了人口学变量、社会排斥等因素对居民社区认同的影响。分析发现:居民的邻里互动、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之间呈正相关;民族类型、居民态度对多民族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居民在社区的居住时长对邻里互动产生影响,居民的政治面貌也对社区参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如何有效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核心主题。在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安徽省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打造了"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新架构,引入社会工作全面介入社区居民自治,探索"以服务促自治"的居民自治新路径,形成了社区自治特色的"滨湖经验"。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持续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提出了展望与思考,即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资源整合主体,从推动居民自治主体多元化、建构居民自治的介入焦点、孵化为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推动居民自治评估机制的建立等层面来打造社区居民自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张勇  何艳玲 《新视野》2017,(4):84-91
城市社区空间与社区治理二者通过社区内主体的行为与活动发生勾连与互塑。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空间具有的多样性、封闭性、功能性规划和行政性分割等特点,制约着社区治理效果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空间视角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是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重要路径,为更好实现社区治理,我们应在基于社区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将社区空间利用的"生活性"与"景观性"相协调;坚持社区内公共资源空间配置"可获性"与"效率性"相平衡;在社区更新"微创性"的空间改造过程中,坚守"利民性"的价值目标;为发挥社区空间的最佳功能,在对社区空间进行"功能性"规划和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功能"扩容";为提高社区治理的精准性,在将治理技术嵌入社区空间过程中,勿忘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4.
杨柏生 《前线》2010,(Z2):30-32
<正>如今的北京,很多社区居民感叹说:"以前办一件事情,需要跑多个部门,有些地方还不止跑一次。现在真是太方便了,许多事儿不出社区就能办好。一些证件打个电话就能办理。生活在这样的社区很幸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北京市大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这项工作。规范社区服务站建设试点社区建立了新型社区服务站,"一门式"服务用房面积都达到50平方米以上。社区服务站整合了社区层面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十多类服务站所和活动载体,设置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生等工作窗口,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和谐进步的发展,农二师二十二团结合社区居民自治状况,在24个社区分别设立了老人"议事会",这种议事会每月召开一次,由议事会中威望高且精力较好的老人召集。参会人员通常都是些热心于团场公共事务的老人,讨论的均是社区中与居民利益相关的事,有些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  相似文献   

6.
《江淮》2012,(7):8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街道半山花园社区党总支按照"五带头"的要求,真心关爱居民,热心服务居民,诚心依靠居民,努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社区,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居民家中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社区党员把居民当亲人,把居民的事当家里的事,坚持"俯下身、迈开腿、走进门",做到对重病住院病人、子女下岗家庭、孤寡独居老人、迁入社区居民、热心社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社区赖以维系的"社区精神"日趋失落,集中表现为初级群体的衰落和次级群体的发展。重建社区精神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理念,二要培育社区居民的互助精神,三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8.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改革目标,进行以社区自治为导向的社区建设已被上升到"改革、稳定、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涉及到社区自治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对宁波市的实地调查为基础,通过对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选举与任用、社区建设经费的筹集与社区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的分析,具体深入地探讨了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社区"内涵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功能主义和地域主义两种认知分歧,并在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治理困境,迫切需要社区作为一种生活和精神"共同体"的功能性复归。共同体化的价值内核,在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程序的民主化、治理基础的契约化、服务对象的普惠化及居民交往的互助化五大表征。而推进社区"共同体化"的实践策略在于: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构多元联动的社区治理格局;引入现代管理制度,推动社区服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公共参与平台,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常规化联系;加强社会资本建设,提升社区居民之间的互信互助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6):24-26
<正>每天清晨,早起的长春市绿园区龙泉社区居民总会看到社区书记赵虹的身影,和居民唠唠家常、在早市看看蔬菜供应、去施工工地看看工期进展……近10年来,赵虹每天都会在上班的路上提前两站下车,在自己负责的社区里这样走上一圈。居民们都说,哪天要是没看到赵书记的身影,就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用赵虹自己的话说:"做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街口西里三区社区居民在社区学校按照各自所需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成为社区居民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能够成为社区市民劝导队的一员是我的荣幸;能为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发挥点儿余热更是我的骄傲。"2003年,我从丰台区人民法院退休,居住在丰台街道永善社区。工作了一辈子,忽然闲下来,总觉得日子没着没落,不知道如何打发。2007年,为了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区周边的秩序,社区成立了一支以党员志愿者为主,由楼门长、居民代表、流动人员及辖区单位代表组成的社区环境秩序劝导志愿者队伍,维护社区环境,对社区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相似文献   

13.
<正>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通州区玉桥街道紧紧围绕"打造楼门文化,强化社区功能,推动科学发展"的主题,以楼门文化建设为抓手,深化党总支包社区、党支部包居民小区、党小组包楼区、党员包楼门(院)的"三区一门"工作制度,把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居民自治、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延伸到楼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正宣传教育岗的会员正在社区内向居民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法"为主题活动的内容;环境卫生监督岗的会员正在检查社区的环境卫生;社区治安岗的会员正在社区义务巡防……最近笔者在农二师三十六团米兰镇社区工会看到,社区文明先锋岗的工会会员正在不同的岗位为居民服务。从年初开始,米兰镇社区工会积极发挥单位会员参与团工会开展的"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了"宣传教育、社区服务、环境卫生、社区治安"四个"文明先锋岗位",会员根据自身条件、个人特长,自愿报名,认领"文明先锋岗位",并将岗位承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区居民自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解决居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推进居民自治过程中,应完善有关社区居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实现从行政化社会向自治社区的转变;增强居民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为社区居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头雁",要在引导居民自治中实现好自身的功能定位。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方松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建立规则、搭建平台、培养骨干等手段,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群众自治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面对新形势,社区党组织需要依据变化了的环境,注重"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良性互动等理论思考,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党建活动。  相似文献   

17.
谢体坤 《当代贵州》2013,(13):58-58
2012年以来,茅台镇20家民营企业的老总走马上任当上了"村官"。老掌柜酒厂董事长张惠任杨柳湾社区党支部副支书的第二天,就自掏腰包为社区广场文艺队购置了音响设备,并从遵义请来舞蹈老师教当地居民跳舞。杨柳湾社区居民说,这些"村官"老总对社区的建设非常关心,还把社区的党员和居民招进厂里工作;社区干部也到企业去挂职,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思想获得了  相似文献   

18.
耿莉 《实践》2014,(8):30-30
<正>提起包头市东河区回民街道办事处黄土渠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春霞,社区居民总是竖起大拇指夸上两句:"这姑娘真不赖!""小李,能干!""有本事,把这么大个社区管理得井井有条,不容易!"……年纪不大的李春霞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精明强干、遇事沉稳。社区居民都把她当作自家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找她商量。黄土渠社区涉及棚改居民876户共2392人。时间紧、任务重,社区力量有限,李春霞想到了发挥居民  相似文献   

19.
王维维 《实践》2008,(10):19-19
包头市东河区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创建了四个社区服务"储备库"。一是"开发智力储备库"。居民踊跃捐献书籍,增加社区图书室的藏书量和图书种类,激发居民读书学习的热情,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  相似文献   

20.
社区调解是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目前,培养和增进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的治理观念和组织结构,发挥社区调解的法律治理功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需要做好增强依托社区调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结合"硬法"和"软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规范作用以及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法律人才支撑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