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狗年,与狗有关的话题不少。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北京亦庄星岛嘉园莱茵河畔小区三天内9只狗前后中毒死亡。事发后本刊记者赶到了现场,并在现场看到十几名业主打起了一个白布横幅,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黑字:“阿贵、大杰克、旺旺、沙沙等,善良的人们愿你们的灵魂安息!在天堂快乐!”显然,宠物狗的死亡是这些业主和他们的家庭的—件烦心、伤感的事。眼下市民的“宠物热”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社区的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一位老奶奶对记者说:“自打住进楼房,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好玩的贴图,说的是狗和猫迎接主人回家时的表现.画面上方的狗笑没了眼睛,吐着红舌头,十足的贱萌样,配文是:上帝啊你终于回来了,人家想死你了耶!下方是一只斜靠在沙发上的猫,懒散傲慢地抻着腿架着胳膊,一脸的不耐烦,有人配了这样的画外音:怎么刚死回来呀?赶紧弄饭切,老子饿了!  相似文献   

3.
“救命啊!”一阵令人心悸的尖叫声,划破深巷的叔静。只见一位妇女满脸惊恐,用力撞着孤寡老人林师太家的大门。大伙撩开窗帘一看,也大呼不好,连忙破门而入,解下悬梁自尽的林师太,这时,她尸体僵硬,耳朵已彼老鼠啃去半边。“真可怜!”街坊摇头叹息。晚景堪忧老人群体,日本人形象地称之为银色浪潮。目前,广州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7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0.7%,并以每年0.3%的速度递增。按联合国人口统计标准,广州已进入老年城市。扑面而来的将是滚滚银浪。迈入90年代,欣逢盛世,然而不可否认幸福之神并非钟情于每一位老人。  相似文献   

4.
饮早茶     
《南风窗》1989,(6)
“北京狗”与“地老虎”“北京狗”是世界名犬之一种,在国外出版的大型名犬画册中,都有它的尊容。一个著名大学的生物系某教授正在研究野生动物,希望找一只“北京狗”,可是在国内南北奔波,东西寻觅,居然毫无所获。“北京狗”绝迹了吗?不。这位教授说,国外与香港都有的是,不过要“引进”却又要费一番功夫。他感叹地说:“国内由于防止狂犬病,这么多年一直禁止养狗,结果连名犬也趋于消亡了。香港几乎遍地皆可见狗,他们并不禁止养狗,也没有出大毛病,是否在防止狂犬病上有一些灵药呢?”这位教授呼吁重视野生动物之保护,他说他曾经建议北京某酒厂不要出“虎骨酒”,因为老虎在国内已经日渐稀少,不堪再“拆骨”了。如果  相似文献   

5.
路经烧鹅档,小小的“玻璃房子”内高高地挂着一排排油光闪闪的大烧鹅,玻璃上用白粉写着: 不少顾客看看价格,便停下来看鹅,小贩高声叫着:“阿叔、阿姨,三块六一斤,又平又靓,吃烧鹅啦!”于是便有几个人买了。其实你到别的烧鹅档上看看吧,也是3.60元一斤,而顾客却少多了,烧鹅其实没多大区别,想来想去,区别无非是那条用白粉写的“广告”。  相似文献   

