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型毒品问题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新型毒品问题发展蔓延较快,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查禁.基于新型毒品的一些基本特点与特征,以及浙江当前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形势特点与发展趋势,应重点从加强社会面的宣传教育、严密娱乐场所的防毒管理、加大查处打击力度等方面,采取预防、查禁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具体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82名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被试的个案访谈,以及对访谈资料的定量编码分析,发现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知偏差是吸毒行为的逻辑起点,朋友圈的诱导是关键,新型毒品的易得性是催化剂,三者组成的"过程链"共同导致了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发生,应该从宣传教育及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等角度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毒品犯罪不同,新型毒品犯罪占主导性的地位。在行为人沉溺于吸食毒品而无其他经济资源可以支配的情况下,通过以贩养吸从事犯罪极为常见。有必要扩大毒品涵括的种类,弥补立法欠缺和行政管控的漏洞。应准确把握新型毒品犯罪的生成规律和演变特点,进一步明确防控新型毒品犯罪的理念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毒品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国际性难题。各国政府、毒品问题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组织等,都对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检索和梳理近5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国内外关于毒品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大致有毒品的经济学特征、毒品问题的经济属性及其运行特征、毒品需求与供给特征、毒品问题的相关经济学分析和禁毒的公共政策思路等内容,并能运用经济学的商品理论、商品供求理论、价格均衡理论以及犯罪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等理论,结合禁毒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研究,从而为各国政府对毒品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起到了积极的决策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型毒品制造呈现出日新月异、不断变化之势,以广东省为例,主要表现为:制毒人员的复杂性、制毒选址的隐藏性、制毒原料的前移性、制毒工艺由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制毒过程的流动性。这种不断变化的趋势还在继续发展,并呈现出新的动向:制毒主体的年轻化、制毒模式的订单化、制毒原料的变通化、制毒技术获取途径的网络化、制毒"人才"向外输出。面对新的变化和发展动向,应进一步加强打击制毒师傅的力度、强化阵地控制、创新侦查模式、加强药品管理、加快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制造新型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在众多犯罪行为中社会危害性大、打击难度高,是一个极难解决的社会性问题。新型毒品尤其是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的日益扩散,给打击毒品犯罪的相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型毒品犯罪在量刑标准规制方面的欠缺,给司法实践带来了相当的争议。通过归纳整合新型毒品犯罪的相关刑事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有关合成大麻素类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判决实例,提出新型毒品犯罪定罪量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型毒品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毒品在我国蔓延迅速,已成为目前和将来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新型毒品的特点和对其检验的困难,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内我国新型毒品滥用问题的总体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的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海洛因大量滥用的同时,冰毒、摇头丸、氯胺酮(俗称K粉)等新型毒品从沿海地区迅速向全国蔓延,大有取代传统毒品海洛因成为吸毒者最主要消费品之势。为引起广泛关注,揭开隐蔽的面纱,文章就滥用新型毒品的人数、吸食群体的年龄结构、新型毒品的种类及吸食场所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近10年(2001-2010年)来新型毒品变化的总体趋势,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预防、控制、打击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毒情形势愈加严峻,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毒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使用社会化的方法予以解决,社会控制便是其中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南京新型毒品现状调查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具有吸食人群年轻化、人群向一般阶层扩散、场域多元化等不同于传统海洛因吸食的特点,对社会形成诸如经济压力、违法犯罪、群体性问题等危害。因此,控制新型毒品的蔓延,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打源头、堵通道”等措施查处涉毒案件,依法严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同时,要改善新型毒品吸食者对问题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展开社区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毒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国际性“地下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我国毒品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是在国际性毒潮的侵袭下,因毒品的供给能力持续扩张,毒品的需求不断上升,毒品的犯罪收益与预期刑罚成本的高低反差,禁吸戒毒的方法单一、不够经济和戒毒效用低、复吸率高,以及吸毒者(毒品消费者)相对于贩毒者信息不对称状态等因素所致。因此,解决我国的毒品问题,不能忽视毒品的经济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
