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篇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故事人尽皆知,他的人物原型叫宋振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和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一起被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监狱秘密杀害。宋振中牺牲时年仅9岁,是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而在北京  相似文献   

2.
李伶 《党史博览》2009,(4):36-38
在西安南郊的杨虎城烈士陵园里,安葬着9位烈士:杨虎城及其夫人谢葆真、19岁的儿子杨拯中、6岁的女儿杨拯贵,副官张醒民、阎继明,以及9岁烈士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绮云、徐林侠。这个宋振中(小名森森),就是长篇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原型。小小稚童,为什么与杨虎城同葬一陵?也许有人会说,“小萝卜头”的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的秘书,他们同赴国难后,两家人也就埋葬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1949年9月6日,一个晴朗的夜晚,三辆汽车由贵阳开往重庆。为首的是一辆美式吉普,里面坐着面带狞笑的军统特务头子、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副区长周养浩。第二辆是一辆救护车,车里坐着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和他的次子杨拯中,还有一个干瘦的家伙,是特务看守长张鹄。第三辆车里的人最多,有杨将军的秘书、我的父亲宋绮云(做杨将军军部的统战工作)、母亲徐林侠及小弟弟宋振中——“小萝卜头”。车里还有杨夫人谢葆贞在“玄天洞”监狱里生的小女儿杨拯贵和杨将军的两位副官闫继明、张醒民,其余两人是看守特务。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最小的弟弟“小萝卜头”——宋振中和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3位革命烈士一起遇害63周年。1949年9月6日深夜,他们被穷凶极恶的特务集体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最小的弟弟“小萝卜头”——宋振中和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3位革命烈士一起遇害63周年。1949年9月6日深夜,他们被穷凶极恶的特务集体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  相似文献   

6.
“小萝卜头”是小说《红岩》中知名度最高、年龄最小的烈士之一。他的光辉形象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学习的楷模。而小萝卜头的爸爸宋绮云、妈妈徐林侠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今年是小萝卜头及其父母遇难50周年,笔者有幸采访了小萝卜头的哥哥宋振华,他向我诉说了小萝卜头和其父母入狱前后的辛酸往事。  相似文献   

7.
陈昭礼烈士字希周,又名豪人、陈才,一九○七年三月(阴历)诞生于福建省福州,一九二五年三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入党。他是我省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广西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一九四○年八月十三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刺杀于福建省崇安县,牺牲时年仅三十三岁。下面摘登的一些资料,是一些同志回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8.
1983年,四川省委组织部对“中美合作所”被害人员进行了复查,终于使张露萍等七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得以肯定和传扬。这七位战斗在国民党军统特务内部的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勇敢机智地周旋于虎狼之窟。电视连续剧《张露萍》,就真实地再现了曾被誉为“无名七杰”的惊险复杂的斗争史实。本文介绍的是七杰之一、辽宁籍的烈士——杨光同志。  相似文献   

9.
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助手,中共秘密党员.1949年9月6日,被囚于重庆白公馆集中营的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和爱子小萝卜头同遭刽子手杀害,与他们同时遇难的还有杨虎城、黄显声等抗日爱国将领.随着著名小说《红岩》的出版发行,这一段历史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6):55-55
作为国民党军统所属监狱中的“大学”,息烽集中营是特务暴行的历史见证,也是共产党人、爱国人士英勇战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1940年初春,在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发现了~个共产党的“红色电台”。共产党人利用军统的电台、密码搜集情报,甚至直接向延安发报。蒋介丑闻讯,十分震惊,大骂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戴笠亦十分惊恐,军统的电台是自己亲自布置的,人员也是自己亲自派的,难道共产党的势力已经潜伏到了军统内部?的确,这个“红色电台”的成员是由中共南方局安插的,为首的还是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张露萍。南方局交给张露萍的任务是:领导在军统局电讯处的张蔚林等地下党员,成立中共特别支部;与南方局军事组直接联系,负责传递情报;待机在军统特务机关内…  相似文献   