6.
深夜,从长沙开往大庸的307次列车,静悄悄地停靠在湖南湘潭车站。倏地,4号车厢90号座位上,一位中年男子瘫倒在过道上嚎叫: “啊呀!我的钱,我的包……一万元没了,啊——”湘潭车站派出所,失主在哭诉: “我叫王成秋,36岁,家住湖南沅江。这次带了一万元现款,准备去溆浦买木材,谁知在车上被人偷了!”同行的李八全和张方钦,也异口同声地说:“是的,他有个装着一万元的黑提包不见了。”在同一时间,湘潭东火车站寂静、漆黑。两个警惕的夜哨正在巡逻,经过站台时,看见一个男青年,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小提包,东张西望,欲行又止。“站住,你是干什么的?”“我,我是刚下火车的。不信,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三年。《羊城晚报》刊登了一则“招工”广告。当待业青年们迫不急待地看下去之后、不由得嗤之以鼻:什么“招工”广告,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竞然还学人家要进行什么“文化考试”、“择优录取”云云!有人取笑说:怕不是考我敢不敢在停尸房跟死人睡一晚吧?! 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的领导,一个星期之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考场。但他们马上笑了:三十六位,报了名的,全来了!有男的,有女的.大多是年轻人。白布下面突然伸出一只手:“有水吗?”三年后,我们见到这些年轻人中的两位。第一位是个妙龄少女问:来殡仪馆,你不怕吗?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老鼠“米奇”(Mickey),终于可以逗一逗它的主人——迪士尼公司的老板们发笑了。埋头于中国,却磕磕绊绊了27年的这家美国娱乐界巨头,其旗下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在2005年9月12日在香港正式开门纳客,以后,这家把中国内地市场作为至高梦想的公司与2.9亿14岁以下的中国内地儿童中间,就只隔着那条窄窄的深圳河了。1928年2月,在纽约到洛杉矶的火车上,华特·迪士尼(香港的中文音译,中国大陆通常音译为“迪斯尼)脑中跳出一个卡通主角:一只老鼠!——华特马上给这只老鼠取名为“Mortimer  相似文献   

9.
在路上遇到一位睽违甚久的文学界朋友,寒暄之余,我问:“最近写些什么?“他很潇洒地说:”在玩一部中篇。“后来,一位故交与我通电话,我又问:“近来干些什么呢?”对方认认真真地答:”哦,在玩英语哩。”终于,在自己成为别人的询问对象时,我竟脱口而出:“在玩《周易》呀。”话一说完,心中怦然一跳——咦,我怎么也说起“玩”字了?而且居然是玩《周易》!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1992,(3)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中写道:他认识一位可敬的老人,有着共产党员的本色,却不甚被人理解,人们觉得这是“理想中的好人”,现实中不存在。朋友问,老人是政府信访处的干部,他能在你的《上班一族》里出现吗? 我回答他:当然可以,省长也是“上班一族”呢,怎么一个普通干部会划在其外? 由此我想到,世俗的力量真不可低估。有的人习惯把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当成是整个世界,习惯把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当成是全人类,习惯把自己所做的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殊不知,天外有天!其实,上班族中,最幸运的不一定是你,最倒霉的也不一定是你。所以,我们需要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就像那些在大街上巡逻的保安队员,看他们执行任务时铁面无情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85,(5)
张先生是在大阪闹区开日本料理店成功的华侨。开始时,朋友们都劝他说:“这种事情少搞为妙,日本料理店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戏。怎么能和他们竞争。客人们挑嘴还不说,厨师也难请啊!”但是张先生却力排众议,只对他们说:“正因为这样才要搞!”结果他成功了。一位香港船主,也是由于巧妙地利用了造船王国的日本,而发了大财。  相似文献   

12.
时至今日,当你迈步走进广州上下九路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仿佛是一座颇有规模的“皮鞋城”,瞧“蔡记”、“和记”、“国汉”、“冠城”……鞋店、鞋铺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场颇有特色的“皮鞋战”——“三老牌”之战。战火早在八三年的秋天就已点燃,那时一天之内大小鞋店、鞋铺都挂起了一块块赫然醒目的广告:83新潮“瑞装”(懒佬鞋)现价35元!穿新潮“瑞装”够威!够劲!吸引着不少来往的顾客。“国汉”鞋店更是一鸣惊人提出:生产“瑞装”要做到多、大、新。品种多,  相似文献   

13.
每天清晨.在全德场镇的大街上。总有一位头发花白、身体单薄的老人,在车流量最大的街口来回走着.关切地看着每个小学生过马路,不时大声喊着:“小朋友别忙过来,前面有车!。”他就是重庆市铜梁县东城街道关工委副主任、73岁的中共党员退休教师邹光济,凡是熟悉他的孩子都亲热地叫他“邹爷爷”。  相似文献   

