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刚 《人民公安》2008,(16):10-13
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开展首脑外交的大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至少54位国家元首、16位政府首脑以及10位王室代表参加。他们当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法国总统萨科齐等联合国安理会“五常”领导人;加上一些国家政党领导人和前政要,一时之间,政要云集北京,上演了一场在中国、奥运会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规模空前的“奥运外交盛宴”。  相似文献   

2.
伟达 《同舟共进》2010,(12):13-14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北京上大学时,校园文化格外活跃和多元。一个夏 日的傍晚,英文系的两名女生竞把一位年轻热情的美国基督传教士领到我们宿舍来,说是大家随便聊聊宗教和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3.
管辉 《今日广西》2008,(13):9-11
跨时空亮相哈佛商学院 有人说,在外国人眼中,Mr.Pan是个典型的中国企业家。因为他永远温和从容、处变不惊,说话充满中国哲学的逻辑。但在中国媒体眼中,潘刚却不尽如此。因为他锋芒内敛,谨慎低调,这并不是这个时代“明星企业家”的作风。几乎所有采访过他的记者,没有一个敢轻易否认,当潘刚忽而凝视你时.总能分明地感觉到一袭来自北国草原的冽风:不见寒光,却生锐气。  相似文献   

4.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4):62-62
国学泰斗季羡林的弟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谈“文化自尊”,“我们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文化,全世界没有人会尊重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值所占GDP比重只有2.5名.甚至不如公款吃喝占的比重高。”王岳川在题为《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的讲座中说。“目前中国在经济上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文化上缺乏实力和自信。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全盘西化’的思想让中国文化迷失了方向。北京798的艺术全部是从美国批发来的。《百家讲坛》讲了10年,还没把古人的四书讲完。”  相似文献   

5.
张建鑫 《人民公安》2008,(16):58-58
8月23日晚,北京,首部体育馆。奥运会女排颁奖仪式正在举行。巴西、美国、中国三支分获冠、亚、季军队伍的运动员.在几位身穿宝石蓝礼服的奥运会颁奖仪式专业志愿者的引导下走向颁奖台。  相似文献   

6.
户籍歧视 在北京某路公交车的始发站,一位衣着有些脏乱的民工上车来送一位朋友,在快要开车时,这位民工听到售票员的一声斥责:“臭要饭的,赶紧下去。”民工愣在那里,一言未发,怯怯地去了。  相似文献   

7.
谈判前,江主席与克林顿通了电话 1999年11月8日,美国一位官员透露,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美国总统克林顿6日举行了一次电话会谈,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两位领导下周六的电话,为美国代表团赴北京谈判打下了基础。”紧接着,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白宫头号经济顾问斯珀林飞赴北京,恢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11目10日双方进行了一次技术性的谈判,并且彻夜持续到11日。10日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希望双方的会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也希望有关各方在与中国举行谈判的时候能持发展、现买…  相似文献   

8.
林雪 《台声》2008,(11):34-35
金秋时节,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59周年的华诞。为让台湾同胞目睹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成果.亲身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全国台联于9月24日至10月1日组织了100多位旅居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居住在台湾岛内及香港.澳门的台胞,参加国庆观礼活动。一周的行程集中在山西和北京两地。矗宾们游览了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和以惊险奇特而著称的恒山悬空寺等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位驻比利时女大使章启月1959年10月生在北京的一个外交官家庭,她的父亲就是前驻比利时、日本大使章曙先生。即使在新中国外交部建部初期.章曙大使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2006年11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48个非洲国家派团参加,与会者当中包括35位非洲国家的元首、6位政府总理和1位副总统,可谓盛况空前。中国为什么要邀请这么多的非洲朋友来北京?非洲大陆对中国又有何期待?  相似文献   

11.
温凯 《人民公安》2008,(16):64-64
2004年6月9日.当雅典奥运会火炬在北京传递时.那忠老爷子作为148名火炬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高擎火炬跑在火炬传递的路上。公路旁,观众高声呐喊、闪光灯闪烁不停。在热情的人群中.有位和那老爷子心心相连、激动不已的中年人.他就是那老爷子的儿子那和利。他的一生注定与奥运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钟爱珍女士是一位美国人,她不远万里从太平洋西岸的故乡来到中国,在北京创办了一所蒙台梭利国际学校,专供驻华使馆人员和驻华外企工作人员的孩子上学。她说:“16年来我无时无刻不被中国古老的文化所折服”。为此,她努力使这些生活在北京的外国孩子了解中国,把北京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当作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3.
拥挤的北京热情而友好──一个美国留学生眼中的北京[美国]何竹怡我是1994年9月到北京的,现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在北京的一年半所见所闻很多。有些使我愉快,也有些使我不愉快,还有些使我纳闷儿。我来北京前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名胜古迹多,比如说天安门...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科学》2008,(4):2-2
2008年8月8日,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北京。奥林匹克,这个全人类最盛大的体育盛会在中国登陆了。为了这一天,多少中国人不知为之等待了多少年,如今,渴盼的眼神终于换成了东道主热情接待五洲客人的微笑!如今.我们中国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而且,我们以自信的姿态负起了更加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让历史见证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5.
胡杰 《人民公安》2009,(15):18-22
写在前面的话: 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共和国的建设者是光荣的,那么,共和国的保卫者呢? 六十年来。每一位民警的奋斗.都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补充着新鲜而旺盛的血液;而国家的每一寸进步,也让每一位民警的生命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贝拉克·奥巴马,一个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个是美国新当选的总统。这两位相隔达一个世纪的人物,却因为一所学校——美国夏威夷的普纳荷联系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7.
2002年3月,爱尔兰。一位中国警官正在法庭证人席上作为警方证人出庭。他的对手是爱尔兰国内最有名的刑事案件律师。这年在爱尔兰.两位中国留学生在自己的公寓内被害。当时监控录像显示,另外一位中国留学生有重大嫌疑。爱尔兰警方把中国警官请来做审讯翻译并协助审讯。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09,(5):5-5
应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邀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月20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此次是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就任以来酋次访华,也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中美两国高层领导人首次进行面对面接触。访问期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希拉里·克林顿会晤。  相似文献   

19.
李玮 《时事报告》2002,(1):69-72
世纪之交的元宵节,美国资产管理协会会长不远万里来到北京,为一个叫赵永庄的中国女士颁发了国际注册资产管理师CPM证书。CPM是国际资产管理行业的最高执行资格,也是国际资产管理界的通行证。目前世界获得此证书在世的只有500余位。亚洲地区仅有两位,一位是赵永庄,另一位是日本的盐见纪昭先生。  相似文献   

20.
黄少华 《台声》2001,(8):35-36
电影导演谢雨辰位于北京双榆树附近的家中,可以称得上是“台胞接待站”。对于他和他的夫人来说,四季不断地接待台湾亲朋,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最近,他的亲属从美国和台湾等地,纷纷来到北京——中国的变化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了首次祖国大陆行,并要求谢导多多介绍和导游,而从前他们未曾考虑来大陆。   谢导举家从台湾回大陆定居已经17年了。从1988 年开始,家里每个礼拜都接待来自台湾的亲朋好友,有的亲友先后来了近20次。这些年来,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生的巨变,台湾朋友每每聊起,总是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言语间总流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