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中国妇女深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压迫,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从实际出发,对妇女所遭受的苦难进行分析,为解放妇女作了不懈努力。虽然在妇女解放运动中有过偏差和失误,但仍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特点,大大提高了妇女地位,维护了妇女权益,也推动了中央苏区不断壮大。文章针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的理论、法律和组织保障、婚姻自由和政治参与等四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60年代的技术革新运动是一场开展广泛、影响深远的群众性运动,妇女作为重要的劳动力参与到这场运动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妇女参与技术革新不仅为满足生产需要、推进工业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通过技术革新也向社会展示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妇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妇女解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山东是儒文化的中心发源地,处于这样一种儒文化中心的位置,山东的地域文化在千百年的演化过程中,较少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比起大陆其他省区,尤其是南方沿海省区,它表现出它的儒文化的“正统”与“原型”.换言之,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非受容性,对外来新文化的吸收和接受有一种原文化系统障碍,在社会转型期,其转型的步履要比那容易接受新文化的地域缓慢.山东与广东就是明证.山东与广东虽属同一种中华民族文化,但由于山东地处儒文化的“内核”,而广东地处儒文化的“外缘”,因而广泛比山东对外来新文化的吸收和接受就快些.从中国近代史看,19世纪末起,广东就是中国多次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如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等,这些革命运动对广东妇女解放意识的唤醒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提倡不缠足运动,提倡开办和发展女子教育,提倡女子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活动,尤其是在20年代大革命运动中,轰轰烈烈的广东妇女运动对当时广东妇女解放及以后广东妇女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广东的妇女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纷纷去掉缠脚布,到田间参加劳动或开始到工厂去做工.据国内知名学者陈翰笙在20世纪20年代调查,那时在广东田间辛勤劳作者就有一半是妇女,也有相当多的妇女在工厂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界的启蒙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启蒙时期,它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篇章,使中国妇女伦理思想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型的女性道德开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产生、发展起来。“五四’运动前后,已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作了深入探讨。陈独秀积极倡导思想解放运动,对妇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一)陈独秀极力宣扬民主平等思想,对纲常名教的封建道德规范给予了尖锐的抨击,并自觉地把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与妇女解放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妇女解放的主体意识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指妇女解放运动有其特殊性、具体性,不能以一般的民族的、阶级的要求代替它。二是指妇女对人生价值及需要能够自我确认、自我把握。三是指妇女们能够独立自主地求解放。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谈妇女解放的主体意识问题,有助于正确评价我国以往的妇女运动,有助于正确把握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方向。 争取妇女解放,实现妇女作为人的主体性,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终目标。要说明这一点,还需从人的解放谈起,因为妇女解放属于人的解放。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批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具有父权制的色彩和局限。在后现代女权主义者蒲乐安看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毛泽东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和局限。蒲乐安认为,毛泽东早年将妇女解放问题放在首要地位,而在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后,性别问题开始从属于阶级问题,毛泽东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趋于一般化。通过对毛泽东妇女思想这一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即对女性问题的当代思考必须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才能深刻认识到妇女解放运动是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息息相关、与人类解放的进程相一致的。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为当代女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先后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他关心和支持广东的妇女工作,在黄埔军校坚决维护妇女权益,积极参加党的妇女工作,东征期间发展妇女运动,主政东江扎实推进妇女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妇女运动的发展。周恩来关于妇女运动和妇女解放的重要思想,来源于中国大革命的实践,对广东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许多学者认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在清代晚期,事实上,从清代中期学者的妇女观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可以说,从清中期学者的妇女观到清晚期学者的妇女观的嬗变,与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到异军突起的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维新派以西方"天赋人权"理论为思想武器,以试图拯救国家、凝结人心和新民等政治预设为基点,期望破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把戒缠足、兴女学作为妇女解放的突破口,倡导、发起和引领妇女解放运动,促使中国妇女解放与女性主义文学在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历史际遇中发生并渐进发展。在他们的导引之下,早期妇女先觉者也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展示自我,争取"人"的权利,发出解放自身的呐喊。维新语境中的妇女解放思想还没有达到系统和全面化,但它对中国传统妇女观形成有力的冲击,开创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运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早在1884年,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就明确宣告:“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建国四十多年来,在就业是妇女解放的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指导下,我国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日益突出,“妇女回家”的思潮再度回升。有一些专家学者从缓和就业矛盾,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的良好愿望出发,主张妇女退回家庭。这给处在事业与家庭“两全难”境地的我国职业妇女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坚持妇女解放运动的正确方向,切实保障我国妇女平等的就业权利,必然成为世纪之交我国妇女运动、妇女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对妇女解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念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然而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地位的提高,打破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维系家庭平衡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权利格局。本文在肯定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客观地分析理性的妇女解放和家庭和睦的关系,试图论证理性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必更不应该打破家庭的和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妇女工作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提到了议事日程。妇女工作管理已成为妇女干部岗位培训的一门必修课。妇女工作管理教材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贯穿妇女工作管理始终的指导思想. 70多年来,全党全社会对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问题达成了共识,妇女被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存在,妇女的解放必须伴随着整个民族的解放和阶级的解放而实现,妇女解放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制度上为妇女解放提供根本的保证;占人口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中国的“妇联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文化或解放了的妇女的文化.只要我们客观地审视一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所走过的历程,便不难发现,“妇联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在过去的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过重要作用,而且仍将在目前及今后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妇联文化”的认识却并不太清楚,对它的理论研究就更显得不够.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生动地告诉我们,要使当代妇女解放走出目前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就必须充分认识现有的“妇联文化”和完善“妇联文化”,以给妇女解放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妇女》是抗日救亡后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国统区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妇女刊物,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现代妇女》反对当时流行的妇女回家论,针对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压制人民民主的反动政策,配合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提出妇女对民主权利的要求,认为政治民主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妇女争取民主的运动不应限于上层的知识妇女,要深入到劳动妇女中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15.
《战时妇女》是陕西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的会刊,是抗战时期陕西乃至西北大后方,一本影响力较大的妇女刊物。其在向陕西乃至广大西北妇女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界对该刊物的研究尚属空白。对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妇女刊物《西北妇女》进行研究,并利用影印出版的《战时妇女》原始文献,可以分析该刊的编辑出版制度和办刊特色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从事妇女解放事业和从事具体妇女工作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辩证关系。只有弄清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进一步明确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特别是当前的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研究的着重点是什么,使当前的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有着更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更充实的具体内容。 一、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辩证关系 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关系具有两重性。其一,妇女解放、妇女工作是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妇女解放只有在社会解放的  相似文献   

17.
一、妇女解放了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各个方面对妇女解放作了很大的努力,从立法上规定男女平等,给妇女同工同酬等,妇女已经享有和男子平等的地位.然而长久以来,人们都把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认为就业的妇女就是已经解放了的妇女,而在家中做家务的女性就是有待解放的妇女,是旧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受害者.其实,这是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重大误解.  相似文献   

18.
厌选与民主:我国公民选举冷淡原因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选举实践中,出现一个比较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统计数据显示我们有很高的参选率,另一方面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公民对选举的兴趣却越来越冷淡。究其原因,普选和厌选其实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二者并不矛盾。因此,详细考察公民厌选的社会、政治和心理因素,对于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妇女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她的解放的现实和历史充分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实现妇女解放,才能实现妇女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妇女的今天。党是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革命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不缠足运动的发展、生活风尚的变化、妇女受教育的扩大以及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等方面都说明了国民革命推动了妇女由传统“女人”向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