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戒奢以俭     
华丁 《瞭望》1987,(19)
唐贞观年间,谏议大夫魏征在他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里,奏谏太宗李世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他认为,倘如是,“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垂拱而治”;如不然,就无异于“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则是“虽愚知其不可”的了。 当此全国上下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之际,重温“戒奢以俭” 的道理,古为今用,是有益的。 重温“戒奢以俭”的古训,当务之急是在开支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廉洁政府,应当汲取古今中外资源。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廉政资源,"廉"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思想。廉洁为本、戒奢从俭、选贤任能、礼法为要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之道。从古代廉洁清正资源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养分,建设廉洁政府要做到廉洁勤政,正直公正;要做到审慎理财,节俭节用;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做到德法相济,共促廉政。  相似文献   

3.
勤、廉、仁、俭作为传统官德的重要内容,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状况所决定,且与儒家文化的浸染有着密切关联。从文化生成角度看,"勤"源自传统集权制的客观需要,"廉"肇端于政治主体的角色期待,"仁"是作为传统政治道德的核心价值而存在,而"俭"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美德,它们构成传统官德的应有之义,共同维系着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平衡。深入理解勤、廉、仁、俭的内涵及其关联,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传统的官德文化,而且对于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腐败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清正廉洁是对人的行为及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更是领导干部执政操守的核心,是应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保持清廉之身,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做到“三养”。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8)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加强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儒家政治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内容,包括为官者要"身正"、"慎独"、知"礼"爱"仁"、"笃实躬行"等。而当今的为官者应善于从中吸收借鉴,以此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中国古代具有良好品德的官员,以修身为根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待人。道德的出发点是修己,落脚点是待人,在道德冲突行为中以操守和气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儒家文化经典中,有关修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对于新时代党政干部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抵制社会中出现的不良之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要从加强学习 ,改造宏观世界 ;注重教育 ,锤练道德意识 ;行政为民 ,投入道德实践 ;清正廉洁、树立道德新风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十次全会上特别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2009年10月中央办公厅印发《2009年-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规划纲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部分中强调:教育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执政为民,坚守清正廉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9.
夏根 《理论探索》2004,(3):31-33
江泽民干部职业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核心 ;以服务群众、执政为民 ,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团结同志、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主要规范 ;从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严格自律、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拓宽渠道、加强监督等几方面加强建设 ,不断提高干部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0.
林宇宏 《党政论坛》2011,(15):49-50
2007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十次全会上特别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2009年10月中央办公厅印发《2009年-201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规划纲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部分中强调:“教育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执政为民,坚守清正廉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养高尚道德隋操,  相似文献   

11.
儒家廉政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等主张,折射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或多或少地会从儒家廉政思想中挖掘出些许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惩治、预防与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以德治国"思想、"干部自律"观念等分别是儒家"廉为政本"、"廉政为民"、"道德教化"、"为政以德"、"修身正己"等思想的现代转化,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弘扬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加强道德教育,能够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廉政理念;弘扬儒家"修身正己"思想,树立高尚品格,能够培养领导干部优良作风;弘扬儒家"廉政为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增强领导干部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清官的“吏德”,是中国特定文化塑造出来的一种廉政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官“吏德”,主要留存于哲人、明君、贤相、清官的警策语录中,内容比较宽泛,主要有四点:一是清正廉明的勤勉;二是知耻好洁的慎独;三是民胞物与的仁恤;四是正道直行的坚守。学习与继承古代清官的“吏德”,能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道德素养,改善执政环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传统治国之道的重要部分,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就其哲学基础而言,民本思想是传统社会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人性论是传统社会官德修养的理论依据,义利之辨影响着古代官吏的行为模式,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世界观塑造着古代官员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哲学基础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传统的治国智慧,汲取历史经验,拓宽理论视野,更好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使社会变得更加清明和公正。  相似文献   

14.
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洁文化对腐败文化的较量,是一种反腐败文化战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廉政文化建设要牢记以人为本,着眼重在建设,系统整合资源,坚持健全体制。文化部从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和任务要求出发,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阵地优势,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向深度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官德养成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受历史、阶级的局限,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从精华方面来看,主要有担当精神、敬业态度、公仆观念、自律意识等;从糟粕方面来看,主要有愚忠、愚民、牧民、制民等思想。当代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建设,应该对传统的官德有所甄别和扬弃,继承和发扬其精华,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当代新官德,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吏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孝"与"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对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的双重价值追求,二者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耦合逻辑关系。在孝廉文化体系中,尽孝即为廉,做到廉方能更好行孝。在当代中国,弘扬孝廉文化须刚柔并济,既要把孝廉作为考核官员晋升的重要指标,又要把孝廉文化纳入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范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对传统廉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警示功能、监督功能和测评功能。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基本理念,内化为科学的价值判断,外化为自身规范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建立融"教育、制度、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反腐倡廉体系,从外在环境与外在因素两个方面促进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当今国际社会独树一帜的中国国家廉政体系。该体系理论的形成是当代中国反腐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国际社会反腐败斗争的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防治腐败理论、系统论科学等构成了其理论渊源;当代中国的反腐败实践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形成的经验基础;中华文明的整体思维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的传统文化渊源;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注重预防腐败和建构国家廉政体系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的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公民文化与廉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廉政文化建设以公民文化为内核,而公民文化则是廉政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公民文化强调是的公民的权利,关注的是对官员的约束;廉政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官员的自律,关注的是公民的评价;公民文化主张制度安排的路径,而廉政文化主张道德榜样作用。创新或置换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廉政文化,必须以公民文化为基石,以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为动力和抓手。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的廉政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洁教育机制、权力制约机制、廉政激励机制、腐败惩治机制构成了新加坡廉政机制的完整体系,确保了廉政建设的显著成效。新加坡廉政机制建设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开创廉政建设的新局面,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兼收并蓄东西方廉政建设的有益经验,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廉政建设机制;法治、德治双管齐下,为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严厉惩治和大力激励并用,形成良好的从政导向,为廉政建设提供切实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