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漫谈年俗     
【腊月童谣】 “腊月童谣”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过年谣”。在旧时,一进入腊月,已到了年末,预示着新年已经不远了。而到了腊八节,就闻到年味了。所以这首歌谣的开首是以“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起兴开头的。接着就是“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相似文献   

2.
掸尘     
正"腊月二十四,掸尘扫屋子。"在故乡,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扫房屋,除旧布新。记得儿时,腊月二十四一大早,母亲就起床做好了早饭。寒冷的冬季,大家都喜欢赖床,可这天早上不行,母亲将我们赶下床,吆喝我们吃早饭。洗好碗,母亲便忙开了。她头戴草帽,身上穿着旧褂子,又从后院竹园里砍下一根长竹子,竹竿顶部绑上一大把干稻草。准备工作做好后,母亲先打扫堂屋。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是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死了一个人,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的  相似文献   

4.
漫谈年俗     
正【腊月童谣】"腊月童谣"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过年谣"。在旧时,一进入腊月,已到了年末,预示着新年已经不远了。而到了腊八节,就闻到年味了。所以这首歌谣的开首是以"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起兴开头的。接着就是"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因为一到二十三,过了小年就进入年关了。从这天开始就天天忙年。每天大致干什么,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叙述了人们忙年的各项内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过年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旧俗消失了,有些符合时代的习俗保留下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民俗。下面,我们将逐条讲给您听。  相似文献   

5.
故乡的春节     
3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是在河北老家过的。 节前的一场瑞雪为广袤的大平原披上了银装。腊月二十三到了,村里的节日气氛愈加浓厚起来,宰猪的、备年货的、做新衣的、扫房的……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6.
那些改写20世纪中国历史的人们可能早就逆料过,评判他们是否伟大的尺子已被21世纪的人们所掌握。但他们可能想不到,生于1970年代的新青年,会以显得过分轻松的心情,褒贬他们的贤愚得失。历史的趣味性就在于此,历史下的蛋,总是要反过来评价历史以及改写历史的人物。过去的一年里,从美丽夫人蒋宋美龄,到百岁少帅张学良,属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老人,一个个都如天边的云彩飘然而去,我们还没来得及咂摸,就猛然惊觉邓小平先生百年华诞的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7.
中国"声色"的复兴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声色竞技里的中国身影 有一场竞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停 止过,而在当代,愈见其激烈繁复。比赛 的内容是华丽的色调、曼妙的声乐、动人 的叙事。 是的,这是声光影色的较量,是智慧 与创意的较量,是制度与工艺的较量,同 时也是不同国家与不同文明影响力的较 量。 中华文明曾是东亚舞台上的一大胜 者--汉唐、宋明风格的建筑、绘画、音 乐、书法,至今仍深深浸润着东北亚诸国 的艺术根系。但时移世易,以近一个世纪 的眼光来看,中华的"声"与中华的"色", 置诸世界舞台之上,虽然偶有亮点,但总  相似文献   

8.
肩膀     
冷秋 《工会博览》2006,(14):1-1
一度认为,我们用最光荣的肩膀改造了自己。驰去的岁月,曾经有数以万计的城市人,用他青春而稚嫩的肩膀,在农村那广阔的天地,肩挑过希望。正是那青春的肩膀,改变了今天在城市生活中一些人的“农门人生”。我们也许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以智慧,摆脱了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压在我们肩上的农田和村落,  相似文献   

9.
"北京共识"为中国描述的形象和设置的位置,都太过简单了。其提出者看到了世界形势正处在霸权转移的关节点上,因此,主张中国出头,办另一场舞会。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初夏,风清气朗。一辆豪华小轿车从某大国驻华使馆中驰出,直奔北京的心脏-中南海一带. 在一个敏感区域,轿车突然违章停车。一个身着武官制服的外国人开门下车,四处目橇望. 冷不防,他从口袋里掏出全个东西,使劲扔向禁区的水面。早就注意到这位外国人的异动,两名中国警卫战士立即上前截车盘问。武官咧咧嘴,耸耸肩:"我即将离任回国,依依不舍。刚才扔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阐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正确反映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和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 2 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对于时代的认识 ,曾发生过超越阶段的严重失误 ,并导致了实践上的巨大挫折。对那些错误认识的反思和校正 ,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年""元旦""立春"与"春节"之间有何关系?过年都有那些习俗呢?老北京过年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为何年俗也应有时代性?年味儿有哪些新内涵?现代人应如何过年呢?"日日月月俗相近,岁岁年年味相异,世世代代情相连"。进入腊月后,在世界华人圈里关于过年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华人心里,过年不仅图的是喜庆、吉祥和团圆,也图的是个乐呵,要过个快乐年,也要过个文化年。今儿,民俗  相似文献   