14.
这世界不但人可以有新闻,狗也常常不甘示弱,成为新闻的主人。 继香港的“大丹”狗咬死邻居小孩轰动粤港澳之后,北京又传来消息,允许私人养宠物狗(大狼狗等凶猛类狗除外),但要为狗交“税”,款项不菲。 一时间京城内外,“狗价”大跌。 我的朋友许是位炒狗专家,家养各种狗类十几只,有专门负责生产的母狗,有价格昂贵的配种狗,还有待价而沽的小狗。许把狗叫“儿子”,一天到晚服侍“儿子”进食洗澡放风剪毛,尽心尽力毫  相似文献   

15.
兴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社会广泛关注、有“当代红娘”之赞誉的姻婚介绍所,如今状况如何呢?在毁誉参半的议论中,有人毫不客气地叫道——“红娘”老了! 冬末春初的一个傍晚,科学馆豪华的会议室内,一位老科学者读完他的论文后,和着热烈长久的掌声幽默地说,“谢谢。我老了,以后的掌声应该属于他们。”他边说边用手指着后排的一位小伙子,“成家了?”“成了。小孩刚满月。”小伙子有点害羞,红着脸答道。“真可惜。我有一个孝女至今尚未步出闺房,万望诸位同仁尽力帮忙。”老人故作幽默的笑面上布满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大酒店的总经理室里,总经理卜格同副总经理刘庆曾、卢洪炳正开怀地大笑。他们乐什么? 原来,卜格问他的两位副总经理:“我可不可以加入共产党?”“欢迎,不过你的工资太高了,能否减一点?”“不行,不行!”大家都笑了。可是,几个月前,卜格对他这两位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17.
人们说,“老三届”不是时代的“宠儿”。某国营大型农场的党委书记——一位当年的生产建设兵团的教导员,他目睹了十多年前大批知青浪潮般的上山下乡,而在这些年又浪潮般地席卷回城。这位书记感慨而叹:“这批人经历的最多,失去的也最多……他们现在怎样了呢?”依旧坎坷的路在一幢三层楼房上,我找到了T。这是一间低矮的小屋——说是小屋,其实是用沥青纸、玻璃瓦和纸皮箱临时搭起来的简易住宅。此时,屋外在下着雨,而屋里不知何处也在漏着雨水。水滴“咚!”“咚!”  相似文献   

18.
去年年底,挂在广州街头地摊上的挂历有那么几款“三点式”在探头探脑,曾有人因此预言:“三点式”将领导挂历新潮流! 若干日子过去了,在广州市民的客厅中似乎难以查找“三点式”挂历的行踪。也有人说:“我看见了,就在谁谁的寝室!”却有一位妙龄姑娘宣称:“如果我看到我的那位挂那种东西,我就跟他吹!肉酸(肉麻)死了!”“三点式”挂历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9.
阿红 《工会博览》2010,(12):27-29
在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的小团山上,生活着一对勤劳朴素的农民夫妇。每天清晨,丈夫郭中一戴上草帽,扛着锄头哼着小曲下地干农活;妻子庄惠瑛则围上围裙,拿上一把玉米“咕咕”地喂鸡,门边的小黑狗“汪汪”几声,唤醒沉睡一夜的大山,陪伴这对夫妇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历史老人象是打了一个盹,一睁开眼,竟惊诧莫名地发现: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死亡”现象。一座座豪华的“冥府”吞噬着秀丽的绿水青山。一支支披麻戴孝的队伍拥着棺材扬幡招魂;一桌桌丰盛的“死人宴”洗劫了许多活人的钱囊。更有那摇唇鼓舌的巫婆、呼风唤雨的神汉、煞有介事的风水先生……难怪有识之士忧上心头连声疾呼: 我们面临的不仅是经济、科技的挑战,也面临着死者的挑战,一场不可等闲视之的“死亡之战”! 葬礼变奏曲——迷信专业户——“冥国粮食局” 24辆摩托车一字形地蠕动在西安市郊的一条新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