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都城市功能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兴衰的大问题。本旨在从政治学角度研究首都城市功能,为首都城市更好地发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探讨了首都城市的内涵和功能叠加过程,阐述了由核心功能与叠加功能构成的首都城市功能系统,分析了“聚变叠加”与“裂变叠加”两种不同的功能叠加模式,提出了“叠加功能异化论”、“叠加功能木桶论”、“叠加功能中心聚焦论”和“功能转移论”等理论观点。本侧重于从应然与实然的双重角度对首都城市功能加以考察,并采用历史分析法、系统功能分析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周平 《政治学研究》2020,(1):32-44,M0003
突破中国民族话语中以“民族”概念专指少数民族的思维的限制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的“民族”概念最早形成于欧洲,指的是具有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这样一种与国家结合在一起的民族,具体表现为国民的共同体,是在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形成后便将形成过程中经历的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等蕴涵于自身,使其成为蕴涵一系列社会政治机制的人口组织形式,并为欧洲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和现代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民族”概念的使用范围拓展以后,不具国家形式的各种历史文化共同体也被以“民族”概念来指称和描述,从而使民族的种类迅速增加。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又对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和治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如此形态多样和影响深远的民族现象,政治学者不能漠然视之,而必须积极主动地关注和研究。由此形成的民族议题,既是政治学理论和知识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解释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和发展及政治学知识体系完备和创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伴随着非洲和中东部分“脆弱国家”和“失败国家”的涌现,国家构建理论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逐渐凸显.迄今为止,作为政治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国家构建理论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以“国家与战争”为核心命题的经典国家构建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失败国家”重建和“脆弱国家”能力建设展开的国家构建理论,后者标志着国家构建理论范式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李文增 《求知》2015,(2):49-51
据财新网报道,2014年2月25日、26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考察后,对北京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五点要求。其中前两点要求主要围绕北京的首都功能:一是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二是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有效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人口均衡分布。笔者认为,习总书记对北京的发展和管理提出的要求,不仅是对北京来说的,也是对京津冀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战略的需要.当前,我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尚不完善,需要加快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范畴等角度,纲要式地说明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研究意义、基本观点、构建途径和重点难点,对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规范性论证.  相似文献   

6.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战略的需要。当前,我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尚不完善,需要加快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范畴等角度,纲要式地说明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研究意义、基本观点、构建途径和重点难点,对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的规范性论证。  相似文献   

7.
民族政治学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的民族政治学并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主动"创造"的产物.近年来国内学界主要从三个方面不断丰富着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内涵与意义:学科基本范式的构建;解释范式下具体研究范畴的深入挖掘;现实民族政治焦点问题的探讨.目前,民族政治学研究领域与深度都有了极大突破,为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日益彰显其学科的解释力与生命力.不过,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者仍需回应因形势变换所出现的新的民族问题而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民族政治学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的民族政治学并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主动"创造"的产物.近年来国内学界主要从三个方面不断丰富着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内涵与意义:学科基本范式的构建;解释范式下具体研究范畴的深入挖掘;现实民族政治焦点问题的探讨.目前,民族政治学研究领域与深度都有了极大突破,为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日益彰显其学科的解释力与生命力.不过,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者仍需回应因形势变换所出现的新的民族问题而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前两节从理论上讨论了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构建的一些基本概念。作者认为,尽管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纯粹的”民族国家,然而,只要多数国民认同为一个民族,效忠自己所属的国家,同时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民族国家了。文章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民族国家构建是一个长期且无终点的过程,其目标和方向是同质化、国族化;而国家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文化认同,这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文章还指出,“民族国家构建”还可以分为“构”和“建”两个部分。一个国家只要建立起来,“构”就基本完成了,而“建”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目的是要努力使这个国家不断向理想的“民族国家”靠近。文章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分析和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包括土耳其、美国、印度、前苏联、前南斯拉夫、阿拉伯国家、南美国家,还讨论了跨境民族、国家移民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文章最后两节是关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中国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0.
清朝被推翻后,北京从封建帝都转变为民国首都.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和都市近代化的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深刻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皇城禁苑被开辟为城市公共空间,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封闭结构,新兴商业中心的兴起改变了城市商业街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张树平 《政治学研究》2022,(1):142-155+160
历史政治学是中国政治学学科主体自觉和方法论反思的结果。在中国政治学方法论多元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方法论之争的背景下,围绕如何更为有效地理解中国、解释中国,历史政治学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理论雄心和学科抱负的方法论主张和学术潮流。历史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研究起点在于经验,经验的时空属性预置了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中的“历史研究”路径。对于包括历史政治学在内的政治学理论研究来说,经验-历史基础上的逻辑呈现是社会理论建构的关键。经验、历史与逻辑的关系决定了历史政治学作为批判实证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路和学术定位,同时也决定了其可能的成就与可能的风险。三年来,历史政治学在政治学概念创制和政治学议题拓展上取得了明显成就,但在实现(历史)政治学理论建构中“批判的自我呈现”一面尚待进一步努力。历史政治学发展中潜藏的风险源自于历史政治学与其经验基础的剥离,所以,从方法论上防范历史对经验的疏离以及逻辑对历史的疏离,重建经验世界的完整性、历史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世界的自洽性成为历史政治学后续发展的关键。从恢复和重建历史政治学理论建构与其经验基础的方法论通道的角度来说,“古典政治学”和“进程政治学”是历史政治学未来发展中较具...  相似文献   

