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茗贺 《侨园》2012,(1):33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但印度几乎被忽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印度政府推出一项旅游推广活动,目标就是中国这个世界上佛教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他们的促销口号很直接:访问印度,连通你的信仰。印度之前推出了"佛教圣地环游列车",列车停经印度北部一些朝拜圣地。印度官员希望在中国宣传这一列车,以促进中国赴印旅游人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从1947年作为发起者之一参 加关贸总协定算起,印度 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己经是“老资格”了。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印度政府现已掌握了一套日趋成熟的WTO战略。 印度于今年4月1日起全面取消实行已久的外国商品进口数量限制制度。这是印度加入多边贸易体制以来,面临的一次最严峻的挑战。根据WTO的“游戏规则”,这种挑战无可回避。从1998年底与世贸伙伴  相似文献   

3.
印度拓展全方位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全球外交舞台上兴起了 一股“印度热”,世界上许多 国家的领导人纷纷踏上这个“东方神秘国家”的土地。 3月下旬,美国总统克林顿抵印度访问,这是美国总统22年来首次访问印度。访问期间,印美签署了《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的声明,双方同意建立一种“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效”的新型关系。印美两国还签署了总额为50亿美元的经济贸易协议。8月下旬,日本首相森喜朗访问印度,在印承诺暂时冻结核试验的情况下同意解除部分制裁措施,逐步恢复对印的无偿资金援助和日元贷款,印日双方宣布建立全球性伙伴关系。 …  相似文献   

4.
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文盲大国。全世界每四个文盲中,我们中国人就占了一个。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1989车三月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全国有2.2亿文盲。这对我们这个被誉称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说,决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数字。早在50年代,我们就开始重视扫盲教育。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扫盲还在扫,只不过过去扫的是旧文盲(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现在扫的是新文盲。 据国家统计局1989年3月内部发表的统计数字,从1980年到1988年,全国学生流失达3700多万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全国每年仅小学的流失生就有400多万。就是这些本不该成为文盲的孩子涌向了原就触目惊心的文盲大军。国家每  相似文献   

5.
本月2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 将首次踏上南亚次大陆的 土地,对印度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这也是美国总统 22年来首次出访印度。 1998年 5月印度核试验后,美国对印度实施了经济制裁,目前尚未完全解除,因此克林顿的此次印度之行也是在任美国总统首次对一个遭受自己制裁的国家进行的访问。那么,克林顿在任期的最后时刻访问印度,其用意何在? 冷战结束后,南亚战略格局出现重大变化,苏联与印度联手对付美国的这种组合不复存在,这为美国调整对印政策提供了可能。从 90年代初印度进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成为世界10大新兴市…  相似文献   

6.
1998年12月,时任俄国总理的普里马科夫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中俄印三国组成“战略三角”的构想。俄方提出这一设想的重要背景是俄美关系紧张,美国坚持北约东扩,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有意借中、印的力量抗衡美国。但是,当时中印关系并未缓和,加之普京执政以及“9·11”事件后调整了对外政策,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这种设想基本上从俄罗斯领导人头脑中消失了。虽然中、印、俄结成战略协作关系的设想在政界没有变成现实,但是这一设想在学术界从未消失过,很多学者在研究和探讨其实现的可能性,2001年以来,三国学者就该问题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去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后,中印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中俄、印俄关系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美国借反恐战争独霸世界的意图也越来越咄咄逼人,中、俄、印三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声音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五月十一日,随着一名叫阿 斯塔的女婴在新德里萨弗达 江医院降生,印度这个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人口总量正式突破10亿大关,受这历史件事实的感染,人口问题突然成为印度舆论的焦点。而在诸多议论中,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就是“印度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吗? 其实,这看似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早在90年代联合国和一些世界人口学家就已预言:“印度人口将在2045或 2050年达到 15.33亿,从而赶超中国。”印度方面似乎也早已接受了这一论断,并将它写人了卫生和家庭福利部1999—2000年度报告的开篇词中…  相似文献   

8.
唐璐 《党政论坛》2011,(22):25-25
印战略家们并不认可搅局南海 以往印度政府的涉华立场经常会受到印度媒体的质疑和批评,其中受到攻击最多的便是政府的“软弱”。而这回,印度在南海的进攻性姿态普遍得到印度媒体的喝彩。  相似文献   