林少真 《前沿》2010,(1):154-158
本文试图从新型毒品使用者的角度,考察他们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表达。研究发现,新型毒品使用者始终是以传统毒品为参照进行毒品认知的,他们认为新型毒品是与传统毒品完全不同的药物,新型毒品吸食者是与传统毒品吸食者自我认同不同,只是娱乐消费者,不是社会异化分子。最后,指出吸毒者对新型毒品认识的误解和毒品宣传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多元化的影响,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的情况下,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形势不容乐观。山东省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具体表现为:毒品案件总量大幅上升、大案频发,毒品来源广、贩运通道多,毒品制贩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加剧,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日渐扩大,犯罪场所隐蔽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毒品不仅对人的身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且严重腐蚀社会的肌体,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毒品犯罪,既破坏社会风气,又诱发其他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针对日趋突出的毒品犯罪,我国新刑法对毒品犯罪做出了专节规定,并规定了比较严厉的法定刑。本文结合司法实践,阐述了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分析了毒品犯罪的成因,并就打击毒品犯罪的工作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广州毒品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毒品问题严重突出的原因是:(一)经济发展因素。广州良好的经济基础是毒品得以存在的客观条件。(二)地理环境条件。广州毗邻港澳及广西、云南两省,交通发达,是国际贩毒集团在中国的最大的毒品中转站,是国内毒品的重要交易场所和消费地。(三)历史余毒影响。广州历史上就是毒品危害的重灾区。(四)个体素质制约。吸毒者大多文化程度低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精神空虚,享乐主义膨胀。(五)禁毒对策滞后。具体表现为对策意识滞后;立法对策滞后;禁毒措施滞后。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毒品犯罪现状:非法种植罂粟屡禁不止;贩毒犯罪仍很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治安。其特点:毒品案件数逐年增加;加工制造海洛因仍在发展蔓延,土制海洛因的纯度在不断提高;外地贩入的精制海洛因不断增多;毒品种植、加工、贩运渠道已经形成;贩毒方式隐蔽、诡秘,不断出现新手段、新特点;国际贩毒影响日趋严重;原料药品麻黄素流入非法渠道。其原因;国际毒品泛滥;高额利润驱使。对策建议:彻底消灭吸毒市场;强化领导;严厉打击;抓好戒毒;抓好禁种铲毒;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加快禁毒法规建设;开创无毒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18.
检视关于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已有研究,基于其行为发生动因的研究多有涉及,如个体认知、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文化与亚文化、社会关系网络等,但少有针对其行为发生逻辑与过程的分析讨论.由于静态的"因素/行为"分析解释了"因素影响了行为",却没有很好地回答"因素到底如何影响行为",因此,在悬置"因素"的同时,需要一种动态的"过程/行为"分析.通过考察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最显著特征即群体性,而后基于群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对青少年群体吸食新型毒品的行为发生逻辑与过程进行分析,以探寻治理新型毒品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攀枝花市毒品消费市场不断蔓延扩大,情况严重。1995年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是1992年的64倍,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3‰。贩毒案件由过境贩毒发展到市内贩毒,1995年市内贩毒案件占全部贩毒案件的94.4%。全市8个自然区、2个县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毒品消费市场。由吸毒而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不断发生,据统计,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50%的男性有抢劫、盗窃、诈骗、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70%的女性有卖淫行为。文章分析了攀枝花市毒品市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领导、提倡全民禁毒、加强缉毒专业队伍建设等六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型毒品的流布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失依青少年是至为关键的易感人群,青少年新型毒品预防工作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力倡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适契毒品的社会预防思想。上海阳光青苹果禁毒宣教项目是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新型毒品预防的重要尝试,在有效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注重需求调查和评估研究、注重服务对象类型的划分与宣教形式的创新、注重项目化管理和多方参与等特征。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宣教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理念和机制的创新,即注重从形式创新到内涵创新、从活动创新到结构创新、从过程创新到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