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侧重讨论了“徽州文化”与“徽学”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指出:徽州文化是历史上徽州区域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而徽学则是一门以大量的徽州文献、文书和文物遗存为依据,以历史上徽州的区域文化为直接研究对象,并通过它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徽学固然以徽州文化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其研究对象更为广泛,其价值在于通过留存众多的徽州历史文献认识中国历史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徽学研究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州问题早在明清时期就被人们关注,其地位在20世纪的头30年进一步突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徽学的专题研究阶段,80年代是综合研究阶段,90年代是学科化建设阶段,21世纪正向着国际性的显学迈进。  相似文献   

3.
徽州文化是指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州府设立以后直至民国,在当年徽州府所辖的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六个县域发生与存在,以及由此辐射、影响全国的典型封建民间文化。它是历史上徽州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学就是研究徽州文化及其发展问题的学问,它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则已是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徽学不仅仅是一门地方学,也不仅仅是属于历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在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由…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藏域雪原是当代中国最后一块没有污染的圣地,那么,徽州则是最完整地重现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方胜迹。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朝廷将隋、唐以来沿用的地名歙州改为徽州,直到1987年撤销其名,历800余年。徽州包括安徽皖南的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与江西的婺源,府城在歙县,亦称“一府六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为中国学术界的三大显学,日益引起国內外的关注。徽州文化崛起于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代的徽州是中国著名的商贾之乡,频繁的商业活动和社会流动,培养出徽州人强烈的契约意识,再加上根深蒂固敬惜字纸的传统,使得徽州民间迄今仍留存有目前所知国内为数最多的契约文书。在徽州文书中,最早引起世人注意的是那些与艺术史研究相关的原件或稿本、抄本。譬如,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歙县方氏书信七百通,早在19世纪的光绪年间就已流入日本,这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徽州文书之外流。但当时的收藏者应当是将之视作艺术品,也就是从书法鉴赏的角度去认识这批徽州文书的。而最早注意到徽州文书重要性的应当是著名画家黄宾虹,他在与友人…  相似文献   

6.
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学科研究对象的划分有不同的原则,以特定的区域来划分学科也是其中的一条原则。如中国古代出现的稷下学、徽学;近现代人们公认的敦煌学、鲁学、香港学。就世界范围来讲,有东方学、日本学和美国学等。所谓特定的区域,是指某区域与同类地区相比较,有其特殊的个性。上海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它同内外的一些城市相比较,具有一些固有的区域特色。粗略地归纳,上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色。第一,上海具有优越的地  相似文献   

7.
论可持续发展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认识和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 ,用科学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及科学本身的发展 ,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学 ,环境与发展呼唤可持续发展学。而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学这门新兴学科 ,在理论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界定其研究对象。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的研究对象迄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表述。笔者曾提到可持续发展学研究“环境与发展这个全球性的大问题” ,而研究大问题的大科学是当代科学的潮流 ,是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产物 ;并认为人类社会的“大发展产生了大问题” ,“大问题孕育了新思维” ,新思维产生新理论 ,新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 ,新…  相似文献   

8.
事物是多侧面的,对不同侧面的揭示并深入研究,就构成了该学科研究对象的系统。从学科发展动力和内容体系两个角度揭示刑事侦察学研究对象,前者包括:侦察实践活动、法律规范、基础理论;后者包括:基础理论、案件发生发展规律、犯罪分子活动规律、侦察工作的队伍和业务。刑事侦察学的概念:“刑事侦察学是指在对犯罪分子活动规律和案件发生发展规律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进而研究公安机关如何运用各种侦察措施、侦察手段及谋略和如何进行组织管理,以预防控制犯罪、揭露证实犯罪、查缉案犯和财物等一系列问题的规律性揭示为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9.
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从治安管理学和治安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状况看,学术界普遍认为“治安”是治安学的逻辑起点,治安、治安秩序、社会秩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普遍承认治安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对象的论证大多以治安为核心。从多种学科对于秩序、社会秩序的研究结果判断,以“社会治安秩序”作为逻辑起点较为恰当。社会稳定与安全是社会治安秩序的两个主要的社会属性,也是治安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两个研究领域。在对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以“社会治安秩序运行机制”作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比治安现象论、治安规律论等理论更具备特殊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可操作性。新的范式不但可以包容以往的研究,便于建构治安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而且更有利于解释治安现象、解决新的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先生有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陈寅恪:《陈垣敦煌劫馀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徽学之所以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正是随着一大批“新材料”——徽州文书的出现而提  相似文献   

11.
"Huizhou is the dreamland that haunts me all my life." Huizhou is amazing! The trip from Suzhou to Huizhou,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takes a long eight boring hours by bus. Leaving be hind the exquisite images of 'China's Venice', you soon begin to nod off, but then, some hours later, a totally different vista will shock you as you open your eyes. All of a sudden, there is grey and white architecture, forbidding in its starkness. Old stones, ancient building  相似文献   

12.
艺术人类学的展开并不止于简单的对象(艺术)与方法(田野工作)的相加,"艺术"与"田野"在"日常生活"处相交,并因由二者各自的内涵特征而契合相生出独特的学术张力."艺术"是一个逐渐被历史中存在的人建构、解构、重构起来加以认识的术语;"田野"有着作为地理空间概念和实地研究方法的双重内涵.人类学视域下"田野中的艺术"有两个认知向度:在"田野"--不同村落、社区--存续的各种样式的艺术实践,以及通过研究者的"田野"--"在当场"的体验、观察、访谈--而获致对于特定艺术实践的社会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3.
学术造假的博弈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造假行为的蔓延,损害了学术的纯洁性和原创性,阻碍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进程,危害了社会和他人,有必要加以治理。文章从治理学术造假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学术造假行为进行了经济博弈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学术造假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徽州文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被大规模发现的一种民间社会档案.它的发现在徽州具有普遍性和大规模性,几乎涵盖了徽州全域,涉及徽州各名姓大族;其发现过程也具有相对集中性和多次连续性,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在防范学术论文剽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会遇到思想观念、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及与学术失范行为的区别等方面的问题。学术期刊一般均有自己的一套稿件审核程序与组织.防范的重点在于预防、关键在于审稿环节。  相似文献   

16.
预测警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理性选择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犯罪模式理论及环境犯罪学、犯罪地理学等犯罪学相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犯罪预测的理论基础,统计科学、数据科学、计算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步提升了犯罪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基于情报导向,警务部门以预测引领警务资源配置和勤务规划,强调更为积极主动的先发式干预以预防控制犯罪,逐步形成了"预测警务"策略,其有效性在多国警务实践中得到验证。我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公安大情报系统包含了部分犯罪预测预警功能,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近年来开展了以犯罪预测引领先发式警务工作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预测警务契合我国公安工作实际需求,是推动情报导向警务战略深化发展的可行选择,其发展路径和经验为我国犯罪预防和警务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仍十分混乱。"反剽窃"软件的应用为学术期刊初审提供了巨大帮助,然而软件不能代替人工,"反剽窃"软件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重合字数"问题、"过度引用"问题、"重复发表"问题等,在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确认时,应加以仔细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