12.
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治学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各种民族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但是,民族政治学以特定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学科的基点建立在政治学中,因此,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目前,民族政治学的研究主要是在民族政治学理论、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治问题、国外民族的政治生活、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等四个基本的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13.
由李延明同志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第一部分 ,已经形成专著《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 ,于 2 0 0 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以国家问题为核心 ,以国家与革命为主干 ,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的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具有基础性和创始性的地位 ,列宁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学说都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在“马克思主义中没有政治学”的观点的影响下 ,我国不曾把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去建设 ,因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学说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战略任务.新世纪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国家学说、民主理论、政党政治理论、民族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斐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研究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向,切实推动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战略任务.新世纪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国家学说、民主理论、政党政治理论、民族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斐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研究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向,切实推动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10)
党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确定了北京市的发展方向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国家开发银行营业部作为开发银行服务首都的经营窗口.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开发性金融理论.坚持按照总行  相似文献   

17.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理念,致力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城市文明体建设,体现了城市人民性的根本属性,开创了人类社会城市化发展与繁荣的“人民城市论”新型理论范式的建构之路。人民性是人民城市论的本质特征,城市功能性的不断扩容将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联结起来,推动城市性、人民性与国家性有机统一的人民城市理论体系的建构。在城市发展从有机体向生命体再向文明体的演变历程中,人民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得到确立,人民城市成为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世界窗口。新中国成立以来,超大特大城市在实现国家从工业化到现代化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阶式战略目标过程中,努力建构回应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价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城市。人民城市的建设与实践,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新型发展道路,又标志着人类社会城市理论新范式的建构与成长,对于构建人类城市文明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理论、历史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献生 《政治学研究》2023,(5):3-16+207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鲜明特色和强大动力。研究和把握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党外人士的工作规律,构建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学”,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也为中国政治学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构建“团结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和总结奠定了“团结学”的坚实基础。着眼新时代统一战线历史方位的重要变化,针对党外人士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新的探索、实践和总结,使党的“团结学”日臻完善,是统一战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伟力的时代要求,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政治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兴学科的民族政治学,缘起于中国民族政治问题研究。随着政治学对民族政治问题研究的介入,新的民族政治知识不断增加,民族政治的知识逻辑愈发清晰,民族政治研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形成了政治学的分支学科。在此基础上,民族政治学把各种民族政治现象置于人类民族发展演变的总体过程中观察和认知,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下进行民族政治知识生产,从而形成和凸显了学科的独特功能,并在民族问题研究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从国家的立场和视角来看待和分析国内民族政治问题,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坚守了政治学的学科立场。民族政治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民族政治学的发展任务仍然突出而艰巨。民族政治学必须在面向现实的基础上强化知识生产能力,加强知识供给,完善学科的内部结构,有效回应人类社会民族政治实践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鲜明特色和强大动力。研究和把握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党外人士的工作规律,构建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学”,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也为中国政治学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构建“团结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和总结奠定了“团结学”的坚实基础。着眼新时代统一战线历史方位的重要变化,针对党外人士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新的探索、实践和总结,使党的“团结学”日臻完善,是统一战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伟力的时代要求,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政治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