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吉林省劳动保障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崔力夫在吉林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通报了2008年吉林省劳动保障工作情况。2008年初,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向社会承诺的十项劳动保障民生实事,尤其是吉林省政府确定的3项由省劳动保障厅负责的民生实事如期落实,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一些最切身、最关心的劳动保障利益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劳动保障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10,(7):64-64,F0003
上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主管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内设价科室,下属5个事业单位。2009年该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工作宗旨,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民生要求,以发展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前提,正确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全市的社会稳定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劳动监察、农民培训、社会保障、信访工作等分别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活动之一。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社会劳动;有了社会劳动,也就有了管理社会劳动的机构。劳动保障机构与人类的社会劳动几乎是相伴相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及其机构不仅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而且其“安全阀”、“稳定器”、“调节器”和“润滑剂”等作用也日益凸显,并被摆上前所未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劳动保障战线,仲裁和信访部门堪称是最难做的工作。这里面对的全都是烦心、闹心、难处理的事儿。今年56岁的阚树文,是一名坚守在劳动保障仲裁信访前沿的“老兵”,他把自己多年来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化为对职工和企业正当权益的关心和维护,积极探索,甘于奉献,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人乐章。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他荣记一等功;2003年四平市政府授予他优秀公务员称号。  相似文献   

5.
www.dhld.gov.cn这个网址对于敦化市的网民甚至众多的劳动者来说,已不再陌生。这是敦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创新的思维、科学的理念建立的自己网站。网站的建立,为敦化市的劳动保障事业写下了辉煌的一笔,翻开了敦化劳动保障工作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劳动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取向。受“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一部分人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背离了“劳动最光荣”的核心价值观。要抵御和消除“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的劳动价值观对人们思想的负面影响,重塑“劳动最光荣”价值观,必须完善劳动保障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劳动分配的公平公正,营造体面劳动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的灌输和教育,丰富劳动价值观内涵,提升劳动者素养,以确立对“劳动最光荣”价值观的认同,重塑“劳动最光荣”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裘全华,现任舟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副调研员,20年来一直坚守在劳动保障工作前沿,先后担任舟山市就业局副局长、局长,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监察处处长。市社会保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在平凡的岗位上,裘全华忠实履行着“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段玮 《人大建设》2007,(11):52-53
记者:孔厅长,请您谈一下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好吗? 孔令晨:劳动保障工作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主要渠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人民各得其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吉林省劳动保障部门在2007年工作目标中确立了十件民生实事,其中:扩大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低保”家庭适龄子女就业技能培训等已经列入吉林省政府民生工作重要目标。为确保民生实事件件落实,3月初,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在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建立推进落实民生实事工作包保责任制。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09,(1):F0003-F0003
神话市鼓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于1952年5月,是综合管理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区劳动保障工作规划、年度计划、行政措施、贯彻执行中央.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07,(9):53-53
8月8日,泉州市劳动保障局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形势分析会,传达全省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形势分析会议精神,总结该市上半年劳动保障工作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下半年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机关动态》2008,(11):21-22
近年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团委根据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结合青年工作的现实任务和长远发展,以围绕本市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为重点,以提高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为目标,以组建青年学习型小组专家顾问团为保障,分阶段、按需求、按规律,扎实推进青年学习型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13.
范志军  刘朝惠 《就业与保障》2009,(8):F0003-F0003
近年来,漳浦县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全力保障民计民生”为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就业促进富民行动、社保扩面安民行动、技能培训助民行动、权益维护亲民行动等一系列劳动保障惠民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08,(6):55-56
2007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协调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1,(6):F0003-F0003
厦门市集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集美区政府综合管理全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区人才资源开发、人事管理、劳动就业服务、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险、职业培训、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集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辖5个事业单位内设2个科。分别是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指导中心、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中心、人事科和劳动科。  相似文献   

16.
颜赣辉 《江西政报》2006,(12):43-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组织开发城乡就业岗位的主体,是搞好就业服务的依托,是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就业管理的关键渠道。近年来,宜春市从适应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需要和延伸劳动保障服务职能的要求出发,以提升硬件水准为基础,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抓手,以满足城乡劳动者劳动保障需要为目的,高标准建设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基本形成了乡乡镇镇建站所,大街小巷有平台,工业重镇布窗口,重点园区设机构的良好格局,有效构筑了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的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做好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吉林省劳动保障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省劳动保障厅在政行风评议活动中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9位。在3月7日召开的吉林省劳动保障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臧忠生在讲话中对2006年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在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方面,全省劳动保障系统耍大力推进“八种环境”建设,一是建立科学发展的思想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建立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制定有利于企业改组改制的劳动保障政策,推动吉林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建立优质便民的服务环境,深化“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办事,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五是建立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执法不公、野蛮执法等行政行为;六是建立诚信高效的工作环境,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承诺践诺,办事高效,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贯彻到每一件具体工作之中;七是建立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系统队伍建设;八是建立行为规范的监督环境,完善监督制度,健全监督程序,以卓有成效的监督推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不断深入。今年,吉林省劳动保障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的目标是:在政行风评议中。全系统要有50%以上的单位进入上游行列,其他单位要进入中游行列,消灭下游单位。会上还对梅河口市、白城市洮北区劳动保障局等先进单位给予了表彰。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完成“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有重要意义。为此。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臧忠生,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局长会议上强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据劳动保障工作政策。精心设计一批好项目,周密策划一批大的活动,以此引领2006年及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劳动正义是对劳动活动及其关系的正义性检阅,是共同富裕社会实现的必然要求和价值根基。劳动的前提正义、结果正义和过程正义论证了共同富裕社会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共同富裕社会思想在马克思劳动正义理论的浸润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实践守正出新,系统回答了百年来党领导中国如何保障社会公平公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问题。新时代,共同富裕社会的实现更应坚持勤劳创新致富、优化生产关系的前提逻辑,落实维护劳动尊严、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逻辑,保障坚持共享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结果逻辑。  相似文献   

20.
钮友宁 《人权》2010,(6):52-54
2010年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致辞中再次对“体面劳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着重强调指出,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