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4) 书证的特点是什么?书证有哪些类?按什么标准划分? 书证是民事诉讼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的证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五十五条规定第一种证据是书证,足见书证的重要性。俗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千年文字能说话”。在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强调地域疆界诉讼,债务,买卖诉讼,必须调取官厅所保存的文书和诉讼标的争议的契约作为证据,如“地讼以图正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事流转和民事法律关系发展,采用文书形式日  相似文献   

2.
5年前,一张横空出世的“欠条”,让上海某建筑行业的明星企业一夜间官司“缠身”,成为被告;5年后,几乎将所有的诉讼程序走一遍,从“民事”的一审、二审到“刑事”的一审、二审再到“民事”再审,那张让该明星企业“伤筋动骨”的神秘“欠条”才终于原形毕露。今年5月,记者采访了介入此案刑事公诉的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起诉科,得以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近距离审视此案,何以一张小小的“欠条”竟能启动起所有的诉讼程序?这起发生在沪上的罕见的诉讼给人们带来的又是怎样的一种警示呢?明星企业遭遇官司袭击上海市奉贤二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二…  相似文献   

3.
论程某命案     
一桩人命案:死者程某是北京某高校法学教授,受聘于深圳蛇口某公司任法律顾问及副董事长,被杀时,正在为这家公司打一桩几千万元的大官司。杀人犯张海仙,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已在她的老家江西省捕获。 她为什么杀他呢?广州《大时代文摘》报第156期报道了此事的原委: “1994年1月到深圳八卦岭一家服装厂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中国基层法院正在面临“民告官”案件大幅增长的诉讼压力,行政案件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有的省市基层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就比上年翻了一番,有的基层法院甚至增长了200%。而自从1989年我国颁布了行政诉讼法至今,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已经超过了100多万件。其中原告人数上千的大规模群体性行政诉讼越来越普遍,有的甚至占到一些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20%以上,这已成为当前“民告官”案件的新趋势。如何看待“民告官”案件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它是好事还是坏事?国家和社会应当如何应对?笔者的看法是:首先,这一现象毫不奇怪,这是由人治转…  相似文献   

5.
一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今,360行之外竟还派生出“361”行——“诉讼专业户”了? 没错,此“专业户”姓廉名琦。1958年出生的他既无政法学院专业学历,也无律师执业执照,一个无业游民却红红火火地干起了“诉讼专业”。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廉琦拥有自己的办公班子,当然还有“私  相似文献   

6.
公益诉讼,顾名思义是一种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诉讼。公益诉讼的发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型,使一些现象相继出现,比如: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垄断经营下的不正当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等。这些有损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谁来制止?如何惩戒?相对于私益诉讼,谁有资格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这样的问题不仅一直困扰着司法界,也一直成为公民提起公益诉讼中无形的“门槛”。“戴着镣铐跳舞”,当公益诉讼凸现法律缺失时,很多公益诉讼案不得不在一个极为尴尬的法律结果下完结。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共同诉讼,什么叫诉讼第三人,审判实践中往往混淆不清,不是遗漏、忽视,便是统称为“关系人”。这既对查明事实,彻底解决纠纷带来不便,又可能损害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和诉讼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什么是共同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8.
“何洁真的花100万买了一栋豪宅吗?”10月11日下午,本刊记者采访郭萍时,看到本刊有关“超女”何洁的报道时,她抬头问记者,立刻又咂咂嘴,说:“瞧人家,在台上唱不了两分钟就能挣那老(那么)多钱。”在郭萍看来,100万是一个天文数字。看到她满脸的羡慕,记者没有忍心告诉她,网上报道“何洁一次性付清一千万购买别墅”。满口东北腔的郭萍和队友艾冬梅近期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只因为一个月前,她们将自己的教练王德显告上法庭,诉讼理由是侵占个人财产。不能兑现的承诺本刊记者见到郭萍和艾冬梅时,她们正在焦急地等待法院确定开庭时间。虽然已经掌握…  相似文献   

