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1年 1 1月 ,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在 1 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今年 5月 1 4— 1 6日 ,第三次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和第一次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双方就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原则、模式、内容、时间框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6月 6— 7日 ,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和发展合作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双方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取得一定的共识。此外 ,中国—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和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晤将分别在今年 9月和 1 1月举行 ,预计双方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取得实质性…  相似文献   

2.
大量降低和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拉动了各国间相互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但"贸易非效率"阻碍国际贸易的问题日益突出。贸易便利化作为扩大相互贸易规模的新动力,成为各国际组织及国家热议的话题。未来的国际贸易改革将朝着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的方向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如期建成,且建成后双方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未来想要再通过降低关税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区内的相互贸易规模的空间已经不大。为促进自由贸易区内相互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贸易便利化改革是必经之路。本文拟通过对影响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据东盟宣布 ,根据东盟1992年通过的自由贸易区计划 ,东盟10国中的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文莱之间从2002年1月1日起 ,在本区域内从制造业到农业几乎所有产品的关税均降低到0%~5%。这6个东盟第一批成员国的贸易量占整个东南亚地区的96%以上。又据泰国商业部2002年1月2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透露 ,鉴于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东盟成员国面临的实际困难 ,东盟国家已决定将原先制定的在今年内将成员国间所有商品关税税率降至5%以下的期限推迟一年。●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率领的中国最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农产品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背景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中国-东盟双方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06年,约600种产品关税要陆续减免到零;第二阶段是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第一阶段的约600种产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被称作"早期收获"方案.按照该方案,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降到10%以下,2005年降到5%,2006年实现零关税.  相似文献   

5.
据泰国民族报报道 ,日本和东盟将成立专家小组 ,讨论成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关问题。根据报道 ,日本和东盟 10国将在暹粒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同意启动政府间的经济专家小组的运作。专家组将搜集整理有关的建议 ,并提交经济部长会议 ,讨论结果随后将在秋季文莱举行的日本—东盟首脑会议期间进行通报。设想中的自由贸易区包括关税减让 ,提供投资便利以及协调双方的国内规则和体系。拟议中的合作范围十分广泛 ,从贸易、投资和信息产业 ,到环境和能源合作、增强竞争力政策、协调工业标准和专利政策等。日本期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能帮…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2003,(2):23-23
据新加坡报纸报道 ,根据东盟自由贸易区 (AFTA)的削减关税计划 ,东盟六国的平均关税率已经降低到 2 4 %。但各国之间仍有许多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待消除。1 992年原东盟六国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文莱和菲律宾决定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并自 1 993年 1月 1日起在 1 5年内 ,逐步将关税全面降至 0— 5%。原东盟六国于1 993年开始降低关税 ,平均税率为 1 2 8%。 1 995年后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 ,这四个新成员国承诺最迟在 2 0 1 0年之前 ,把税率降低到 5%以下。 1 995年后东盟决定于 2 0 0 0年底前将所有高关税税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意义与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届东盟、中国"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正式决定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按照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建立该自由贸易区的过渡期为10年,除了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外,还将会把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开发作为近期合作的重点领域;为支持东盟缩小内部发展差距,中方将适时向东盟中的三个最不发达成员--老挝、柬埔寨和缅甸提供特殊优惠关税待遇.这是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将对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合作的全面展开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这是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削减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内容。自由贸易区谈判在即,我需妥善处理东盟内部的差异问题,与东亚域内外国家的关系,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关系等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意在双赢、利在长远,最终目标是与东亚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992年提出,原东盟6国于2003年启动自由贸易区,新成员国也将加快关税的减让速度.在2001年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东盟10国和中国领导人决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的之一是创造一个透明、开放、竞争性以及便利化的投资体制,加强并改善双方的全面经济合作,为2010年前建成涵盖18亿人口、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10%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范围、措施和时间表,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双方的投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一、东盟在华投资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东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地区之…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中国与东盟双方从2005年开始正常产品的降税,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将建成自由贸易区,2015年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建成自由贸易区,届时中国与东盟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经济合作,加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各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的《1992年新加坡宣言》提出,从199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计划”,计划在2008年之前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其目标是从1993年1月起15年内,将15大类工业制成品在东盟区域内的贸易关税降到5%。其主要步骤是:(1)将15大类工业制成品在1992年率先将关税降到20%;(2)从1993年1月1日起,其他工业制成品的现有关税率如果是在20%以上,必须在5—8年内将税率降到20%;其中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必须从1993年起5年内降至20%;(3)接下来的7年内,再将上述5—20%的税率降至5%以下;4.放宽外汇管制,5年后必须拆除非关税贸易障碍。 这一步骤除新加坡实行外,其它东盟国家实际上是从1994年1月才开始实行的,文莱甚至到1994年6月1日才执行,实施该计划的时间整整推迟了1年。 面对国际区域集团化的形成,特别是欧洲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速度加快,东盟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刚刚起步,需要有一个为各成员国开展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交流的平台,以此增进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人流、物流等的中心枢纽,利用广西可以兼顾我国内地和东盟各国两大市场。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得到东盟各国的认同并达成共识,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11月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一、平台效应带来多方共赢中国—东盟博…  相似文献   

14.
大事综览     
2001年1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中国与东盟决定10年内成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6日,在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局面》的讲话,建议将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开发作为近期合作的重点领域;确定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各国政府官员纷纷发表谈话,欢迎和积极支持这一计划,并表示相信该计划将增加东盟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发言权。泰国商业部长阿蒂赛说,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将出现一个拥有17亿人口和经济总量达2万多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从而有力地推动本地区农业、信息技术、能源建设、投资以及湄公河计划等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发展。 国际舆论也普遍关注该计划。日本时事社6日评论说,此举表明,东盟并没有把中国的经济实力视为威胁,而是开始把中国视为有希望的市场。在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萧条的情况下,不可忽视继续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魅力。一位当地人士说:“对东盟来说,12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内容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 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朱镕基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赞同.2001年3月底,中国与东盟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专门研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专家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上的互补性十分突出,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创造出更多的贸易量,可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双方都能从自由贸易区中受益.  相似文献   

16.
杨静 《东南亚纵横》2007,(11):26-31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设,基于双方便利的贸易制度安排,优越的地缘因素,相似的文化背景,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首选之地。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仅2006年上半年投资额达1.52亿美元,相比2002年的6633万美元,增长了229.16%。同期,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也在不断升温,2005年,中国向东盟  相似文献   

17.
序言 菲律宾经济目前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为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从1994年1月开始逐步降低关税。这样,东盟区域内的关税在十五年、早则十年之内便可降低至5%以下,东盟将成为自由贸易区。 六十年代,菲律宾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实行了工业化,但到了九十年代,昔日的雄姿已  相似文献   

18.
为遵循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柬埔寨采取的降低关税第一步不仅促进了投资,并且缩小了关税收入的损失.柬埔寨正如原定的计划那样,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逐步降低关税,柬被要求在2015年以前把从东盟国家进口货物的关税降为零.据财经部东盟事务部门称,大约有3100种货物属于立即降低关税之列,约3500种货物暂时不降低关税,另有近200种货物,像武器古玩及某些农产品则属于长期不降低关税之列.东盟事务部门副主管威森柏说,立即降低关  相似文献   

19.
苏提 《东南亚纵横》2007,(10):62-65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将逐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最终实现"零"关税。这必然会给双方带来机  相似文献   

20.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将于2004年11月3日至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这是中国和东盟为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采取的一项制度安排和战略决策。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为促进经济整合,推出了多项重要战略举措:2001年11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召开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一致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