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54年1月25日故總統麥格赛賽在致菲律賓国會的第一个國情咨文中會經说过:“在发展經濟方面,今后只對公共福利有極端重要關系的事業,政府才会參與。无論甚么时候,只要可能的話,不論來自國內的抑來自國外的私人资本,將優先得到政府財政上的照顾。我希望我國人民將放手創辦新的事业,並尽量利用政府現在提供的有利条件。這些發展經濟的首倡者,應該得到我們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从二战结束至70年代中期,菲律宾政府对华人实行的严厉入籍政策,使华人在菲律宾社会政治生活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1974年中菲建交后,华人成批入籍,从侨民转变为公民,基本上享有与菲律宾土著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政治权益,也因此提升了华人的经济地位.菲律宾华人在继续保持出色的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开始表达参政意识,谨慎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然而,菲律宾社会还存在着排华潜流,影响华人在政治上得到当地社会更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政治世俗化的发展,宗教虽然逐步从某些社会生活领域退出,但仍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天主教对菲律宾政治所产生的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天主教仍然是菲律宾社会中保守力量的代表,反对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在民众对世俗政治失去信任的时候,教会扮演着重新团结、组织和领导民众的角色.笔者认为,天主教是菲律宾政治中的隐性力量,在社会稳定时期,教会的影响较小,而在社会秩序发生动荡的时候,天主教会则由隐性的力量变成左右政局的重要力量,直接参与到各种政治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本文中以广义的政治文化的概念为基石 ,尝试性地将菲律宾的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早期政治文化、殖民地政治文化和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早期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带有“个人权威”色彩的政治文化源头 ;殖民地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菲律宾政治文化的影响 ;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 1946年以后以政党政治为主要特点的政治文化。笔者从菲律宾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 ,考察菲律宾政治发展过程和文化发展过程 ,总结菲律宾政治文化的特点 ,并从菲律宾现实的政治行为找出菲律宾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 ,从而为了解菲律宾政治运作方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与印尼军人政治参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是有着相似历史和相同政体的东南亚国家,军人在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两国政治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国家独立过程和两国文化等的差异,两国军人政治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分三个历史阶段对两国军人政治参与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军人干政的共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华人在菲律宾将近7000万人口中只占不到2%的比例,但在经济领域,华人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华人经济实力的增长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相应的政治地位,相反还带来了许多政治困扰.这其中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当地政经、文化环境的制约,还有华人自身因素的羁绊.  相似文献   

7.
试论当代菲律宾国内的三种政治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菲律宾在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特殊的政治形态.一是传统庇护制与现代西方民主制相结合的政治庇护制,内部为垂直的金字塔式联结结构,主导其国内政治主流.二是南部以亲缘关系、地域分隔为基础的部族政治,其内部的分裂特质使其在与中央政治庇护制度碰撞结合时,极易诱发部族或家族间的大规模政治仇杀,2009年11月举世震惊的菲律宾政治大屠杀即为明证.三是以水平方向联结为特征的大规模民众政治运动,如三次人民力量运动及各种民众组织,由垂直政治庇护网络内部张力而致.分析这三种政治形态间的关系,可更加深入了解菲律宾国内政治全貌.  相似文献   

8.
在任何一个过客看来,当前菲律宾的政治经济正日趋混乱。在马尼拉,由于游行示威和停电而造成未预先通告的交通堵塞;随波逐流的社团中的一些人终日试图探明政府政策的真相和谁是决策者;反对派实现团结的努力似乎反而加剧了分裂;在农村发现多具弹孔累累的尸体,这一暴行马上被归罪于新人民军和军方;这一切表明,说菲律宾政治经济混乱是有充分理由的。然而,还有一些隐蔽在表象背后的东西有待于发现并加以  相似文献   

