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社会是反腐败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是政治力量平衡的政治安排、合理机制和合法结构。公民社会对国家权力监督的现实性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阶层分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义性表现在实质性特征、形式正义性特征和程序正义性特征三方面。公民社会监督类型可分普遍性监督、制度性监督、自治性监督、结构性监督、功能性监督。加强公民社会监督功能的路径在于实现国家、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对公共权力监督不力既与法律不完善和体制不健全有关,也与政治文化建设滞后有关。其中,传统公民文化是导致对公共权力监督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权利保障是权力监督的基础,权力的运行必须受权利的监督。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减少和杜绝缺乏监督的权力,关键是从保障公民和党员的权利入手,解决缺乏权利的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锐  倪星 《政治学研究》2022,(1):70-81+158
权力监督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是保障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关键。当前,我国权力监督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和国家将分散的监督力量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协调贯通的大监督格局,构建起了政党引领的权力监督新模式。本文基于政党政治的视角,从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和实践创新等维度剖析中国权力监督的生成逻辑与内在机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泛吸收法律规范、政权结构和政党纪律等治理经验,根据基本政治制度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加强政治领导、实现制度整合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机制,实现了监督权的优化配置和协调运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新道路,取得了巨大成效。面对现实中的治理挑战,今后中国仍需要进一步推动监督体系的均衡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5.
周玉琴 《行政论坛》2007,1(5):20-23
政府权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对全体公民和组织有约束力的力量。政府权力失控必然造成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犯。对政府可能产生的违法行为,必须有健全的机制进行有效的约束。公民社会制约政府权力的具体路径主要有:通过意见表达来监督政府权力;通过直接参与政府决策来监督政府权力;通过舆论监督的方式来监督政府权力;通过大众媒体的曝光和第三部门职能分工也可以监督政府权力。  相似文献   

6.
刘巧红 《理论探索》2004,(6):114-115
公民权利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理论基础 ,是卢梭的公民主权者和臣民的二重角色定位理论。这包括以集体方式行使的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公民权利 ,包括选举权和创制权等 ;以个体方式行使的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公民权利———公民诉权 ;以集体方式和个体方式均可行使的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公民权利———公民监督权。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干部腐败现象折射出农村基层权力架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监督机构。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是村级权力监督的重大制度创新,它是合理构建村级事务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比较完整的村民自治权力运行与监督体系。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增强村民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监督权力的能力,可以考虑县镇纪委对村民监督委员会实行垂直领导。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9,(6):23-28
无论在理论视角,还是在实践层面,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普遍存在混同混用的现象,明显制约了理论创新和制度供给,当然也凸显了简要区分二者的必要性。二者皆出于控制权力的需要,在词源上已存在双向性和单向性、主体间性和主客间性的差异,自然能够衍生出以下区别:在主体构成上,制约主体具有体制内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监督主体在体制内外皆有明显的易变性;在作用机制上,权力制约主要由体制内力量通过制度设计发挥相互制衡的作用,而权力监督则是多元主体在批判和查处中规范权力运行;在作用时效上,权力制约主要在前车之鉴中创新制度设计,防患未然,具有明显的前瞻性,权力监督则以批评或查处减少或挽回损失,具有相应的滞后性。当然,只有对二者的差异性秉持相对化而非绝对化的理解,才能精准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发掘其规范权力运行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邱在珏 《民主》2004,(2):17-18
中共十六大提出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这在我国当前确是一个极为重大和深刻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整市场秩序,实现国际接轨,我国已制定了许多法律和法规,也修订了一些原有的法律,法制逐步走向健全。但法治关注的焦点更在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形成以法律制约整个社会生活的格局。徒有法而不能确实执行,甚至有人、有组织驾凌于法律之上,这就更谈不上法治了。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语境中的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社会公共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没有不存在监督的制约,也没有不存在制约的监督,监督本身就是一种制约,制约离不开监督;监督强调的是职责与过程,制约强调的是功能与结果;有效的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督促机制、发现机制、追责机制、惩处机制、劝戒机制、纠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权力是统治阶段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以强制性手段体现出来的国家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 ,统治阶级和执政党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出相应思考 :一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作用 ,形成监督的合力 ;三是关键是要在监督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监督舆论与舆论监督是话语干涉的两种形式,存在主体性、结果性、立场性、技术性的权力差异。监督舆论形成公共权力的积极进制、消极进制、无效进制,引导舆论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但也易造成舆论的说教化与虚假化。舆论监督形成公共权力的强制化、主动化、圈层化、边缘化的退制,适应公意的变化,提倡公民权利约束公共权力,保证权力运行的合法化与公开化,存在舆论控制权力的风险,出现群体审判与群氓政治的现象。监督舆论与舆论监督应达到有限性平衡、动态性平衡、有效性平衡、竞争性平衡,保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相互制衡,达到善治的目的,进而实现公共权力与舆论机制的优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权力自身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诱惑性和腐蚀性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对权力主体产生的制约、权力行使过程的制约以及权力运行后果的制约构成了整个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我国权力监督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必须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更好地硬化人大监督,发挥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监督体制的设置不科学、领导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不透明等原因,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应从扎紧制度笼子、科学划分权力、整合监督资源、突出监督重点、坚持民主公开等方面着手,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有罪推定:权力监督的理论基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政论坛》2016,(5):70-74
鉴于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司法领域渐受认同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日益普及的权力监督应当从中获得启示,在明确监督目的的同时秉持有罪推定的理念。虽然这一理念难以超越以无知为据的逻辑困境,却具有无可否认的价值理性,即能够改变对权力的传统认知,强化权力监督的制度创新,提升全民的监督能力。将有罪推定设定为权力监督的理论基石,则能够筑牢其理论基础,丰富其理论内涵,促进其理论繁荣。  相似文献   

16.
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重要性和采用的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作了比较科学的论述;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重要性和采用的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作了比较科学的论述;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3,(6):63-63
《新华文摘》2013年第6期转发陈里的文章指出,公民要有效地实现权力监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权力执行过程的透明化,以及公民具有对滥用权力行为的揭露自由;二是公民具有对以上两种情况发表言论的空间.从而形成舆论,通过舆论来监督权力。因此,网络社会作为权力监督的工具,其作用也正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作为信息来源,保证公民知情权。  相似文献   

19.
正新时期,我国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了适应时代的新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现总结如下:一、从权力的起源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先进的政治文化。这是从权利的源头和思想上杜绝腐败发生的最好选择。政治文化,即"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内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基础。"这是调动监督和制约积极性的关键,通过约束政治机制运行,影响政治角色的行为和政治观念。从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20.
公民监督的驱动力在于维护和实现公民利益及社会利益。我国公民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还相对较弱。在现代国家,公民有效监督权力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监督意识和监督机制。借鉴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加强公民监督的制度建设,对于实现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乃至于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