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鞋上有眼     
母亲的布鞋长着千百双眼睛,时刻牵挂着我的脚步……前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是母亲从乡下寄来的一双鞋。包裹里面,还有母亲请人代写的一封信,信中说,她的眼睛早已昏花,看不清东西,只能做一些样式和做工都很简单的布拖鞋了……可我发现,母亲的这双鞋并不普通,它的样式和做工都很讲究:白底、黑帮,鞋底上整整齐齐地扎满了针眼,一行行地,错落有致。我想像得出,母亲为了它,一定在灯光下操弄了不少时日,更是熬过了好多个夜晚。我甚至看到了母亲正睁着昏花的眼睛,一遍一遍艰难穿针的情形,还有她艰难地纳底缀帮的样子……母亲今年已经60多岁…  相似文献   

2.
朋友的母亲病了,他和爱人工作都忙,家里家外乱得一团糟,便托我从老家为她找个保姆.  相似文献   

3.
优雅到老     
安宁 《新青年》2007,(1):22-23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活在上海繁华里的女儿,常常会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有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4.
寂寞的母爱     
记不得母亲具体是几月生日,要么是这个即将来临的9月,也可能是10月。这么多年,我和母亲聚少离多,从来没给母亲过一次生日,买一份哪怕很小的礼物给她。作为她最小也是她最爱的一个女儿,我的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惭愧的感觉———我愧对母亲二十多年的养育。这个多雨的夏季,我格外想念我的母亲,我想她的时候,也是她想我的时候……没有人能理解我此刻内心的感受。我的母亲,她那么爱我,几乎是到了极致……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母亲在我身上付出的爱超过了很多母亲。她的眼里只有我,而没有她自己……而我,这些年,一直不在…  相似文献   

5.
心慧 《新青年》2006,(5):8-9
我对母亲的恨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疼过我.她最爱的人是姐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寻医问药了差不多半年,累得落了形,可是姐姐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我才5岁,看着父母每天都要背着姐姐外出求医,对我基本上不管不问.  相似文献   

6.
一箱饼干     
白鹭 《新青年》2005,(11):6
女儿两岁了还没回过老家,家里人都打电话过来说十分想见见她,希望我们能回去一趟。因距老家太远,他们都没来过我城里的家。两年多没回去,再忙也该回去看看了,我们决定一家3口回去两天。在爱人的指示下,我们回去只给母亲买了件衣服,其余人都没买东西。虽然我还打算给在镇上读初中的侄儿买点东西,可在爱人的抗议下只好作罢,谁让家里的财政大权在她手上掌握着呢,再说了,刚买过房,的确手上钱不多。到家后,我们先到达了母亲那儿,计划第二天和她一起回老家。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和姐住在一起,由姐照顾着她。见我们回来,姐忙着高兴地给老家二哥打电话…  相似文献   

7.
读懂爱     
从小我就看不起自己的母亲,嫌她没工作,只会在家煮饭、洗衣服.她既不像我同学的母亲那样有工作有收入,也不像邻居没工作的阿姨,自己会做点小生意,并且每天打扮得体,举止优雅.母亲总是那么忙碌,还没完没了地唠叨,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整日里蓬头垢面,她的手还特别粗糙.  相似文献   

8.
出类拔萃     
"接受现实吧,妈妈!我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每当我听到15岁美丽而聪明的女儿说这话时,心头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同其他孩子一样,女儿从前一直是充满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世界.她会画画,她能跑步,她还会唱歌.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至少是她的家人,她的保姆,她的幼儿园老师,她的朋友会说她不是一个独特的、天才横溢的女孩.  相似文献   

9.
姥姥     
陈华 《新青年》2007,(1):8-9
姥姥不是妈妈,却给了我无边的母爱。她也不是母亲的母亲,她在40岁那年才抱养了母亲,因为,她一生不曾生育过。为这,姥爷背着她在外面又娶了妻并且生了二男一女3个孩子,还一直守着那边的妻儿过了一辈子,一直到死。而姥姥从26岁姥爷离开家门到88岁去世,自己生活了62年。母亲生下我  相似文献   

10.
17岁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我学后已是4点多钟了。我的同学刘常红找到我,说她母亲去她姥姥家已十多天了,还不回来,她想去她姥姥家里,把她母亲叫回来。她求我跟她一起去她姥姥家,她姥姥家在城东南30华里的王家庄。常红说,我们快点骑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她姥姥家,天黑我们就可  相似文献   

