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1999,(51)
巴重申最终地位谈判条件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首席代表拉布12月7日向新闻界发表谈话指出,巴民族权力机构没有宣布停止或搁置谈判。但只有首先解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继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才能继续磋商最终地位阶段的有关问题。由于对以政府5日发布新建500套犹太人定居点住宅的建设标书表示不满,巴谈判代表在6日举行的第8次最终地位谈判中拒绝同以方讨论原定的巴难民问题。随后原计划7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新一轮谈判也被取消。以色列总理巴拉克7日表示他将下令冻结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扩建活动。俄白签署关于建立…  相似文献   

2.
杨光 《瞭望》2000,(51)
2000年是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的一年。尽管以色列在2000年1月7日完成了1998年10月巴以美3方签署的《怀伊备忘录》所规定的、1999年9月巴以签署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所重申的从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撤军,5月又完成了从黎巴嫩南方全部撤军,中东和平进程在年初似乎小有进展,但1999年11月正式启动的巴以之间关于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毫无结果,原定在2000年1月20日完成的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第三阶段撤军已经变得遥遥无期。3月份,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亲赴日内瓦与克林顿总统就叙以和平问题举行会谈,也是…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以、巴、美三方首脑会议于10月15日在华盛顿白宫拉开帷幕。这次由克林顿总统组织召开的三方首脑会议,旨在打破陷入僵局达19个月之久的以巴和谈进程,就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实施撤军和以巴安全合作等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以巴按奥斯陆协议精神尽快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派军队攻占巴控区杰宁激化以巴对抗后,在国际外交斡旋下,以巴双方领导人连日来在寻求直接磋商启动停火谈判。佩雷斯授权直接参与停火谈判,为以巴平息流血冲突带来一线新的希望。 当地时间8月13日晚间,以色列国防军调动大批坦克、装甲车和地面部队,对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形成包围。14日凌晨1时许,参加围城的以色列国防军乘坐40多辆坦克、装甲车,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强行攻进杰宁。以军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在市内  相似文献   

5.
五月七日晚,巴勒斯坦民族权 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与以色 列总理巴拉克在拉马拉举行了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会谈。尽管双方称这一令人瞩目的会谈意义重大、气氛友好而务实,但是会谈并没有解决巴以围绕新一轮最终地位谈判所出现的危机。巴以显然已经无法如愿在本月达成有关耶路撒冷、边界、难民、定居点和水资源等最终地位问题的框架协议,也难以在6月完成最后阶段撤军的预期目标。 5月5日,巴以代表在埃拉特结束了6天的封闭式谈判。这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自去年10月开张以来的首次最具实质意义的谈判,它表明巴以在这一关键阶段谈判空转…  相似文献   

6.
耶路撒冷专电.1月1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方面在经过了近8个月的艰苦谈判之后,终于就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地区的重新部署问题达成协议,使这个长期以来阻碍巴以和谈进展的关键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同时,协议中有关以军下一阶段在约旦河西岸农村地区重新部署的规定,也为进一步实施巴以之间1995年9月签署的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的临时协议提供了依据,从而使处于停滞状态的中东和平进程出现了转机。  相似文献   

7.
为了报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近日对以色列发动的多次自杀性袭击行动,以色列从2月20日开始,对巴勒斯坦自治区发动了新一轮海陆空全面军事打击。以军出动坦克、飞机和军舰,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加沙和拉马拉的总统府以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军事目标进行了多轮立体式、全方位袭击。至此,持续了近17个月的巴以流血冲突再度严重升级。  相似文献   

8.
孟华玉 《学理论》2012,(30):34-35
自2000年9月以来,巴以和谈一直停滞不前。从表面上看,巴以和平进程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政府不愿承认前任政府的谈判成果,不愿撤出被占领土。而以色列不愿撤出被占领土,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的水资源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瞭望》1995,(9)
国际要闻(2月13日—19日)巴以达成巴选举程序协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2月13日在杰里科就巴勒斯坦选举的部分程序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方面同意巴勒斯坦人直接选举巴勒斯坦委员会主席。但双方未就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能否参加选举问题达成协议。这是双...  相似文献   

10.
4月27日至3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五轮阿以双边谈判,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已开始进入实质性讨论。 据华盛顿和开罗的报界、外交界透露,这一轮谈判同以往不同,双方没有在程序性问题上纠缠,而直接进入实质性的讨论。尽管双方在重大问题上分歧犹存,但在谈判结束时却都表现出愿意继续谈判的意向。 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的谈判最引人注目。以色列在谈判时提出了一项关于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进行“市政选举”的建议,同时提出将被占领土上19所医院交  相似文献   

