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加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生存阶段、效率阶段、能力阶段。新加坡有4种语言出版的儿童文学。新加坡英语儿童文学的发展见证了新加坡政府力图创建新加坡民族魂的决心和重构民族认同、民族道德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在或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中国人,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2010年,新加坡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即4个新加坡人中差不多就有3个是华人,是新加坡人口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们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有关宗教活  相似文献   

3.
试析新加坡宪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它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但却以狭小的面积、贫乏的资源和复杂的人口成分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而这奇迹不单单是经济上的,也是整个政治体系上的。新加坡的这些特色无一不反映到其宪法之中,也正是因为新加坡的宪法具备了这些特点,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新加坡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一、宪法修改频繁频繁的修宪是新加坡宪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新加坡宪法在独立后的33年(截止1998年10月)中总共修改了39次,平均每年1.18次,这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①。造成新加坡宪法频繁修改的原因并不是程序上的,如果…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三阶段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 ,面积仅682.7平方公里 ,人口约400万。自然资源匮乏 ,惟一可贵的就是它的人力资源 ,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归根到底取决于发展教育事业。因此 ,发展教育始终是新加坡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职业教育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特殊作用。对它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也希望“他山之石”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这些阶段是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一)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新加坡职业教育(1959~1979年)这一时期是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首创…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加坡正在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是现在新加坡经济活动中的一项大事,是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国内经济难题和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大决策,它表明新加坡的工业建设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跨进了历史的新时期。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回顾战后新加坡的工业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时期。自1961年  相似文献   

6.
浅析新加坡的华文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 ,华人占其总人口约76.9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英文在新加坡占主导地位 ,华文并不普及。为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基 ,加速现代化进程 ,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华文的地位。一、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的表现与原因独立前的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 ,殖民统治给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英语流行 ,各民族语言衰落 ,华文教育也不例外。1980年 ,新加坡南洋大学的不复存在标志着华文教育在新加坡的全面衰落。(一 )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的表现在新加坡 ,作为母语文之一 ,华文虽然较其他…  相似文献   

7.
一、战后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概貌战前,新加坡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主义者自1819年占领新加坡之后,被利用新加坡在东南亚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拥有的天然良港,把新加坡开辟成为一个自由港,作为掠夺东南亚地区农、矿产品和倾销英国工业品的转口贸易商埠。在英国统治的一百多年里,新加坡的经济完全是围绕着以转口贸易为中心而活动,它的经济结构也  相似文献   

8.
童话作家贺宜先生生前曾把旧中国儿童文学的命运比作那不幸的辛地丽拉(灰姑娘) ,而我却在四十年代选择了儿童文学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 ,也曾使不少朋友疑惑不解。从1940年发表童话诗习作《落水的鸭子》开始 ,半个多世纪来 ,从创作到教学 ,从教学到研究 ,始终不渝地坚持在儿童文学岗位上。我一直把儿童文学看作是一件最有意义的工作 ,一份最有希望的事业。儿童是人类的未来 ,而儿童文学是每个孩子最早的好向导。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我自己就是因《爱的教育》和《我的童年》这两本书走上儿童文学道路的。尽管…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英语是新加坡民族间的主要交际语。新加坡英语具有典型的特点:它是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多种语言接触的产物,多元文化的融合体。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阐释新加坡英语的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中医药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燕清 《东南亚》2001,(1):29-33
新加坡的中医药业 ,最早是由南渡星洲的华侨传入的 ,经过华侨先辈不断努力而得到发扬光大 ,可以说中医药业在新加坡的发展是新加坡华侨、华人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试图回顾中医药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 ,并就其现状和前景作初步分析。一、新加坡中医药业发展回顾(一 )新加坡中医药业的早期发展 (从开埠到独立 )中新之间最早的医药传播是以贸易为媒介的 ,宋元明清历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在向新加坡输入货物的同时 ,也把中医药传到了新加坡。在中新早期的医药交流和发展中 ,彼此引进了新医、新药来丰富各自的医学和医药品种。如新加坡的…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3 类人构成。他们的写作特点体现在:一是新加坡地域文化风貌的体现;二是语言的杂糅;三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类诗作的研究具有比较文学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加坡本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威权政治是一种现代型的集权政治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政府以集权主义的现代形式去推进国家建设,以勤政务实的现实主义态度去解决不同时期的历史课题,将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行为纳入一种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气息的政治秩序之中,使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能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创造了举世称道的“新加坡奇迹”。新加坡威权政治及其演变,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建设而言,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佛教组织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会员组织,并在多元种族、多元宗教背景的新加坡社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国际佛光会"的会员组织——新加坡佛光会为研究个案,探讨跨国佛教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佛光会如何实行本土化,从而揭示其发展成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新加坡英语(Singlish)是一种通用于新加坡的英语方言,最早的新加坡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由亚洲各地贫苦劳工在街头把母语与英语混合使用而产生。随着新加坡政府在全国推行双语教育,早期的洋泾浜语在新加坡社会各个层面推广,并由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以母语的形式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等逐渐定性,日趋成熟,最终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英语方言。  相似文献   

15.
论儒家伦理对新加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有20多个民族,其典型特性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在新加坡,占主体地位的大多数华人信仰佛教和儒家思想。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掀起了一场新儒学运动,其核心就是儒家伦理。主要是挖掘儒家伦理资源、编写儒家伦理教材、出版有关儒家伦理的图书、开设“儒家伦理”课、举办有关儒家伦理的国际会议,搞得轰轰烈烈,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6.
林梅 《南洋问题研究》2009,(3):60-66,90
中国对新加坡的劳务输出开展了20多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国。中国在新加坡的劳务人员估计至少有20万之多,主要分布于建筑、制造、海事及服务等行业。尽管两国之间的劳务合作总体上发展顺利,但由于两国劳务制度不完善、市场不规范、劳务人员本身的弱势地位等原因,造成一部分中国劳务人员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两国政府部门的重视,将阻碍中新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集选区制度是新加坡国会大选的独创。1988年新加坡国会大选实行集选区制度与单选区制度并行,这对新加坡整个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新加坡研究涉及集选区制度的著述甚少,基本未对集选区制度予以系统阐述与分析。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产生与实践的过程,并围绕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核心争议,即代表性问题和程序公正性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反对党虽有突破,但选举程序设计对反对党仍然是极大的障碍,由于目前反对党积极性迅速提高,使人民行动党面临极大挑战,因此自主革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军事外交是新加坡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希望通过有效的军事外交,提高新加坡军队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新加坡军事外交内容丰富,主要有参与海外军事行动、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强化与大国的军事关系等。总体来看,军事外交起到了维护新加坡国家安全的作用。其中一些做法对中国军事外交的开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