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OT投资方式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奕 《现代法学》2000,22(6):82-85
BOT方式是国际上为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多方当事人和多种法律关系。本文首先从实证角度剖析了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框架及BOT当事各方间的法律关系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行BOT投资方式的若干法律障碍 ,而后辨症施治 ,提出了消除法律障碍和解决法律冲突的立法对策———进行统一的BOT专项立法 ,并阐述了BOT专项立法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法律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法律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法律文化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与广泛,使得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经过调适而走向消解与融合的趋势。正确把握和认识这一发展规律,对正确构建中国先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提供了借鉴空间。  相似文献   

3.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特征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炳君 《法学论坛》2003,18(3):75-78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基础是特许权协议 ,本质是有限追索权 ,它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我国BOT立法存在诸多缺陷 ,应当借鉴国际立法经验 ,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BOT作为一种新型投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短缺的难题。我国现阶段国情要求进一步加快BOT方式的引进,我们对BOT概念、法律特征、融资问题、法律障碍及对策进行相关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BOT投融资方式已经并继续大规模地在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运用。中国近年来也在一些地方积极尝试或正在酝酿BOT这一投融资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BOT投融资方式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求为更有效地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瓶颈"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在标准与专利融合的大潮中,标准与专利作为不同法律保护的权利客体,其在保护的权利内容、保护的方式、保护的程度上均存在本质差异,这使得两者融合后必然产生各种法律冲突,并导致现有法律制度的不适应.面对“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发展新趋势,要准确把握和有效平衡各种法律冲突,加快构建有利于促进专利与国家标准有效融合的冲突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BOT方式在中国渐趋兴起,上海市大场自来水处理厂BOT项目作为一个BOT方式在中国成功运作的典范,具有不同于传统建设或投融资方式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8.
吴凤君 《经济与法》2003,(12):102-103
BoT投资方式适用范围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产生需要一个由政府专门授予其经营权的法律文件。这是政府与项目发起人关系形成的法律基础。特许授权的内容主要是许可项目发起人创设项目公司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涉及其他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得以该特许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BOT是一种新型的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式,主要优点是更快更好地解决了被投资国资金短缺的困难,充分利用外资办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使东道国可以集中财力物力,灵活高效地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应当广泛发掘BOT之投资方式。但BOT不仅涉及到经济问题,而且还涉及法律政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从与BOT相关的法律问题的角度,对这种投资方式作简单的阐述,并试图通过对BOT的介绍,促进我国 BOT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BOT方式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岚君 《河北法学》2002,20(3):18-21
BOT方式中涉及两类重要合同 ,即辅助性合同和BOT特许协议。辅助性合同可以依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来适用法律。BOT特许协议则通常明确规定适用东道国法律 ,但是这一实践与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却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12.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是一种在英国率先兴起并在欧洲国家得到较多应用的投资方式,中文意为建设一经营一移交,即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在特许期内拥有对该建设项目的营运和维护权,营运和维护的收益是投资利益的保证。特许期满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或无偿地移交给政府,或按协议由政府赎回,或签订新的协议由投资方继续营运和管理。这种投资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实践中,标准意义上的BOT项目应用并不充分,而类似于BOT模式的项目却大量存在。当众多专家学者来共同研究这一课题的时候,本文却试图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即不仅要看到这种类资方式的优势,同时要看到这种投资方式的弱点,以及克服这些弱点的有效手段之一——公证介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BOT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一种项目融资和建设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其具有融资能力强,自有资本需要量小,投资收益有保障等众多优点,自从其问世以来很快便风行全球并传蔓至中国,本文拟从BOT的基本法律关系、BOT特许权协议和BOT项目的法律性质三个方面对其法律属性进行解析,以为我国的BOT法律实务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发展,法律冲突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法律规范冲突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法律规范冲突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与法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术杰 《法学杂志》2005,26(1):120-122
知识产权领域是否存在法律冲突,学术界争论颇多。本文先对当前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观点进行了概括和评价,然后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肯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BOT中政府保证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玮 《现代法学》2001,23(2):126-129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已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采用。但其在理论和法律规范上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政府保证的法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政府对BOT中的政府保证基本采取拒绝的态度,这对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必须抛弃对政府保证的疑虑,对BOT项目作充分而适当的政府保证。本文将就BOT中政府保证的几个相关的法律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审视法律冲突在国际私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会看到,国际私法看管是与法律冲突相伴而生,但它的任务却并不是要解决法律冲突,而且事实上也解决不了。法律冲突的解决只能依赖于各国“应然法律”的趋同,而国际私法的任务则是通过确定涉外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去建立并维护一个合理的、正当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秩序。  相似文献   

18.
BOT项目协议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BOT是一种新型的私人直接投资方式。BOT项目协议是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关于项目开发、运营和移交各阶段彼此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BOT项目协议的法律性质,是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的前提,直接决定着BOT项目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律角色。本文认为BOT项目协议不是所谓的国家契约,而是国内法契约,并在比较BOT项目协议与行政合同的基础上,提出BOT项目协议是类似与政府采购合同的特殊的民事合同。  相似文献   

19.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OT特许协议是BOT项目合同安排中的基本合同或基石,因此BOT特许协议的争端解决方式就成为了BOT项目成功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BOT特许协议法律性质的分析以及对BOT特许协议争端特殊性的介绍,引申出BOT特许协议的争端解决方式,希望能够对我国的BOT立法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澳门与内地法律对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和婚姻法律后果的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区际婚姻法律冲突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