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议制的普遍缺陷表现为:“精英民主”下的人民主权异化、公民政治冷漠、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  相似文献   

2.
代议制的普遍缺陷表现为:"精英民主"下的人民主权异化、公民政治冷漠、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民主,主要的是代议制民主。在这样的制度下,虽然不能完全排斥直接民主的方式(比如全民公决等),但无疑主要的是采用间接民主的方式。代议制民主是一个“人民起更一般的作用”的制度,它被认为“是一种政治系统,该系统为定期更换政府官员提供合乎宪法的机会;一种社会机制,该机制允许尽可能多的人通过在政治职位竞争者中作出选择,以影响重大决策。”【(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第51页)因此,在代议制民主条件下,人民参与政治主要是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公职,同时也表达了对某个候选人所主张的政策的支持,然后,由…  相似文献   

4.
韩冰 《人大研究》2008,(2):40-42
代议制是西方民主的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政治和社会目标的要求和希望,同时为防止政府成员的腐败和公共权力的异化与专横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如何保证在代议制的体制下,尽可能使广泛的民众能自由地、平等地、有效地表达其对政府的希望和要求,已成为西方国家在政治设计和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代议制的理念构建的。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并授权代表大会组织政府,政府(包括人大和"一府两院")各部门之间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在我国这种代议制体制就是人民通过选举他们的代表来实现对政府各个部门进行控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各级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履职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这个制度的运行和绩效。不过,对于人大代表概念的认识包括其来源的认识其实并不完全清楚或清晰,有必要进行溯源与辨析。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及代议制不完善等现实原因,我国一部分人手中的公共权力并未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相反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权力,也就出现了权力寻租现象.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消弱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因而必须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7.
代议制是近现代国家实现民主的主要形式。实现代议制的基础,是选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的权力。代表选举不仅事关代表素质的高低,而且是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代表选举建立竞选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体现,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  相似文献   

8.
人大问责是代议制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一、人大问责的理论依据1.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的思想家卢梭提出来的。卢梭宣称:"人民作为整体来说是主权者。"[1]在国家中,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这种共同意志的权力便是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9.
邵自红在《河北法学》2007年第7期撰文指出,民意机关代表在机关内发言、辩论及表决不受其他机关的追究是代议制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国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大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人大研究》2002,(3):29-31
做好人大工作 ,对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作用。   (一 )理论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现实中的人大的差距  马克思的政权建设理论 ,是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依据。按照马克思的设想 ,无产阶级掌握的新型人民政权应当具有 3个特点 :(1)代议制机构是建立在单一的公有制的基础上的 ,共同的经济基础保护了人民代表的意志比较统一 ,意见易于集中 ,因此代议制机构的议事效率较高 ,不会产生意见尖锐对立、议而不决等现象 ;这也决定了其议事规则比较简单 ,并不需要复杂的协商、辩论和表决机制。 (2 )…  相似文献   

11.
范柏乃 《民主与科学》2015,(2):42-46,53
<正>回顾人民民主发展历史是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是从人民主权到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工业社会,契约论者认为民主意味着人民拥有主权,通过某种制度实现人民主权自治,于是代议制很快登上历史舞台;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当政党、利益集团等官僚体制不断渗透到代议制中,精英治理逐步成为民主的代言词,人民民主逐渐失去其核心内涵;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过程中,以"协商民主"为核心的新型民主形式不断向精英治理发  相似文献   

12.
在奉行民主制度的国度里,采用代议制民主来代替直接民主本属无奈之举。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其言下之意,当然是由人民的全体来管理国家事务,直接民主事属当然。然而,人们发现,直接民主只能在人数较少的人群中实行,对于规模远远超过小城邦的国家来讲,其人口数量之多、管理事务之繁杂都非直接民主所能胜任。因此,只能通过在人民中选举出代表,通过会议制度,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这样,从人民的直接管理到人民通过代表的管理,直接民主就转变为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就应运而生,成为民主国家普遍采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按照上述代议制产生的原…  相似文献   

13.
李春梅  汪微微 《前沿》2013,(18):4-6
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使之新的时代下得到修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树立人大权威之我见刘嗣元近代代议制度的确立是建立在废”s封建个人专断的基础上.其目的在于使对议机关能代炙人民行使权力,防止独裁。然而代议制度的发展往往偏离最初设计的目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代议机关权威的丧失。树立代议机关的权威已成为理论探讨和实践追求...  相似文献   

15.
法治国家以什么特征与非法治国家相区别,是法治国家研究所必须回答的问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罗柏兹1951年牛津大学发表了一个著名演讲,提到一个法治的国家有三个必须的内容:第一,必须是代议制度的;第二,人民的自由及权利必须由法律来保障;第三,政府的权力必须由法律来界定其范围,以防止政府对人民权利的侵犯。牛津大学的古德哈特教授将罗柏兹的见解综合成三个名词:“民主、基本人权和法治”。俄国的法学家专门探求过法治国家的特征认为,法治国家的主要特征包  相似文献   

16.
<正>代表的功能维系着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公众福祉的良好愿景。社会转型时期,体现我国人大制度作为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充分激发人大代表本质功能的发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语,好的政府不仅要以人民幸福为政权之宗旨,还要了解实现该宗旨之最佳途径。而"代表"的角色恰恰实现了这两项任务的耦合:一方面,代表是人民表达良善需求的代理人;另一方面,代表又是代议制政府行动的根基。换言之,代表的功能维系着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公众福祉的良好愿景。  相似文献   

17.
代表概念蕴涵着代表者与被代表者的内在紧张,代议制民主下的选民与代表关系确证了这一事实。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仅仅是公民平等权在规范层面上的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有关选举制的理论预设构成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挑战。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践揭示了代议制选举正在消解乃至取代民主的事实。只有超越平等权而在制度层面上反思选举制,才可能真正实现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是现代法治对执政方式的基本要求。在近现代社会,政党执政与代议制民主紧密相联,代议制民主为政党执政提供了表演舞台。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为此,党必须在执政活动中,处理好与人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举能代表自己利益、意愿的代表或议员,代表人民或选民管理国家事务,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民主的主要形式。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代议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有赖于实施许多具体工作制度的支持,如会议制度、议决制度等。代表或议员联系选民制度是其中重要一项,它不仅反映了代议制度的本质要求,同时又是其它工作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朱要辉 《传承》2010,(15):90-91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及代议制不完善等现实原因,我国一部分人手中的公共权力并未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相反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权力,也就出现了权力寻租现象。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消弱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因而必须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