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陪审制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同样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和彰显民主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其中重要支撑制度之一就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是将"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通过人民陪审制度得到进一步的"中国式"展示,而其中肯綮之要在于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完善公众参与司法的方式和路径,"民主"与"公正"不能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民主的要求,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化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制度完备是人民陪审员工作制度运行规范的关  相似文献   

3.
正公正司法是司法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强调"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并就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司法公正的高度重视,回应了社会和公  相似文献   

4.
陪审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诉讼制度,它体现出司法的民主性、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且有利于对公众进行较好的教育。我国现行的陪审制度存在着如相关立法缺失、人民陪审员的筛选机制不完备、陪审员选任中有"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实践中,应明确陪审制度的法律地位,强化相关法律规定;完善人民陪审员的筛选机制,做好对陪审人员的奖励、惩罚以及培训工作,避免出现人民陪审员"精英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5)
<正>(2011-2020年)7.提高妇女在执法和司法中的影响力。鼓励和推荐符合人民陪审员条件的妇女担任人民陪审员。鼓励和推荐有专业背景的妇女担任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或人民监督员。8.严厉打击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整治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涉黄娱乐服务场所,依法从严惩处犯罪分子。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鼓励群众对涉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举报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我国非常重视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2007年9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孟领 《理论建设》2014,(5):107-109
<正>"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人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价值追求。为  相似文献   

8.
正贺兰县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狠抓审判执行第一要务,打造司法为民服务环境,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式,为辖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成立矛盾纠纷三员调处与诉讼服务中心,让老百姓感受高效、便捷、"零成本"的服务。2012年以来,为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渠道、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解决纠纷成本、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改变老百姓"信访不信法"的局面,贺兰法院经县委批准成立了以法官为指导员、特邀调解员和人民陪审员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5,(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基层法院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具体、最密切的司法机构,是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平台,对加强法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陪审制度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陪审员审判权限的合理配置,也要依赖于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在立法上与法官同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人民陪审员行使职权的虚名化折损了司法民主的价值。人民陪审员只参与案件事实问题认定的改革试点契合人民陪审员自身能力的要求。然而,限权举措自身并非改革的目标,相伴而生的审判秩序的重塑以及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应成为改革的重点。质言之,人民陪审员履职实效性的提升才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徐安 《求是》2014,(7):41-4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司法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只有司法公正,才能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坚定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和信心。司法公正是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全面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以过硬的司法业绩传递法治"正能量"。坚持严格公正执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7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检察机关要履行好法律监督职  相似文献   

12.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司法制度,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和体现司法民主的重要手段。2004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从制度层面上完善了人民陪审员制度,赋予了它新时期的生命力。但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过程中,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实践操作上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13.
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严格认真地开展辖区人民陪审员各项选任工作,积极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以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圆满完成选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强化群众监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引导,使群众自觉监督。当前,一些地方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加强引导。要通过新闻媒介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在干部监督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干部监督的知识,营造浓厚的干部监督氛围,通过典型事例,注意宣传群众监督的成果,增强群众参与监督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司法工作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任务。实践表明,完善司法工作的监督机制,对司法工作实施必要而有效的监督,既是解决我国司法领域及司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司法工作的整体质量,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吁求的根本性措施,也是积极推进司法改革,改善司法活动环境,实现司法独立的必要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司法工作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对于建设政治文明,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对司法工作实施监督的现实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近年来,河北省人大监察司法委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新使命新担当,充分发挥人大监察司法职能作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不断丰富和拓展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以实践创新推动新时代人大司法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通过对司法制度的改革、完善,建立健全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体系,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因此,应该在宪法赋予法院独立审判权的前提下,加强对法院审判权的监督。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审判权应受到以下几种方式的监督:一、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法律监督,对司法机关在法律的实施和执行情况上进行监督;二是工作监督,对司法机关的工作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是否履行职责进行监督。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收受贿赂,坑害当事人利益,徇私枉法的办案人员,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罢免本级司法机关中违法、渎职的领导成员,以督促其加强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但是,人大监督一旦进入对个案的监督或者过于频繁地对司法机关行使监督权,势  相似文献   

18.
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理念在司法上的重要体现。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制的实施不仅是社会主义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我国颁布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对这项制度予以完善。但是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表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切实落实人民陪审制度和发挥其功能,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实现司法公正,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办案责任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有司法体制的弊病日益凸显,司法工作的开展不尽如人意,司法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不甚乐观。对此,党和国家作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是我们党从发  相似文献   

20.
群众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法律术语,引入法学领域,正是我国司法人民属性的体现。从唯物史观看,群众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当代,群众工作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了解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接受群众的监督、解决群众疾苦所进行的具体工作。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能否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检察工作始终,落实到执法办案全过程,事关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事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