9.
2004年新年伊始,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经深圳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后,引起轰动,一时间街谈巷议。报道披露:1999年在深期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上第一个成交项目——“超美系列油品添加剂”核心技术遭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窃取,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遭受巨额经济损失。公安机关在4名涉案人“零口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逮捕。  相似文献   

10.
<正> 董老曾在党的八大会议上对律师制度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说:“律师制度是审判工作中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可缺少的制度”, “应该逐步建立起来”。推行律师制度,首先要有律师,什么是律师?律师是有法律专业知识,有资格充当当事人的辩护人或代理人的专业人员;什么是律师制度?律师制度是司法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诉讼过程中律师充当辩护人或代理人,参与诉讼活动,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1.
2014将注定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年,奇虎360与腾讯QQ之间的两次大战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先后出炉而落下帷幕。二者间的第一战被称为“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由此发酵出的反垄断大战更是影响巨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和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这一战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诉讼标的额最高的垄断诉讼案件,也是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六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例互联网反垄断案件,从而被称为“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2011年11月15日,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虎”)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律师业务和诉讼有着“难解之缘”,即使在非讼业务方兴未艾的今天,诉讼业务仍然不容半点忽视。诉讼案件“万象纷呈”,相应的处理方案不一而足,不过诉讼业务并非无规律可循。一、诉讼业务的目标何为诉讼业务的目标?此问题似乎不值一论,“诉讼的目标不就是胜诉吗?”笔者认为不尽然。笔者认为,诉讼目标是获得委托人认可的诉讼结果,而胜诉只是委托人认可的一种结果;虽然委托人大多希望胜诉,但胜诉并非委托人认可的唯一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做好诉讼业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首先,具体诉讼案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在具…  相似文献   

13.
一个普通农民状告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最高人民法院为此做出司法解释,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一场什么样的官司,能促使公安机关“不作为”要承担责任这一规定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一桩风险诉讼代理结束后,律师成了当事人控告的“诈骗犯”,这是怎么回事? 律师提起诉讼向当事人追索风险代理费,这样的官司双方怎么说,法院又会怎么判?  相似文献   

15.
从美国司法实践看会计师事务所对利害关系人的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有人称之为注册会计师已面临“诉讼爆炸”的时代。美国《会计杂志》曾发表专文指出:美国在过去15年发生的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远远超过整个职业105年的历史中所发生的整数。①近年来,我国“长城事件”、“海南华尔”、“深圳原野”及最近的“琼民源”、“红光公司”事件.都与会计、审计有关。自1996年德阳市会计师事务所一案以来,我国已有近600家会计师事务所因“虚假验资”被推上了被告席。②会计学界与法学界在“虚假验资报告”、“利害关系人”、“日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代位权诉讼管辖的性质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域管辖可划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地域管辖。对于具体案件来说,应当优先适用专属管辖的规定,其次是特殊地域管辖,最后是一般地域管辖。《合同法解释(一)》第14条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那么,这一规定应当属于上述何种形态的地域管辖呢?若是一般  相似文献   

17.
李敏 《政府法制》2008,(1):52-53
2007年10月25日,南方周末一篇《深圳“刁民”叫板:考驾照为何必须上驾校?》的报道,颇为吸引人们的眼球。该报道称,“10月8日,深圳市民樵凌以94分的成绩通过了驾照考试的笔试,成为中国驾照直考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20.
一、英特尔诉东进案简介2004年12月,Intel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深圳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进”), 称东进DN系列电话语音卡产品的配套软件包NADK未经许可,使用SR5.1.1中的头文件,侵犯了其著作权,索赔796万美元。于是,在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的紧张关系下,号称中国2005年知识产权涉外第一案的英特尔诉东进案,轰轰烈烈的开幕了。2005年3月23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东进也没示弱:东进公司的子公司北京东进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英特尔软件许可协议》中关于软件许可使用条件的限制性约定构成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提起诉讼,4月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6月28日,深圳法院第二次开庭,诉讼仍紧张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