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雒树刚 《前进》2002,(10):4-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汇集了江总书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精辟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这部著作,深深感到贯穿全书的有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全面系统地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和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反映了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中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提出并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13年来治党治国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理论创新的精华和典范。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提出来的,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17年来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科学地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决议》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总的要求。笔者认为,《决议》从根本上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理论观点,即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一、人的素质与现代化、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立足于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充满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集中体现了当代中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实践中,是在对当代世界格局变化的深刻把握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科学理论观点,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在这一研究中,有必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体、内容体系及其创新思想。一、从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把全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正确总结经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资源有三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的中国古代重农思想和外国农村现代化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理论基础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和“和谐社会”三个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创造》1993,(2)
邓小平同志首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党的十四大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不仅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  相似文献   

10.
论述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要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目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阅读这段话并用以下观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掀起中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去年10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十四大召开,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了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汇集了江总书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精辟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这部著作,深深地感到贯穿全书的有三个重要方面。一、始终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这部著作的主线,可以说,书中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三个代…  相似文献   

13.
建议统一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陈仁铭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系列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开创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河。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江泽民“论十二大关系”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徐小稳 《传承》2007,(5):14-1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社会主义本质作过探索和理论概括,由此产生不同的建设思路,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实现跨世纪的宏伟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姜堰市委学习中心组最近组织了一次专题学习,市委书记谢树敏联系本市实际,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又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通过一系列论述,阐明了民主和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位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思想和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其中主要的有:第一,关于要使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观点。第二,关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观点。第三,关于民主只能逐步发展,国家必须保持稳定的观点。第四,关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观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政治观是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理论体系。江泽民政治观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规律 ,对 2 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不断推进和健康发展有其战略价值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深刻分析形势,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从全面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要求出发,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联系工作实际学习决议精神,深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与法制相结合,才能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一、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公民来建设,国家的现代化要有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中国式社会现代化模式1、中国式的社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中国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依据,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社会属性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中国式的社会现代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现代化属性,解决了中国模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问题,而搞好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特殊国情的必然要求。3、中国式的社会现代化,是以改革开放为根本途径的现代化。邓小平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在于他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