11.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1)
巴接受以撤军新建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9月29日在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后表示,巴方已接受关于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的最新建议。美国今年春天提出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13%的土地上撤军的建议,遭以拒绝。以政府最近提出,如将这13%土地中的3%开...  相似文献   

12.
克林顿1月20日结束总统任期前达成以巴协议成为泡影后,以巴随即于1月21日在西奈半岛的塔巴首次举行了没有美国人在场的最终地位密集谈判。原定10天的谈判,谈了6天就结束了。以色列看守内阁总理巴拉克于28日决定,在2月6日以色列总理选举前中止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巴方官员进行任何和谈接触。目前,以色列总理选举还充满变数,谁将在选举中获胜将对以巴和谈产生决定性影响。反对声高各不相让克林顿曾在2000年12月23日会见巴以和谈代表时提出和谈新建议。其主要内容是:巴勒斯坦拥有整个加沙地带和西岸地区95%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耶路撒冷专电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方面在经过了近8个月的艰苦谈判之后,终于于1997年初就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地区的重新部署问题达成协议,使这个长期以来阻碍巴以和谈进展的关键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同时,协议中有关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农村地区分三个阶段重新部署的规定,也为进一步实施巴以之间有关扩大巴勒斯坦自治的临时协议提供了依据。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的中东和平进程出现了一些松动。 然而,尽管以色列方面很快完成了在希伯伦地区  相似文献   

14.
六月廿九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三周内的第二次中东之行以失败告终,因为她没有说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同意在7月15日召开巴美以三方峰会。克林顿总统在听取奥尔布赖特的汇报后宣布,他将在巴以举行新一轮谈判后决定是否发起三方峰会。此间分析家认为,尽管奥尔布赖特白跑一趟,但是举行三方峰会的大门并没有彻底关闭,巴以和谈取得突破特别是部分解决最终地位诸问题的希望仍然存在。 美巴以峰会何以如此重要?去年8月,三方酝酿《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时曾商定,巴以在最终地位谈判启动5个月并取得基本一致后,克林顿…  相似文献   

15.
透视中国加入WTO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9,(16)
4月6日到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朱基总理此行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是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4月10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发表了就中国加入WTO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日,《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也在华盛顿签署。中外舆...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0,(3)
1月4日—10日●欧盟委员会于1月4日正式向欧洲法院提交了诉状 ,控告法国拒不执行欧盟决定 ,继续单方面维持对英国牛肉的进口禁令。●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4日再次任命艾伦·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 ,使格林斯潘自1987年任该职以来第三次连任。●由于程序上的分歧而未能于1月3日如期举行的美国同叙利亚和以色列的三方会谈 ,于4日至9日在美国西弗吉尼亚洲的谢泼兹敦举行。●意大利外交部1月4日发表公报宣布 ,意大利和朝鲜已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1月5日决定 ,俄第三届总统选举将于今年3月2…  相似文献   

17.
藤森何以连任秘鲁总统童炳强秘鲁大选于4月9日结束。全国1240多万选民在平静的气氛中到7万多个投票站投票,选举共和国下一届总统。负责这次大选的秘鲁全国选举评审团10日正式宣布,现任总统阿尔贝托·藤森以压倒的多数票当选为下任总统。这样,这位57岁的日本...  相似文献   

18.
全球要闻     
《瞭望》1999,(50)
(11月30日-12月6日)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召开11月30日至12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市召开,但会议并未能就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问题达成共识,是世贸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没有通过宣言的部长会议。会议虽然未能启动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但在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方面取得了共识。会议决定,有关新一轮谈判的磋商将于2000年在日内瓦继续举行。另外,根据既定议程,农业和服务领域的谈判也将于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外经贸部长石广生为首的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出席…  相似文献   

19.
自以色列议会1月4日三读通过解散议会和提前举行大选议案后,以色列各党派的竞选筹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解散议会也导致了利库德集团重新分化组合,使以色列政局更加错综复杂。以色列下次全国大选本应在2000年年底进行,而这次提前大选完全是由执政的联合政府自己一手造成的。去年10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美国经过9天的艰难谈判签署了以巴临时和平协议。这一协议的关键内容是要求以方在协议实施之日起12周内分三期在约旦河西岸13%巴勒斯坦领土上撤军。临时和平协议不仅打破了中东和平进程陷入长达19个月的…  相似文献   

20.
中英关于香港选举的谈判为何达不成协议?何汉12月15日,港英当局在中英两国政府还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悍然将有关香港1994/1995年选举安排的部分立法草案提交香港立法局讨论,单方面采取立法行动,从而导致这场谈判的终止。那么,为什么这场谈判达不成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