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行政机关欲公正行使权利在作出一项行政决定前,应听取相对人的意见,不能单方面认定事实,剥夺当事人的辩护权利,这是一项基本原则,体现在行政程序上就是听证。所以,听证亦称听证会是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行政决定之前,听取有关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质证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作为一项程序,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最早在法律上确立听证制度的是美国1946年的联邦行政程序法,这个法律的制定改变了传统行政法上以行政效率优先的行政法原则,而代之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对行政权行使加以控制的行政法原则。保障公民基本…  相似文献   

2.
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完善需从各个环节、层面来设计与构筑:确立听证的普遍适用原则并适当扩大听证会的适用范围;保证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并赋予其相应职权;明确听证笔录对行政决策的效力等。  相似文献   

3.
消防行政处罚是指消防行政主体依据消防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消防行政处罚应遵守法定原则和公开、公正原则。消防行政处罚在处罚种类、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以及听证制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制度缺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机关作决定时听取对方意见,是宪法和行政程序法所规定的正当行政程序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行政机关对被管理者人格尊严的尊重。就公民而言,向行政机关陈述意见是其享有的参与行政管理、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程序权利。《价格法》在中国首次将听证制度引入行政决策领域,体现了行政决策程序的民主,公开。但我国现行立法在定位上忽视了听证作为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的程序权利的应有之叉,仅将听证视为价格主管部门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呈现出极其浓厚的管理法、组织听证法的色彩,欠缺听证权的主体、听证权的内容、听证权如何行使、听证权受损害如何寻求救济的规定。听证制度定位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价格听证制度的构建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多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造成听证会成本居高不下,行政机关感觉负担很重:另一方面使得公众对价格听证会缺乏自我参与感,对听证会后的最终结果缺乏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由于听证制度对于我国来说,它是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因此,在行政领域内,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先进、民主法律制度的作用,提高行政执法效率,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决定适用听证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保证行政相对人申请听证的法定时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为《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这里的“三日内”是  相似文献   

6.
听证程序,是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核心制度,是行政法治标志之一。我国在1996年制定的《行政处罚法》确立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我国行政处罚法的听证程序存在的问题有:听证适用范围过窄;“较大数额罚款”规定的模糊性和适用混乱;听证笔录在行政处罚决定中的作用没有规定;没有规定听证排除性条件。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试行办法》规定现职公务员不得被选为听证代表,反映作为公众参与基本形式的听证制度的本质,有利于实现听证的目标、功能,体现了正当程序原则。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能够缓解当前听证会的公共信任危机,提高行政决策的可接受性,也并不阻塞公务员参与政策的渠道。这一举措虽然还不能解决听证制度实际运用存在的诸多弊端,却是朝着完善我国听证制度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8.
行政听证作为听证制度的一种,体现了公正、公开、民主原则,对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保障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听证制度内涵和价值的分析,结合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考察,剖析我国行政听政制度之缺陷。进而提出相关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决策听证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政决策领域建立听证制度,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法理基础在于宪法上的人民主权原则、程序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及行政法上的行政合理性原则。但是,目前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实施中仍存在适用范围过窄、听证主持人不中立、听证代表欠缺代表性、信息公开不充分、听证结果缺乏约束力等问题。对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逐一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通过立法的形式在我国确立了听证制度,将听证作为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必经程序。这是《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公正、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我国行政处罚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中的核心制度 ,价格听证会将这一制度落到了实处。听证的本质在于赋予行政相对方程序性权利。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要扩大听证适用以及行政参加人的范围 ,并需采用适当的听证方式。  相似文献   

12.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的核心制度。行政处罚听证制度在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中,行政处罚听证适用范围过窄、听证笔录法律效力低等问题使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亟待完善行政处罚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听证制度,需要在法律意识、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等方面来营造行政听证制度良性发展的法治土壤,需要进一步扩大行政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需要切实加强行政听证信息公开原则的具体落实,需要从制度上增强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需要扩大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听证程序的参与,需要规定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听证程序中的基本权利,需要完善听证笔录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行政听证范围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听证制度是各国行政程序法的一项核心制度.国外许多国家在立法上采取以听证为原则,而对于不适用行政听证的事项则以否定列举的方式予以排除,听证范围较宽.与国外行政听证制度相比,我国现行的行政听证制度在适用范围上过窄,应当进一步予以扩大.  相似文献   

15.
浅析价格听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制度是一种民主、公正的程序制度。价格听证制度的引入打破了建立在高度保密基础上的传统定价机制,使代表各方利益的人有了发言的机会。听证会是法律强加给行政主体的法定职责,也是作为纳税人的广大公民的权利,本文通过一个个案的分析,探讨我国目前价格听证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旨在促进我国价格听证制度在行政程序和行政法治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级权力机关在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制定了一些立法听证会规则,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结我国各级权力机关立法听证会的实践,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立法听证会举行的先进经验,可以从基本程序、基本制度和立法体系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是对我国行政处罚程序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我国行政处罚程序向公开、公正、民主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针对在该程序的实践操作上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笔者认为,在告知时间上,应因案件适用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告知的形式上,应采取书面形式;在告知的内容上,应告知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相对人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申辩权、陈述权、申请回避权、要求听证权等;在告知内容的质量要求上,要求告知的内容应该合理、协调和统一,应明确具体,应确保陈述和申辩制度得以顺利贯彻。  相似文献   

18.
试论行政听证主持人的选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听证主持人肩负着引导听证会顺利进行的重任;要保持听证主持人的中立地位,使其独立而又公正地行使职权,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听证主持人选任制度。我国的听证主持人选任制度尚处于初建阶段,有必要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 4 2条规定 ,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 ,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以及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之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可见 ,我国行政听证在应用范围上过窄。在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当拓宽行政听证的范围 ,以促进行政行为的公正、公开、民主。  相似文献   

20.
行政听证作为听证制度的一种,体现了公正、公开、民主原则,具有其他手段所难以达到的独特功能。其对促进国家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保障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施效果看,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通过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考察,剖析我国行政听政制度之缺陷,进而提出相关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以求实现我国依法行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