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上海经济稳步转型的重要时期,以推进服务业发展为抓手,加强上海社会建设,是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现阶段必须走政府主导的道路,引导服务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应,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省类区先进县的沙湾区,要按照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等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继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强化社会民生保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涉及诸多产业领域,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等特征,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集聚化发展已经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最显著规律。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有力助推和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能高效促进经济整体扩规提质,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可以激发内需潜力、扩大就业规模、持续改善民生。因此,大力发展成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成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居民健康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健康消费需求多元化态势明显,健康消费群体向多层次转变,健康消费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居民健康消费需求的因素。建议青岛市采取进一步培育健康消费市场、抓好健康服务业供给的重要环节、增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合力、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满足居民健康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人民生活发展的现实目标追求。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是物质生活更高水平与品质,物质生活需要更多地表现为精神需要,或者是精神与物质的复合型需要;精神生活更加深刻丰富,精神生活有更深刻的满足感、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社会生活更加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个人生活全面、自由、个性化,并且得到肯定或尊重,社会公共生活良善、法治、文明、安定、和谐。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懈追寻的决心与勇气,也蕴含着人民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期许与担当。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抓重点兜底线补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抓质量促平衡升需要,切实丰富和发展人民精神生活;倡道德强法治建制度,切实提升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繁荣发展济南市服务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省会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济南应重点发展以金融、现代物流、中介、会展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以教育培训、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为代表的社会公共服务业,努力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加强组织协调、加快体制创新、健全政策体系、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多下功夫,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涵盖了从交通通讯到娱乐休闲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广泛领域.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内涵和覆盖领域越来越宽广,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质量的提高已成为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目标是以民生发展为核心,建立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社会格局,这依赖于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资源等的全方位转型。目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矛盾纠纷多发、网络"虚拟社区"治理困难等带来的挑战,亟待着眼于创新制度化的民生发展体系、完善立体化的基层治理机制、构筑信息化的基层治理格局等,推动基层社会的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现代化的基层社会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中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健康服务业体系,产业总规模达8万亿以上。新时代要求政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完善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并形成新的增长点。辽宁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缺乏整体布局,存在"重治疗、轻预防"、资金缺口大、人才匮乏等问题,应寻求科学规划、优化投融资环境、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等路径,促进辽宁健康服务业良性发展并助推经济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摘要:河南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基本省情,依然是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短板。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一年,转变社会发展方式、大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公平,努力破解社会发展瓶颈,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将是河南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近些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使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全省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与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区的发展形势相比,辽宁现代服务业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本文针对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力 《人事天地》2012,(7):27-2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建立健全。为了满足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求,在政府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带动下,民营和中外合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并日益发展为专业化、规模化的新兴服务产业。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属性与功能一般来讲,服务业有四种类型,即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是满足生产者在生产、商务活动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需要的有关服务。生产性服务属于中间性需求服务,其产品  相似文献   

13.
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在体制创新、对台合作、产业转型、民生改善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是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新时代要求。当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和问题,未来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民生等领域创新转型发展。应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延伸与产业更新并行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内生增长动力;强化就业优先,筑牢高质量社会保障网;强化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发展;出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社会掀起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热潮。"企业家精神"一词虽然是舶来品,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就已经得到发展。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重构则是国家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度重视、后工业社会的转型需要以及互联网时代"个体特性"的回归共同作用的结果。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精准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即重视创新,凸显时代特征,强调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人事天地》2010,(28):4-4
2010年9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发展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业,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促进就业与维护权益相结合,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适应社会转型发展形势,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深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民生检察为视角,围绕民生检察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互动,紧扣民生检察的人民性本质,阐释民生检察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流,深刻剖析民生检察为民谋利、为民护利的要义。并且结合服务型政府建设和预防性社会管理网络发展,表明民生检察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回应力。  相似文献   

18.
民生经济,就是把保障和改善全社会公民的生存发展条件作为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消费、积累等经济运行全过程,紧紧围绕民生需求发展的各类产业。目前,我省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发展民生经济,既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助力,而且是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从产业集聚、融资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环境建设等方面抓好。  相似文献   

20.
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提出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前提和基础。文中阐述了精神文化对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积极意义,分析了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老人需求为导向、增强精神文化的服务功能、以社会参与为动力、增强精神文化的资源整合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