13.
"全球治理"的置疑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学术领域里最流行的学说之一."全球治理"的理念源于西方,是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并试图使其"普世化".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大量引进了"全球治理"的有关著作和文章.  相似文献   

14.
放开那条鱼     
《南风窗》2016,(11)
正我小时候所在的乡村,两山环抱处有一口巨大的池塘,每到腊月,承包池塘者把水放干,把饲养的家鱼都抓完了,就会离开。池塘底部有很深的淤泥,淤泥里藏着大量野生的鲶鱼和七星鱼,小孩子们就留下来慢慢摸。比我大几岁的男孩,站在齐腰深的淤泥里,一会就能抓住一条,扔上岸来,最厉害的,扔得岸上活蹦乱跳的一片,他的弟弟  相似文献   

15.
<正>24年间,北京固废物流公司清运四中心的环卫司机王金标与千千万万春节期间坚守在一线的环卫人一起,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守护着北京城区大街小巷的干净整洁。四百里风雪归岗49岁的王金标,是来自河北丰宁的一名农民工。24年前的腊月底,刚刚入职不久的王金标正在休假,队长突然打来电话:"金标啊,春节咱们车队  相似文献   

16.
趣话食堂     
正"职工食堂"是个总能令人回味的话题。著名作家叶延滨曾经说过,食堂是中国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城市,有庞大的食堂阶层。虽然社会构成里,有各种各样的单位,但也并不是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好的食堂。除了学校,凡是有食堂的单位,必然是政府、事业机构,或者大型企业。听到某人说起单位食堂,别人必然会羡慕,因为那代表了一种社会身份。食堂里有形形色色的故事,单位的人在食堂里吃饭,会间接讨论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全球治理"挑战国家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时代的全球真的成了一个家。2004年2月8日,刚刚还在议论亚洲各国谈鸡色变的美国人,发现他们的一个州也发现了禽流感疫情,昨天还在宣布停止进口一些国家鸡肉的美国,开始遭遇日本等国针对该国鸡肉和鸡肉制品的禁令。这只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最新案例,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已经领略过一系列超越民族国家地理疆域的全球性难题。无论是SARS,还是地球环境污染、全球气候恶化、跨国恐怖犯罪、跨国毒品交易,这些  相似文献   

18.
曲冰 《工会博览》2009,(1):115-115
台湾问题关乎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不会永远拖延下去,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元宵节一大早,妻发来微信:"老公,生日快乐!"看完短信,泪水一下子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是大年初三夜提前结束休假连夜从古都洛阳返回首都北京的。作为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的新闻工作者,自腊月二十八,从央视看到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中,我就预感到这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接下来的几天里,由于疫情的蔓延,防控形势日渐严峻。除夕夜,作为基层公务人员的妻子,突然接到上级要求排查由鄂来(返)洛人  相似文献   

20.
我不满十八岁的时候,就走进了这大墙之中,至今已有十年了。整整十年,现在还剩余刑期十四年。我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的下场呢现在我就和大家谈一谈我的犯罪经过。想当初,我也有过憧憬,也有过理想。在学校里,我曾经是一个老师们喜爱的好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好,还喜欢助人为乐,同学们谁有困难,我都主动帮助。因此,我在同学中很有人缘,口碑不错,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交往,加之我是班干部,大、小事都喜欢同我商量。在家里,我是爸、妈的好孩子。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迷上了港台的录像片、武侠片、电影,录像片中的场面让我羡慕的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