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洪思 《学习月刊》2012,(23):48-49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潜江市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本土文化品牌.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实施“文化名市”建设的“八大工程”.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力争“十二五”末期将潜江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戏剧之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阶段。联系武穴市实际.贯彻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坚持“五个着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3.
姜忠刚 《新长征》2007,(4):58-58
和偕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的思想路线.从“四观”入手,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加以推进。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将文化建设表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言:十五大则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主要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还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为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建设中一元与多元、多投入一点与少投入一点、传承与保护、“引进来”与“走出去”、“城”与“乡”、普及与提高六对辩证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国民 《奋斗》2007,(12):33-3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十七大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命题,是指文化建设主体对待文化发展的理性思维和实践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初步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整合的结果。新世纪新阶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做到对自身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之自觉,对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之自觉和对未来文化“建设创新”之自觉。  相似文献   

9.
梁彦春 《学习月刊》2013,(21):51-51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武汉市江岸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美丽魅力江岸.打造支点武汉核心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刘元辉 《求贤》2011,(12):8-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突出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一重点.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似水,润物无声。文化是流淌在民族血液中无处不在的软实力。继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历史任务后.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张亚伟 《学习月刊》2012,(11):10+20-10,20
作为思想意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在其认同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其价值指向是民生幸福、社会和谐。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生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军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必须在抢占“制高点”、突出“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上下功夫、见成效,切实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首次发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这是新时期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党和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赋予宣传思想战线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象酉阳这样的欠发达山区农业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能力低下、文化队伍青黄不接,农村文化“沙漠化”、“异化”现象严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抓好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根本着力点外,改变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文化“弱势”状态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感悟十八大     
《军队党的生活》2013,(11):20-20
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优秀成果、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积极成果基础上综合创新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关系,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价值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部署,尤其从巩固思想基础、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对基层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基层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谐文化、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德化县紧扣基层文化建设这一主题,找准着力点,树立“三化”理念,注重“四个结合”,实践“五字”特色,彰显基层文化魅力,推动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加快“学沿海、赶沿海”进程,为“构建现代化绿色瓷都,推进德化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