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永存  彭张青 《瞭望》2021,(6):24-25
今年47岁的郑全富是福建省顺昌县洋墩乡洋坑村农民,因车祸致残,家人因病致贫,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2016年顺昌县帮扶干部资助他赴福建农林大学接受半个多月养蜂技术培训,并筹资近万元指导他养200多箱蜂,同时协助联系产品销售渠道,使他当年就还清了两万多元欠款,全家脱贫.  相似文献   

2.
杨木  李明智  郭永欣 《学理论》2014,(2):179-181
在新资助政策背景下,将资助的事务性工作与育人相联系,挖掘资助的育人功能,在分析构建全过程资助育人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几个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三阶段联动"育人模式,并明确了入学政策宣传是基础,成长期双线资助是核心,毕业期咨询服务是保障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由国家和高校共同构建的以资助贫困生为目的的调节系统。其中,国家和高校分别在资助过程和资助效果两个层面上为整个体系的良性运行提供政策供给、投资支持和教育保障。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4)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成为了学生工作的重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从五个面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更好地完成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深港两地政府共同签订《“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以来,“深港创新圈”建设被列为深圳加快深港合作、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2007年两地共安排6000多万元专项资助资金,2008年又增加了40%,专项资助科技项目大部分都落户在南山区。香港八所高校在南山区建有8个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5)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制日渐完善,对保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资助工作中出现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原因,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高素质的诚信教育教师队伍、实行困难生动态管理体制、完善资助工作的监督机制、实行资助诚信责任追究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探索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支由美国全国地理学会资助的考察队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丛林深处,发掘出一座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玛雅古墓。这是近二十年来发掘出的第一座完好无损的玛雅古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十五件陶土制的容器,保存良好的壁画,以及一具约三十多岁男性的骷髅残骸。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运行十多年来,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拓宽了高层次人才的就业渠道,有力地配合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振兴战略。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资金来源单一、规模较小,对项目的前瞻性考虑不足,资助方式过于注重无偿资助,资助时间较短,对传统领域缺乏支持,创新基地量多质差等。更好地发挥创新基金的推动作用,要着力扩大基金来源,增加基金规模,将资助方式由无偿变为有偿,延长资助时间,拓宽创新基金的覆盖面,加强对资助项目的立项评估和结项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姜尧  陈银 《学理论》2015,(7):232-233
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使寒门学子"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奖、助、贷、补、减、免"一系列资助工作迅速展开,贫困大学生就学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但笔者发现,我们往往只是单方面强调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物质帮助,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很大一部分受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资助名额"争抢",造成同学关系紧张;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懂得感恩、奉献,甚至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推迟、逃避对助学贷款的还款。因此本文尝试从资助工作方面的德育入手,以德育教育推动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资助的运作不够精准,育人的效果有待加强等不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完善动态资助、资助监督、资助跟踪和资助回馈等制度来实现"精准资助",有效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4)
我国高校已逐渐形成了包括"奖、勤、助、补、贷、减"等完善的资助体系,基本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但同时也出现了资金分配不合理、重资助轻育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育人效果。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构建了包括完善资助制度设计、注重资助评选过程、开拓资助实践平台、加强资助相关教育为内容的资助管理体系,可以帮助解决资助与育人脱节的问题,有效保障高校资助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解决困难生的经济问题,是学分制能够逐步实行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培养一支专业、高效、尽责的学生资助队伍,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托。本文以济南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资助服务中心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的几项举措,分享了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以期能够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进而为促进高校学分制的顺利推行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胡昌方 《民主》2007,(12):44-45
据《天津日报》报道:李瑞环同志10年间拿出个人资产53.3万元,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148名贫困大学生。去年,他又捐出一笔稿费,委托天津市教委在今后3年内每年再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另外,李瑞环已立下遗嘱,称他逝世后遗留下来的东西,孩子们都不继承,全家商量好了,统统变现资助天津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14.
金如委 《学理论》2011,(35):222
近年来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范围和力度不断增大,同时给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依法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依法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措施为:严制度,勤调查;树师德,增技能。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2)
发展型资助工作更有利于真正实现"扶贫"与"扶智"的结合、"授鱼"向"授渔"的转变,然而当前高校的发展型资助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ERG理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从"生存""相互关系""成长发展"三个方面为发展型资助工作提供了视角:提供全覆盖的物质性保障,实现生存激励;给予全方位的精神性支持,实现关系激励;加强全过程的能力型帮扶,实现发展激励。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7)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实现了奖、贷、助等全覆盖的工作体系。资助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资助普遍存在"重资助,轻德育"等不足。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国内普通高等院校资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4)
本文界定了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人力资本、激励理论等相关概念,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本激励理论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关系,揭示当前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问题原因。笔者结合对激励理论的理解,提出了"三位一体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构建"双助型"扶困助学模式,即将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助困与育人相结合,优化资助方式,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最初只有几个会员的小协会,4年间在新疆50多个县发展了近千户会员,跨入全国百 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4)
研究显示高校贫困资助体系建设中对学生的资助过于物质而忽略精神资助。为改进和加强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要强化高校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运用文献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不足,从资助工作理念及模式、贫困大学生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加强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对策如下:厘清资助观念,凸显育人思想;优化资助工作模式,强化高校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加强贫困大学生素质建设,实现从物质与精神上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