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俭 《当代贵州》2005,(4):21-22
进入新世纪以来,遵义市深入开展以"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在全省农村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村已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示范点1367个,涉及170767户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遵义积极探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路径,其中,2001年余庆县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深入开展"四在农家"创建工作,打造新农村建设的靓丽名片,带给了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推动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余庆"四在农家"的发源地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村民组在上世纪80年代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当地流传有这样一首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年贫穷落后面貌:"有女不嫁罗家坡,爬上坡顶打哆嗦;满山净是干烧地,井水不够几家喝。种的庄稼如蒿草,养的牲畜死的多;人们穷得叮当响,砍柴担草卖的多;这里的日子真难熬,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有了农村的小康,才有全面的小康。遵义市在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探索农村小康建设载体,创造了“四在农家”的实践活动,被誉为遵义的小康之路。“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其内涵十分丰富:“富在农家”,就是通过开发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让老百姓富起来,夯实物质文明基础;“学在农家”,就是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组织农民…  相似文献   

4.
唐劼 《当代贵州》2014,(24):50-51
正黔西南农信社在服务"三农"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和探索,给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家乡。倘佯在美丽的万峰林,这片依照"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要求建成的美丽乡村,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村寨道路宽阔平坦、溪水清澈透明、民房错落有致,让人颇有置身于世外桃源之感。这一切,不仅得益于黔西南州  相似文献   

5.
正安顺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深入开展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基础工作,深化内涵,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1,(7)
今年3月,余庆县以“三个代表”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革命老区实际,抽调了1000余名干部集中3个月的时间进村入户,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先富带后富,致富不忘集体,不忘国家,富a而思进、学在农家引导农民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学市场经济知识、乐在农家引导农民开展文明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在农家以美化家庭净化心灵为主体,家庭环境做到窗明几净,物放有序;家庭成员做到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四在农家”工作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遵义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实际,以创建“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解决了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工作以及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及时总结成功  相似文献   

8.
要刊视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有了农村的小康,才有全面的小康。遵义市在农村小康建设的道路上,创造了“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  相似文献   

9.
正一、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新定位、新要求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丰富‘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内涵,以实现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的‘六个小康’为抓手,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解决好统筹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增强人文感召力,善做山水文章,保护好溪流、林草、山丘等  相似文献   

10.
正安位于贵州北部,是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辖19个乡镇15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65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对县情实际,正安紧扣"富、学、乐、美"核心定位创新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党建聚民、产业富民、文化塑民、乡风乐民、环境怡民"的"五民"正安模式,抒写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惠民强县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领导箴言     
《当代贵州》2014,(14):11-11
正深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指示要求,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绿化美化行动、水源流域保护行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行动,让贫困群众富起来,让空气常新,让碧水常流,让大地常绿,让家园常美。——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  相似文献   

12.
刘成彬 《当代贵州》2014,(23):49-49
正路边青瓦白脊房、水果蔬菜养殖场、通村通组水泥路、休闲还有娱乐场……一道道靓丽风景折射出石阡县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同步小康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今年,石阡县紧紧围绕2020年与省、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派出1318名驻村干部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用帮扶星火点燃同步小康燎原之势。"富"在农家产业发展把头带"现在,我们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了,村里有了产业,群众致富就有了盼头。"石阡县枫香乡鸳鸯湖村村  相似文献   

13.
正提高一个地方的阅读水平,抓好偏远地区、农村地区是关键。经过多年努力,苏州不但在各乡镇开设了一大批公共图书馆分馆,在农村兴办了大批农家书屋,部分县市区还攻克难关,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的通借通还,使它们成为一个"流动大书房",让城乡居民借书还书更加方便。"人间天堂"的苏州,并非仅是"鱼米之乡",还是读书的"天堂"。自古读书、刻书、藏书风气遍及城乡。正如文献所载:"吴中文风,素称极盛。大江之南,藏书之富,首推苏州。拥有数千百卷之图籍者,多不胜举,居民中藏有一二十  相似文献   

14.
张霞 《学习导报》2012,(15):45-46
当下,很多地方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不可谓不多,措施也不是不过硬,但群众的认知度却不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效破解农村工作新难题?从中方县今年2月起开展的以“晓农家意、解农家忧、帮农家富、暖农家心”为主题的“夜访农家”活动的做法和成效来看,“夜访农家”不失为一种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农家”示范点建设活动,使花园村成了名的花园村。该村人心凝聚,经济发展,村容秀不少客人流连忘返。覃泉、黎旭祥/摄影务川自治县深入开展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中,把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一年抓一批,一年见效一批。自2002年3月启动示范村建设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开创了农村农业工作新局面。一、总体规划务川县委从全县15个乡镇、289个村中选择了基…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如何探索一条加快农村小康进程的新路子?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何在农村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2001年3月份以来,余庆县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开展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尝试在新的形势下和新的任务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4,(9):45-45
正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与校外辅导站加强协同共建,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升级版。改善农家书屋硬环境。组织开展争创"示范农家书屋"、"星级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建设先进镇"等活动,促进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将与农家书屋功能相近相似的村文化活动室、村级党校、道德讲堂、大学生为民服务社等载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提升农家书屋软实力。落实大学生村官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聘请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为  相似文献   

18.
胡亮 《当代贵州》2014,(19):38-39
正富在农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之一,增收致富是人民群众普遍性的共性诉求。"前几年,通往家家户户的路泥泞不堪,生活垃圾也随地乱扔乱放。"谈起往事,今年五十出头的水城县米箩乡倮么村村民张昌龙不禁感慨万千。自从村里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行动,"村里的水泥路现在都直接修到了我家的门前大院,开车甭提有多方便。"张昌龙笑着说。"不仅仅是在米箩乡倮么村,其他村寨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水城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陈顺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创建美丽乡村,目标就是要让农民也能过上和城市社区居民一样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高原达玛花     
正我们深爱的家乡,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我们所有的辛苦,在看到父老乡亲幸福生活的那一刻,全部变得值得……——张小娟2019年10月7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在完成下乡抽样调查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车辆不慎坠江,因公殉职。张小娟的生命定格在34岁。"女儿"1985年4月,张小娟出生在舟曲县一个普通藏族农家。  相似文献   

20.
熊昌华 《当代贵州》2014,(31):38-39
正石桥小溪鱼儿游、绿水青山掩青瓦;红绿对联写幸福,农家乐里透热情……初秋雨后,清风习习,走在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徐徐映入眼帘。这是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中,复兴村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树新风、构和谐"二十字方针,创新管理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靓了乡村,富了村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