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爱老婆是相同的,那么,怕老婆则国有国的不同。 中国男人怕老婆后的阿Q式自嘲 在国内,特别是民间,怕老婆没有什么好名声。所以作家龙应台说上海男人怕老婆。才会一度引起上海男人那么大的反驳。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廖荣典有个很有名的百分比定律。他认为,假如会见10名顾客,只在第10名顾客处获得200元订单,那么怎样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被拒绝呢?他说:“请记住,你之所以获得200元订单,是因为你会见了10名顾客才产生的结果,并不是第10名顾客才让你得到200元。而应看成每个顾客都让你做了200+10=20元的生意。因此,每次被拒绝的收入是20元。当你被拒绝时,想到这个顾客拒绝了我,等于我赚了20元,所以应面带微笑,敬个礼,当作收入了20元。”  相似文献   

3.
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农民,肯定能做出比今天更大的成绩。他说:正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我才更了解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4.
英轺私记     
晚清有一位大学士叫徐桐。他非常排外,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爱国愤青。所以历史学家经常把他当成守旧派代表揪出来示众。比方说,他承认世界上确实有英吉利、法兰西这些国家。但有些国家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是英国、法国总来讨好处,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所以捏造出来跟它们一起讨好处,好显得自己不那么突出。就像西班牙、葡萄牙,徐桐说这简直是开玩笑:“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  相似文献   

5.
风青杨 《党课》2012,(8):69-71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因为内心强大,才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当一个人内心里真正稳固的东西多了,他就强大了。相反,如果一个人信念中内核的东西经常被改变,那么,他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就会毫无主见。信念内核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怎样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6.
我对父亲是那么熟悉,但了解得却很少。他去世后,我从大量资料中和采访中才略知一二。现仅将他在重庆谈判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时期经历的几件大事粗粗地画个轮廓。  相似文献   

7.
现学现用     
爸爸教育儿子说:“批评是一门艺术,所以,批评人时要讲策略,就是要先说他几条优点,然后说‘不过……’,把他的缺点放在‘不过’里说,这样人家才容易接受,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8.
贪官智昏     
小时候读过一篇《太阳山》的课文,大意是说:很早以前,太阳山上遍布黄金,有兄弟俩经智者指点,乘太阳落山之际,一起来到太阳山上拾金。面对眼前数不尽的黄金,老二牢记智者的嘱咐:“小心太阳出来把你们烧死啊 !”所以他只拾了一块黄金,就急忙下山了;而老大却贪心不足,一个劲地拾。直到公鸡报晓的时候,他才背着装满黄金的袋子,一步一回头地往山下去,不料还没走出几步,就被赶上山的太阳烧死了。老大的悲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难道还少见吗 ?   自古就有“不义之财不可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训诫,但古往今来,总有那么…  相似文献   

9.
舒云 《党建文汇》2005,(7):47-47
毛泽东认为,苏联出了赫鲁晓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斯大林没有选好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他对接班人格外重视。毛泽东自己选过三个接班人:一是刘少奇,二是林彪。林彪叛逃后,他提出要年纪小的、学问少的、立场稳定的、有政治经验的、坚定的人来接班。1973年党的十大上,毛泽东选定了他的第三个接班人王洪文。那么,毛泽东是怎样发现王洪文的呢?  相似文献   

10.
童年,无忧无虑嬉戏打闹,在田野里疯跑,在院子里蹦蹦跳跳,这对常人来说,太平常了。可5岁就患上脊髓灰质炎的循化撒拉族残疾青年韩海珉就没有那么幸运,因为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所以尽管同伴满地追赶、打闹玩耍,他只能坐在一旁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他多么渴望自己有一双健康的腿,加入伙伴们奔跑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为官箴言     
《党员文摘》2006,(2):24-24
水利局张局长是临近年底才走马上任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加上春节将至,所以,他发话了:今年,希望全局上下都能过一个廉洁的春节,从我做起,谁也不准收礼,谁也不准送礼,谁给我送礼,甭怪我不客气!  相似文献   