9.
印战略家们并不认可搅局南海以往印度政府的涉华立场经常会受到印度媒体的质疑和批评,其中受到攻击最多的便是政府的"软弱"。而这回,印度在南海的进攻性姿态普遍得到印度媒体的喝彩。然而,与印度媒体欢呼声形成对比,印度战略界人士对印度政府在南海的最新攻势却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正>1941年春至1944年秋,贺炳炎赴延安军事学院及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学习期间与姜平结婚。姜平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在婚后的日子里,贺炳炎与姜平相互扶持,留下一段伉俪情深的革命爱情故事。这是姜平写给贺炳炎的一封信:我记得你经常教育我说:"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党的工作,不应该考虑自己。"我记得在1947年你刚调到一纵队工作,我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观念都以为中学生幼稚。其实,当代中学生不但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也趋于早熟。最近,我们在对近二百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普遍关注社会,富于思考,对人生、改革有自己的见解。大多数人都利用假期进行了社会调查,对改革的巨大成就感到欣喜,同时,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感到震惊,並在震惊中沉思。沉思之一:教育的危机中学生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教育。他们深深懂得,国家富强以教育为本;然而他们亲眼看到我国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至今没有摆脱文盲和半文盲的桎梏,更为严重的是又有新的一大批人不断地被套上文盲和半文盲的枷锁。  相似文献   

12.
一、IMF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之一,是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政府间的金融机构,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944年7月1日,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12月27日,29个成员国政府在华盛顿签署了这一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1947年11月15日,基金组织与联合国正式签订了相互关系协定,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截至1997年底,IMF共有184个成员国。IMF通过使用SDRs、向成员国借款以及靠出售黄金来营…  相似文献   

13.
美印发展伙伴关系本刊特约记者李家声新德里专电美印之间的关3在迅速发展靠拢。虽然它们自己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国际上还是一下子发现:这是一件大事。美国国防部长佩里1月中旬对印度进行的三天访问,是近几年#美国第一位国防部长访问印度。访问期间,双方签订了军...  相似文献   

14.
印度总理英·甘地今年三月十日对日本特使园田直说,“印度根本就不打算同苏联一道与中国为敌。”七月十日她又在新德里对记者说,“我们不能假装中印双边关系已经很好,但是我们已经伸出友谊之手。” 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导致了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黄华访印。这是二十一年来中国领导人对印度的首次访问,是恢复和发展中印关系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15.
印度政局陷入新危机●本刊特约记者李家声新德里专电11月28日晚,印度古杰拉尔13党联合阵线政府的主要支持者国大党因与政府在有关暗杀印前总理、国大党领导人拉吉夫·甘地调查报告的看法上发生严重分歧愤然撤消了对政府的支持,致使处于少数派地位的古杰拉尔政府在...  相似文献   

16.
<正>大同学校于1947年由旅印华侨谭云山先生创建,取"天下大同"之意,至今有68年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创始人"立德立言、有守有为"的育人目标,在一代又一代大同人的努力下,素以校风严谨、学风浓厚、质量过硬著称,社会影响良好,成为享誉三湘的教育名校。从2005年起,在芙蓉区教育局"均衡发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47年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前身——关贸总 协定签署之时,印度就是协定的发起国之一。因此,当世贸组织正式诞生之际,印度也顺理成章地跻身其创始成员国及25个“主要成员国”之列。在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印度尝到过一些甜头,也不得不吞下一些苦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学到了很多窍门,越来越明白应该如何利用世贸机制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国内产业少受进口商品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1990年,39个国家扶贫县的1万名失学少年得到了团中央“希望工程”提供的助学金。该工程旨在使数百万失学孩子返回学校,这是党和政府近年间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扫除文盲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上9.65亿的文盲,既是愚昧和贫困的产物,又是产生新的愚昧和贫困的载体。为排除这个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联合国大会1987年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到本世纪末在全世界扫除文盲2300万的战略目标时,将扫盲列为该组织各项业务活动中的绝对优先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25)
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谋求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改变了过去“资源兴国”和“劳动力兴矿的发展战略,合理分配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力与资金。东盟“‘科技发展中期计划”、埃及‘’国家科技政策框架和战略”以及巴西“高等教育现代化计划’”等,表明各国加强科教发展的宏观调控。在亚洲,除了中国1995年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外,印度、韩国、新加坡等也制定了类似的方地1998年3月,印度发表行动纲领,计划到225年消除文盲。韩国1997年通过科技革新特别法规定,至2002年的五年里,政府…  相似文献   

20.
一、连接社会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以课本为世界,而发达国家是以世界为课本。有这样一个教育案例:英国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是"地区"一词,仅这一个词就让教师带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