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龄友善城市的建设,指从老年人口视角考量城市或社区的户外活动空间、交通、住房条件等建设状况,同时给予老年人口充分的尊重,大力支持老年人口参与社会,并提供老年人口社区卫生保健及生活需求的各项服务等。发达国家老龄友善城市建设起步较早且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建设轨迹上看,各国老龄友善城市建设与"在地安老"的逻辑起点一致,前者是后者的政策推进;二是各国老龄友善城市建设与老年阶段的三项制度安排(公共养老金、医疗保险与长期照护保险)存在政策协同效应;三是老龄友善城市建设项目符合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运行机制。研究提示要利用以实证为基础的政策制定推动我国老龄友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大学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迫近带来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中大学生生存挑战赛现象层出不穷,受到热捧的同时也饱受争议,带来了高校针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方式和体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季涛 《法制与社会》2014,(1):193-194,198
农村大学生往往被认为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化的"先进群体",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的认同也往往被各种数字和社会调查所忽略。本文通过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回农村老家要拆迁补偿款的个案故事,探讨农村大学生这个人群在当代社会中对传统认同的流变。此个案带来的启发是,在国家制度和资源配置影响下,村落的终结并不一定意味着农村传统的消失,而被深度城市化的农村大学生并没有彻底城市化,他们很可能被夹在城乡之间,无法归置。  相似文献   

5.
李明凤 《法制与社会》2013,(24):229-230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作为接受着在社会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说是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社会先进思想的不二载体。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单元,大学生应该说是理性的、有文化的,有社会正能量的代表,对于自己的社会行为是有分辨能力的,但就是这样一群高学历、高文化,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是高素质的社会群体,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对自己的社会行为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知,导致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其犯罪数量也呈逐年增长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使其在做出社会行为时朝积极方向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的和谐,大学生作为社会当中高学历群体,其和谐程度直接决定了社会的和谐。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新理论成果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不和谐因素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娜  王峰 《法制与社会》2010,(23):174-17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价值,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归宿。科学发展观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而人的提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科学发展观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已为社会所瞩目。为此,我们在一些省市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并写就此文,以期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重视,共同做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治理工作。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弄清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十分重要。尽管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同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乍看起来似乎使人难以把握,但它毕竟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只要掌握它就能暴露出其本质,揭示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与理想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制约人生现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受经济发展与国际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呈现多元化,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此,了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现状,并对不良状况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前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今年大学生的就业雪上加霜。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幸福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社会资本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提出对大学生就业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宗教信仰热在中国流传开来。而这其中,基督教信仰发展最为迅速,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象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本文通过这两点来探讨大学生基督教信仰背后动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现状如何?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副教授李宪铎认为,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在一定意义上讲,他们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需要社会特别给予关注的群体。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在教材滞后,教师队伍薄弱,使得大学里的德育教育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转型给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价值动荡、道德迷茫和矛盾的社会心态这三方面上。而价值观又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历史、现实和将来的评价系统。因此,我们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就需要从正确评价传统文化、流行思潮、社会现象和丰富高校里的学生活动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的快速变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得一些在校生面临着学业、情感、就业、人际关系和外界环境刺激等方面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高校校园里的一些非理性行为,更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吕艳艳 《法制与社会》2011,(15):228-229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四端"思想对化解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建设大学生现代网络道德新模式具有借鉴意义。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强化"四端"思想从大学生主体、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建设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欧阳森  卢贤  胡适 《法制与社会》2012,(36):176-178
人文精神是塑造人、培养人和完善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现象:人文知识匮乏,人文修养浅薄,人生追求低俗,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异化.因此,通过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坚定大学教育目标,营造良好大学环境等途径重建大学生人文精神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是因为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性化"作为行为的前提。"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本文认为,"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大学生管理应该采取四种方法,暨小班管理制度、班干部责任制、学习目标管理和"实践育人"教育。希望本论文的观点能够对提高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焦安琴 《法制与社会》2012,(21):222-223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提高大学生人丈素质、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学生法律素质令人堪忧.高校需要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校园丈化、网络资源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尹辉 《行政与法》2012,(10):52-55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座谈的形式对武汉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力图通过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五个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