12.
金志宇 《党史纵横》2012,(11):58-60
中共的叛徒中,投敌后做特务的很多,如张国焘,投奔国民党后被安置在军统局,做了戴笠手下的特种问题研究室主任。在几十年的国共斗争中,安排中共叛徒做特务,也是国民党方面的常用手法,按照国民党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系统来说,在军统系统的还有担任过中革军委秘书长的徐梦秋、中共东北军工委书记项乃光、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处长袁晓轩、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等;在中统系统做特务的有担任过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顾顺章、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徐锡根、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卢福坦、中共上海执行局书记李竹声、中共南委宣传部长涂振农等。这些人在国民党特务机关里或高或低都有一定的职务,但真正在军统、中统中做特务做到首脑级别的叛徒,惟有曾任中共南委组织部长的郭潜。  相似文献   

13.
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绝大多数革命志士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前,烈士们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下了一份秘密文件.在文件中,烈士们对党提出了8条意见,这份文件因此被后人称为“狱中八条”.这份文件至今从未完整公开过.“狱中八条”是饱含着烈士们血与泪的对党的嘱托.  相似文献   

14.
南京解放前夕,敌我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在淮海战役末期,蒋介石集团自知末日来临,一面进行紧急疏散,一面加紧特务的潜伏。自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的短短4个月时间内,国民党特务系统先后在南京设下20多个潜伏组和电台情报站,滞留了3300余名特务。其中,有中统、军统双重身份的文化特务、军统惟一的少将文化组长荆有麟就是潜伏南京的“国防部保密局潜京一分站”站长。他曾被蒋介石特称为“最优秀同志。他利用南京“蹦蹦戏”剧团作掩护,收集情报,暗中破坏。在市委书记兼市长刘伯承的直接指挥下,一举侦破了此案。1951年5月,荆有麟等一批暗藏的潜伏特务被镇压。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为取得中共方面的情报,国民党一直想方设法向延安派遣特务。国民党特务虽然都很凶残,但大多色厉内荏,怕死,怕苦,不敢或不愿去延安,更没有一个特务头子敢于亲自去延安。1939年以后,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了执行蒋介石的指示,曾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派特务去延安,但都未成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0,(1)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将军长期被国民党无理扣押,直到“重庆谈判”后,才获释放。当时,国民党的被囚将领获得释放后,一出监狱便急于与家人团聚,吃喝庆祝。军统特务沈醉对于叶挺这样一个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将军十分注重。临出狱前,他走到叶挺跟前,笑嘻嘻地问:“叶?..  相似文献   

17.
1949年9月,解放军已胜利入川,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反动派对杨虎城和宋绮云两家下了毒手。敌人杀害了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儿子杨拯中之后,威逼宋绮云及其夫人徐林侠带着幼子宋振中、杨虎城的小女儿杨拯贵,改换关押地点。徐林侠预感到敌人的阴谋,面对步步进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23,(3):52-53
<正>重庆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山城,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家喻户晓的“重庆谈判”、耳熟能详的“红岩”故事,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段血雨腥风但终见曙光的艰难岁月。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又名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特务机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和国民党军统集中营所在地,曾囚禁过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相似文献   

19.
我们得知父母的死讯,是1950年2月5日,新中国第一个春节前夕。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知道父母到底是做什么的,只有"烈士"和"党员"这两个模糊的印象。原先我们知道的,只有中间的情节——1941年9月的一天,在中条山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担任少将高级参议的父亲宋绮云突然接到一份电报,上写"家中有急事,速回"。父亲匆  相似文献   

20.
方园 《党史纵横》2014,(1):32-34
正他被敌人称为"中共秘密警察头子"、"中共大特务"、"中共高度危险分子"。因为他是保卫中共中央、巩固革命政权和革命根据地、镇压反革命分子、搜集情报、打击敌特的专家,以至于当他的死对头、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暴毙后,他成了军统最大的怀疑对象,并被确定为报复首选目标。最终,他不幸死于飞机失事。这个为军统特务恨之入骨的人叫邓发,原名邓元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发当选为中央委员;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