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爸爸说:江青嫌我是土包子,她同你妈妈完全不同   我和爸爸单独在一起的时候,除了谈我的学习、生活之外,更多地则是谈妈妈。谈妈妈的现在情况和过去的往事;谈妈妈与爸爸那难忘的十年情谊。   爸爸对妈妈念念不忘,旧情难舍。   爸爸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爸爸知道,谁都无法去纠正这历史造成的错误,谁都无法减轻妈妈的痛苦。爸爸是深深地了解体谅到妈妈孤独、寂寞、凄楚的心情。正因为爸爸了解妈妈,爱着妈妈,为了安慰心灵上遭受过巨大打击与创伤累累的妈妈,爸爸从妈妈离开延安时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忘记妈妈。他写过信…  相似文献   

2.
每当听到那首《党啊,亲爱的妈妈》,我就会想起在自己前半生曲折的成长道路上,最有幸的是拥有共产党这位亲爱的“妈妈”,是“妈妈”教育我、培养我,不断鼓励我,是“妈妈”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妈妈”,在您90岁生日的时候,就让我为您再次唱起这首歌:“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唱着夜曲伴我入眠,心中时常把我牵挂……”  相似文献   

3.
延安,革命圣地。在那里,我度过了青年时期最重要最难忘记的一段生活;在那里,党把我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穷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通信专业技能的军队干部。延安是我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3,(2):27-29
1939年8月,延安。周恩来伤臂缠着绷带,正在办公桌前与邓颖超、孙维世谈论去苏联莫斯科的事。孙维世说:“爸爸、妈妈,毛主席批准我跟你们一起去苏联了,可以见到斯大林,去莫斯科红场,瞻仰列宁墓,还要去莫斯科小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学校,可看好多好多戏……”  相似文献   

5.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象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存工作闲暇之时总爱听《党啊,我亲爱的妈妈》这首歌,这一近乎固执的习惯,常常引人不解。  相似文献   

6.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6):39-43
杨妈妈带我来到了延安1937年秋,日军在占领北平、天津后,沿平汉、津浦、平绥、同蒲铁路向华北大举进攻,中国军队先后在山西的平型关、广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爸爸,当你被国民党的顽固分子杀害了的时候,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已经就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了."亲爱的爸爸,你死去十二年后,妈妈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流过多少泪,一直来到了延安,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长大了,一定要做革命工作,为爸爸报仇."这是一篇1944年6月22日写于延安、被收载于<中华之魂--养教篇>的少年日记.  相似文献   

8.
笑笑     
仲和 《党建文汇》2008,(7):55-55
“妈妈,你能给我20美元吗?”约翰尼问。“不行。”“如果你给我,我就告诉你我爸爸和咱家保姆说的话。”约翰尼的妈妈忙拿出钱包,给了他20美元。“你爸跟她说什么了?”“他说:‘嗨,玛丽,你明天一定要把我的袜子洗了。'”  相似文献   

9.
正"保育院我的家,阿姨爱我我爱她,阿姨待我像妈妈,教我要听党的话。团结友爱守纪律,要做革命好娃娃……"这首创作于70多年前延安时期的儿歌,如今依然在北京海淀区玉泉山下的六一幼儿院中回响。在歌声中,院子里的"马背摇篮"雕塑和一幅幅壁画无言地诉说着70多年前那场动人心魄的"长征"——为了保护革命的后代,延安第二保育院的保育员们带着130多名儿童走上了3300余里的大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10.
妈妈去世已有一段时日了,但日里夜里我总会感受到妈妈亲切的笑容,我们母女26年的点点滴滴深深浅浅地铺展在眼前,让我心痛不已…… 我出生56天时妈妈就把我留在阜新的奶奶家,7岁时妈妈才把我从奶奶家接回桓仁。 那时我们家住在兰家沟的平房里,晚上经常是爸爸陪着我,哄我入梦;碰到爸爸出差,  相似文献   

11.
陈文清 《党史纵横》2011,(11):18-21
延安,这一令人瞩目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革命摇篮,是当今国内许许多多人都向往的神圣之地。1943年在延安出生的老伴,虽已于10年前陪同老岳父去过延安,但仍割舍不得与我一起重晤圣都的急切意愿,也许是一种情感的眷恋和难忘的追忆使然吧。为了使时间更充裕一些,把想去、想看的地方都去到看到,我们舍弃了旅行社,专门搞了一辆车子,请了...  相似文献   

1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通过红色电波,我们每天及时地把党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我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40年到延安,经过中国女子大学短期政治学习,秋天被分配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任播音员。当时我化名“麦风”,同志们则戏称我为“麦克风”,说我是红色广播电台的第一代播音员。  相似文献   

13.
我读小学那几年,父亲病重,三个姐妹同时上学。有一年,家里实在凑不齐学费了,怎么办?我想,作为老大,我还是不读算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把我的想法跟妈妈说了,没想到妈妈一口就答应了。听到妈妈真的让我退学,我又舍不得了,想到我真的就要离开可爱的学校,离开那些敬爱的老师,心里空落落的。我托一个同学搭信给老师,说我不能读书了。  相似文献   

14.
1921年,我出生于当时叫马来亚的马来西亚,早年我祖父从广东花县由水客带到马来亚谋生。父亲青年时代学裁缝,自己开店,逐渐发达,家境小康。我于1935年回国,1938年夏季去延安,同年秋加入共产党。"我去延安就是为了要抗日,不当亡国奴"1935年,在我15岁时,母亲带我回国,到广东花县大东浦村看望生病的外婆。过了春节,外婆去世,母亲准备带我返回马来亚。可是我向妈妈要求留在国内上学,于是她将我托付给舅舅,入了花县中学读书。1936年发生"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燃起了抗  相似文献   

15.
李润 《党建文汇》2006,(7):35-35
在我9岁以前,爸爸、妈妈都把我视为掌上明珠,我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但自从母亲和父亲去了一趟武汉的某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从前了,  相似文献   

16.
王庆和 《党史文汇》2009,(10):43-47
敌变我变 开辟吕梁战场 我四纵西进吕梁后,正准备西渡黄河,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在张宗逊司令员率领下,这时已进至延安附近,军委保卫延安的部署已大致就绪,只待胡军发起进攻。蒋介石此时发觉我陈赓率部西进吕梁并开辟了通往延安的通道后,深感对其偷袭延安之主力的侧背形成严重威胁。因而急将已渡黄河进至宜川的第一整编师、第四十七整编师又调返河东,  相似文献   

17.
每当听到《党啊,亲爱的妈妈》的歌曲,我就抑制不住心潮澎湃,也会情不自禁地放开因年迈而粗哑的嗓子随声吟唱:“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抚养大……”借着这激动人心的歌声,我由衷地表达着一个党的儿子,对党——母亲的一片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18.
王道生 《求贤》2012,(11):48-51
最近几年,天津延安精神研究会每年暑假都组织天津大中学校师生赴延安参观学习,今年是第四次了:我有幸应邀随团去延安考察,收获颇丰,感触颇深。大量的历史事实使我认识到,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出理论、出路线、出政策的革命圣地,同时它又是出干部、出人才的圣地,延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认...  相似文献   

19.
王国军 《学习导报》2013,(10):52-52
他是在火车站丢的,那一年,他4岁。妈妈带他去火车站散步,说给他买冰激凌,刚走,一个妇女走上来说,你妈妈有事去了,让我带你去玩,这一带,便把他带到了贵州。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