11.
姜米粒 《新青年》2006,(9):44-45
今年,母亲虚岁70了.印象中,母亲一拨儿老太太好像不大在饭店里聚会.这次不同,王老太患癌以后,母亲常去看她.一次遇到另一看望病人的张老太,赶上中午,母亲说,我请你俩吃饭吧?我估计是推拉了一会儿.张老太说,在附近的饭店吧,远了王老太走不动.三人相互搀扶、拽扯着去了家附近的小店.母亲说服务员可热情了,奶奶坐、奶奶请地一通招呼我们.  相似文献   

12.
百合花     
《新青年》2010,(10)
那时候,我只是道路边的一朵百合花,自生自灭,母亲说,我的生命只有一季.我是在石头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出生的一天,下了一夜的倾盆大雨,我细细的枝丫和花蕊几乎被狂风吹散,但是母亲用她的瘦弱身体挡住了我.第二天,母亲美丽的头发凋谢了,她像一只蝴蝶一样被吹走,不知所踪.她们说母亲是死了,这就是一朵花的一生,从开始到结束,总是悄无声息、无人问津,却自有自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3.
宝儿小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母亲从来没感到拖累和厌倦。淘气也罢、破坏也罢,母亲总是能极大地宽恕宝儿。她把呵呼宝儿当做一种享受,一种安慰。她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宝儿身上。宝儿笑,她跟着笑,宝儿病了哭闹,她会陪着落泪。我有时被宝儿缠得不耐烦,忍不住打她两巴掌,母亲就一边埋怨,一边心疼地抹眼泪。我常嫉妒地想:“哼!小时候你也会这样疼  相似文献   

14.
第九个保姆     
澜涛 《新青年》2007,(11):16
母亲因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的她只有一只腿和一只手还受自己的意识支配,身体的其它部位都毫无力气,每天不得不瘫卧在床上.  相似文献   

15.
勇敢的密码     
在我眼中,母亲不仅是我的保护神,也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三岁那年,我在院中玩耍时不慎掉到水井里.母亲箭一般冲到井边,听到我呛水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就跳了下去.井水已经漫过母亲的脖颈,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用力托起我……当闻声赶来的邻居将我们用绳子拉上来时,浑身湿透的母亲把瑟瑟发抖的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她一边自责,一边惊慌地检查着我的身体……  相似文献   

16.
漫长的约会     
他和她出生存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产房,只不过时间相差了两年. 他们住的地方只隔了一条街,他两岁的时候坐在家门口玩,她母亲抱着她经过,笑着对他说:"这小孩长得真可爱."  相似文献   

17.
厚德     
正老妈今年81岁,已经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了,一日三餐都是长她4岁的老爸伺候。这次回老家,村里远房的一位87岁的老爷去世了,车子快到家门口时,遇见了参加葬礼的母亲,她说:"我还真想他,在那儿哭了好一阵子。"大姐说:"干嘛呀,他虽是亲戚,也没怎么疼过您。"大姐心疼老妈,怕她哭坏了身子。老  相似文献   

18.
在父亲葬礼的16天后,我的母亲来和我住在一起。这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事情,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父亲走得太突然,而母亲得了癌症也使她只能和轮椅相伴。在去安养院和与我同住之间,她只能选择后者。在我生命中的45年中,我们母女二人总是不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所做的事没有一件可以取悦她,而她说的任何话对我都毫无意义。等我长大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根本互不理睬。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财富     
年初,母亲光荣退休了。她说:为这个家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总算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其实她喜欢做的事很平常,就是打打太极拳,练练毛笔字。但最近我发现,只要一有空儿,她就不厌其烦地收拾箱柜进而存放大包小裹,把里面的衣物反反复复整理好多遍。我不免奇怪:那些包裹大都是母亲舍不得丢掉的旧年衣物,放在衣柜里也不碍事儿,干吗费那么大劲儿掏出来整理呢?母亲笑而不答,拉我坐在床边。她打开一只包裹,把里面的衣物一件件掏出来展开,我一看:咦,哪里来的这么多小孩子衣物呢?母亲把一件红色的连体小衣裤放在手里笑着说:这件衣服是你刚满百日时…  相似文献   

20.
母亲一辈子就生我与哥哥兄弟俩,对待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按理说,娘疼幺儿,可她疼的偏偏是哥哥。我的惟一特权就是每年春节能跟着爸爸回老家,有时哥哥想跟着去,爸爸总以他腿不方便拒绝了。哥哥大我一岁,两岁时患了一场病,那时我们家才从广西迁到重庆,父母都很忙,把哥的病耽搁了,哥就成了个瘸子,走路一跛一拐的。母从小学到初中,我总穿哥哥穿旧了的衣服。过年时,母亲常到供销社扯几尺布给哥哥做新衣,却每回都没我的份。有次,我忍不住了,哭个没完,冲着母亲喊:“他一个瘸子,能穿出什么样来,还净给他买新的。”母亲一听,像被马蜂蜇了般,扬手就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