9.
发展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本文结合既有的政治发展理论,以印尼和菲律宾为例,从政治发展的目标、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及影响发展的因素三个方面,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发展实践进行了理论剖析,并以此检验政治发展理论的一些分析概念和框架.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尽管东南亚国家在民主与威权发展道路上有过多次摇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选择民主化发展道路在这些国家巴达成共识.而非政府组织(NGO)与公民社会的兴起是研究东南亚政治发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阿罗约执政时期,中菲在解决南海端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阿基诺三世当选后,菲南海政策出现了从温和到激进的转变。对这一现象,已有研究大多强调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菲南海政策的影响。与此不同,文章试图从菲国内政治的角度出发解释其南海政策的转变。文章认为,受阿罗约政府贪腐丑闻的影响,中菲南海合作在菲遭遇"污名化",菲社会出现了不利于南海合作的舆论氛围。阿基诺三世上台后,通过推行激进的南海政策来标榜自己"清廉、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形象,并借力民族主义打压阿罗约及其政治盟友,而在"反腐"与"民族主义"旗号下悄然进行的,别是一场服务于阿基诺三世个人及其家族利益的"政治清算"运动。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外学者对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不少论著。如果说战前的研究是以报导性、资料性的文章为主,那么战后则是以研究性的论文专著居多。与战前相比,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中外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又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二年九月,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时宣布了建立所谓“新社会”的方针。这一术语意味着一种旨在使社会加速资本主义化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 马科斯在向广大居民发出呼吁时,使用了获得独立的国家所盛行的满足“基本需求”的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末期以来,东南亚社会史的研究逐渐受到欧美国家一些学者的重视。这主要产生于他们不满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术传统——偏重于对上层权贵进行政治分析。他们强调,地方层面的社会经济变化及其对普通群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研究的重心。另一方面,殖民宗主国档案的开放、社会科学方法对历史学的渗透、以及口述历史学的发展,都对东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各种使“市民社会”这一主题和设想进入德国学术和政治讨论并发挥作用的讨论分支。不同讨论分支的共同之处在于,“市民社会”在社会和政治对比中、并且部分地在与国家的对立中被理解为“官方的”政治、行政管理和统治体系。在这方面,“市民社会”具有显著的社会一参与和政治一解放特征。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德国“市民社会”和所谓“第三部门”的社会一政治实践。在引用实证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特别确定了三组市民社会活动:其一是健康卫生和社会服务,其二是文化休闲,其三是环境、消费者保护和市民参与。本文的最后批评性地指出,市民社会活动有被国家“工具化”、遭其利用而被转嫁公共事务和开支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菲律宾经济、政治与外交形势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的菲律宾,经济总体表现不如预期;在国内政治方面,政府三权之间冲突不断引发宪政危机。此外,政府与国内分裂势力之间的谈判进展也不顺利,和解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外交方面,对外关系处于急剧变动时期,菲中关系喜忧参半,菲美、菲日关系急剧升温。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的菲律宾,国内政局总体而言比2011年平顺很多,尤其是菲政府与国内分裂势力之一的"摩伊解"的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双方就在南部建立"邦萨摩洛"达成框架协定,以取代现有的棉兰老岛穆斯林自治区,但政局动荡,稳定之路依然任重道远;经济比较繁荣,GDP年增长率达到6.6%,遥遥领先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外交方面,菲律宾延续了过去联美、联日来抗中的路线。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菲律宾虽然并没有实现阿罗约总统所期望的善治,但在政治稳定和政府治理方面有很大进展;虽然历经全球经济危机,菲律宾经济依旧保持回升势头,财政收支平衡,通货膨胀率低,投资持续增长;在外交上,虽有南海问题等隐忧,但菲律宾继续推动与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以实现菲律宾的政治与经济安全战略目标,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菲律宾,经济复苏形势喜人,总体表现好于预期;在国内政治方面,冲突与犯罪不断,和解稳定之路任重道远;外交方面,虽然在发展菲中经贸关系、配合美国东南亚政策以及在南海问题维护本国利益等方面有所斩获,但也因香港游客人质事件与中国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9.
复杂多元、碎片化的政治亚文化使马来西亚的各种族、各政党、各团体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削弱了政治整合的效能,而自由民主制度的竞争性特征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然而,由于各种族、各阶层的政治文化存在着相近的或共融的内容,比如权威主义心理取向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再加上政治运作过程中逐渐磨合出的政治妥协、合作和理性等精神,既构成了马来西亚主流政治文化的内在机理,也为马来西亚的政治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政治文化资源。这种政治文化奠定了马来西亚软权威主义政治的重要基石,从而成为后发国家政治发展中的一道独特的政治景观。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菲律宾被认为是亚洲最有希望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日本而居第二位。1950年,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4美元,菲律宾293美元,台湾237美元,南朝鲜157美元,泰国129美元,印尼98美元。如今,四十余年过去了,日本已跃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