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2,(4):37-37
《世界名言博引词典》里,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是何人?”“我是征服一切的机会。”“为何踮着脚?”“我时刻在奔跑。”“为何你脚上生有双翼?”“我乘风而行。”“为何前额枕着头皮?”“好让幸运者把我抓牢。”“为何后脑光秃秃?”“为了不让坐失良机者从背后把我抓住。”  相似文献   

2.
据说网上现在流行一种所谓“等待体”,如“房子,我还要等多久?涨工资,我还要等多久?不加班,我还要等多久?”在某网站的调查中,最受期待的“等待”是中大奖,其次是等待爱情和加薪。  相似文献   

3.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2):1-1
11月8日这天,我随便问了几位群众,都让我感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我问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人说:“怎么不知道呢?今天是十八大开幕的日子”:我又问怎么这么清楚:老人说“我是老党员,能不关心十八大么?”我问一位农民工:“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农民工脱口而出:“今天是十八大召开的日子”。我又问一位去超市买东西的大姐:“大姐,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大姐也是不假思索就答出:“今天是我们党十八大召开的日子。”群众关注党的政策走向,是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有关。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荧。和自己的未来有关。那么,群众都关注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5.
小品晚会上,赵本山伸出右手食指问范伟:“这是什么?请回答!”范伟不屑地“扑哧”一笑说:“你真的认为我脑子有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是‘1’呗。”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一根手指头。哈哈哈!”接着赵本山又伸出食指和拇指问道:“这是什么?”范伟心想,这次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随回答道:“这是两根手指头。”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八’!”……  相似文献   

6.
笑笑     
《党建文汇》2014,(4):62-62
在家吗 刚接一电话,那人张嘴就问:“哎,你在家吗?”号码陌生.但这语气肯定是熟人啊.不知道是谁还怕尴尬。于是我也装熟回他:“我周五还能在家?饭局啊!一到周五就这样,好几个局,你在哪儿呢?啥事?”对方沉默一会儿.说:“你叫的外卖,我在你家门口呢。”  相似文献   

7.
去年一整年,我都在纠结两个问题:我能否成为一个媒体人?以及,我该如何变成一个称职的媒体人?4月起。我开始在某媒体实习。实习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简历投递。在那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是不可能受到媒体青睐的。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律师,要做新闻?“是这样,其实我不喜欢做律师。”“那你为什么学了6年法律?”“……好吧,我承认,比起操作规则来说,我更喜欢挑战规则。”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我购买了一处商品房,开发商向我承诺“买到车位,就永远是你的”。请问,我应该“购买”还是“租赁”车位?  相似文献   

9.
“你幸福吗?”“我姓福。”“你为什么幸福呢?”“因为我爸姓福。”“为什么你爸幸福你就幸福呢?”“因为我是我爸亲生的……”这条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的段子,源自一家媒体近期播出的调查节目。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被记者问到“你幸福吗”时,回答说“我姓曾”。这看似文不对题却令人遐想连篇的回答火速在网络走红,被网友称为“神一样的答复”,随之引出了更多的“神一样的”评论和段子。  相似文献   

10.
夜色渐深,喧嚣了一天的城市也安静下来,人们渐渐进入了梦乡。 凌晨2点30分,急促的铃声把“8890”值班话务员惊醒。“‘8890’吗?我想问问哪儿有给柴油车加油的地方啊?我现在在半道上哪!”“您别着急,慢慢说。”“我是班车司机,明天一早就要跑班车,我们有5辆班车,现在都停在咸阳路上了,急需加柴油。我想问问哪有加柴油的地方啊?”  相似文献   

11.
最后的党费     
“叮铃铃……” 5月23日下午3时许,乌兰县委组织部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县委组织部吗?我父亲叫秦德力,是一名退休多年的党员.老人家嘱托我直接把‘特殊党费’交到组织部,可以吗?”  相似文献   

12.
<正>早晨,初春的阳光晃醒了我,恍恍惚惚中听见有人在说话,提到了“中国布依戏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文化之乡”……我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谁在说我的名号?仔细一听,原来是家里人在向游客介绍我。你问我是谁?我叫册亨。我还是“中国糯米蕉之乡”“中国油茶名县”“贵州省森林城市”……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7):59-59
我是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在和工友聊天时有人问:哪些干部属于“领导干部”?“领导干部”都包括哪些人?我周边的人都回答不全,请贵刊给予一个完整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党务干部,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清晰地认知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明白党的干部姓“党”,在困难面前要冲得上去,在荣誉面前要让得下来。要讲原则,当“手不乱伸、脚不乱走、口不乱吃、嘴不乱说”的“四不干部”。  相似文献   

15.
贫穷的外套     
李乔 《党建文汇》2008,(2):48-48
农夫回家时,发现屋里有个衣不蔽体的陌生人:“嘿,”他大声喊,“这是我的家,你赶紧离开!”“尊敬的先生,”陌生人回答,“从今天起,这儿也将是我的家了,您怎么可以把我赶走呢?”农夫奇怪地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你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6.
段子     
《廉政瞭望》2014,(23):80-80
点钞机真是一种悲催的商品,被人卖了还要帮着数钱。向暗恋的女生表白了,她竟然说让我死了这条心!殊不知这句话折磨了我很久,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心的量词会是“条”?历史课老师讲到毛主席时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勤学好问的我马上举手问:“老师,那,熊熊火焰?”老师回答令人无法反驳:“温暖了我……”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15):67-67
我是一名共青团员,现在也开始注意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争取早日入党。日前,我读到一篇党内文章,其中提到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请问什么是“三会一课”,为何要坚持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8.
麦嘈 《理论导报》2012,(10):35-35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并非周星驰电影桥段,也非网友恶搞,而是电视节目中的一段对话。对话视频被放上网络,迅速走红,继“我是来打酱油的”“我可以说脏话吗”之后,被许多网友封为又一电视采访“神回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一本杂志“同志,请问《党建》杂志第2期到了没有?”一位老者站在办公室门口怯怯问我。“您是哪个单位的?”我以为他是基层单位派来领党刊的。“我是已退休的职工党员,特别爱看《党建》杂志,期期都不落,每月10号左右我都要去支部看,最近去了几趟,第2期还没...  相似文献   

20.
日,去某镇党委办公室为一份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属实”,执掌公章者问我这稿件“老板”看过么?我莫名其妙至极,“老板”?老板是谁?他见我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仿佛见到了外星来客,随即客气地说:“是咱书记嘛,你先请他看一下我再给你办”。我方才明白,“老板”者书记也,心里咯噔一下,若骨鲠在喉,既无法下咽又无法吐出。我们伟大的党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解放天下无产者为己任,凡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切仁人志士,不论国家与肤色皆视为“同志”,“同志”者,志同道合者也。在战火纷飞、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许多人为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