12.
有位朋友,事业有成,家庭圆满,房子、车子、孩子,样样让人羡慕,可他总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所以拼命工作,节假日也不肯停下来休息片刻。直到有一天病倒了,他才猛然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真的已经很好了,只可惜.自己一直奔走在前往“更好”的路上.忽略了眼前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了沈阳“慕马案件”的重要涉案人员、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判刑后的一次忏悔发言。贾永祥的腐败行径触目惊心,其痛心疾首的悔悟也有很强的警示作用,是一篇有用的反面教材。当然,这类罪大恶极、祸国殃民的腐败分子并不能因其忏悔而减轻人们的愤恨,他们的忏悔也绝不是自我的良心发现,而是撞了南墙才想回头,不值得同情。贾永祥确实是在认真忏悔,但他的认识也是有限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自己的审判才刚刚开始”。所以,就他的犯罪事实和忏悔进行剖析,对我们利用好这个反面教材,是有必要的。两面性———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14.
语丝     
林枫 《党建文汇》2008,(12):53-53
60岁时比自己20岁时富10倍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得到了10倍的幸福。思考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喜欢脱口而出。如果穷人不提供食物,那么富人只能吃纸币了。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临汾市原副市长周杰涉嫌受贿案5月12日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周杰在担任临汾市副市长期间,利用分管工业、民营经济、国有资产监管等职务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230.28万元,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周杰在法庭上辩称,“(煤老板)邓某送给我200万元时,我当时没想那么多,觉得我和他比较投缘,就收下了。他为什么会送钱给我?我到现在才知道他肯定是冲着我这个副市长才送的”。(5月25日《检察日报》)  相似文献   

16.
有记者问柏杨的遗孀张香华:“对柏杨先生的观点,也有许多争议,台湾的李敖就公开地批评过柏杨先生的观点。对这些观点不同的意见,柏杨先生是怎么回应的呢?”张香华说:“我们夫妇都不谈李教,我们是得罪不起他的。他那张嘴太能讲话了,况且他还有一个女儿,嘴巴也是那么厉害,所以无论是他怎么批评柏杨,柏杨都是任他去讲,而从不发表自己的回应。因为我们实在是得罪不起他。”  相似文献   

17.
不入书斋的哲学思辩陈永贵没上过学,更未系统学过理论,4岁才脱盲,初通文字,在批阅文件时有些常用字写不来还得问人,而他却善于哲学思维,且有一定水平。1964年1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的大会讲坛上,头箍白毛巾、身着对襟衫、满脸憨厚朴实的陈永贵,以独特的风彩侃侃而谈几个小时。他讲了那么多发生在大寨的生动活泼的人和事,却始终井井有条,头头是道;他出口即豪言壮语,却平实自然,不矫揉造作;他摆了一系列哲理性事例,却无一引经据典,令在场听众包括诸多学者名流为之倾倒,交口称赞。据悉著名作家赵树理曾评论:他的讲话没…  相似文献   

18.
郭庆晨 《党课》2014,(7):80-81
徐勉是南北朝时的官员,南朝梁武帝时,曾任宣慰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等要职。他虽然官位显赫,却无心经营产业,所以家中没有什么积蓄。所得的薪俸实物,他都分送给亲族中穷困贫苦的人家。他的弟子和朋友们曾善意地劝导他,为家人和后代着想,置办点产业。徐勉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的是财物,我给子孙留下的是清白。子孙们如果能成才,那么他们自己会创造财富;如果他们没有一点本领,即使留给他们一大笔财产,最后那些财产总归还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19.
平平常常才是真──商南县纪检干部张少义小记杨纪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但对商南县纪委、监察局干部张少义来说,这话就不那么确切了。张少义四十六七岁走上纪检岗位,在满打满算的7年时间里又能干出多少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熟悉他的人却说,还是写写老张的日...  相似文献   

20.
白杨林 《党课》2013,(20):66-67
夜读史书,看到一则“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