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对国防建设进行战略筹划与实践,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国家工业布局改善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全面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这一时期中国国防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形成科学的基本评价,对于指导当前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对国防建设进行战略筹划与实践,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国家工业布局改善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全面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这一时期中国国防建设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形成科学的基本评价,对于指导当前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司警涛 《世纪桥》2011,(4):28-33
由于“大跃进”及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中国国民经济遇到很大困难,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自然成为这次调整的重点之一。黑龙江省人民在省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调整农业,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反右倾"斗争等一系列运动之后的年轻共和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共中央适时地调整了各项政策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军事战略方针,是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领、总原则,它主要规定完成战略任务、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明确军事斗争的重点、主要战略方向和相应的战略部署,是一定时期内或一次战争中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实施的行动准则,是军事战略的主体和核心。  相似文献   

6.
宋湛 《北京党史》2011,(4):53-54
北京是一个古老的消费城市.历史上商业并不十分发达.虽有前门大栅栏、东单王府井、西单、菜市口等几个大的商业区,但多是为满足统治阶级的奢侈享受而发展形成的.无论是地区或行业的分布都很不合理。各主要商业街道上.行业过分集中和重叠.而居民区的商业网和供应广大劳动者生活必需的行业却严重不足。解放初期,为迅速掌握市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根据中共中央统一部署,辽宁对国民经济和政治关系实行全面调整。整个调整工作分为初步调整、深入调整和全面调整3个阶段,到1965年,辽宁的调整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汤家玉 《党史纵览》2008,(11):35-40
军事战略方针是一定时期内规定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必须达到的总目标以及应该遵循的基本指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要在波谲云诡、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果断调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并对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实行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它的形成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的改革和建设,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不仅继承和发展先前关于社会主义条件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而且还初步勾画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其后邓小平经济理论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异常严峻,美苏先后对中国进行核威胁。美国希望通过核打击来遏制中国核力量的研发进程,保持美国对中国的绝对核优势;苏联则企图通过核袭击来打击中国的国防力量,以满足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地位的需要。面对美苏的核威胁,中国积极应对,在强烈谴责美苏核威胁的同时,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制步伐,进行了充分的战备,并及时转变外交战略,迫使美苏最终放弃了对中国的核打击企图,打破了美苏的核威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和政府对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逐步调整,到党的十二大确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时此后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一外交战略和政策是着眼于我国国家利益,顺应时代转变和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总结以往外交战略乖政策经验教训的产物.正确把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产生背景对我们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超创作昆曲《李慧娘》昆曲《李慧娘》是作家盂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著《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孟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开始活跃于中国文坛。曾与蒋光慈、阿英等人一起创建文学团体“太阳社”.后来“左联”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造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不能以改造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失误来贬低其成就,更不能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响应毛泽东号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推动调整方针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制订“工业七十条”和“高教六十条”,逐步恢复被“大跃进”运动破坏的社会经济秩序。他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一起,积极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经济建设要贯彻综合平衡思想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要以群众满意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些思想成果,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也为改革开放后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党史纵览》2006,(7):3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封锁和阻挠,被美国视为"后院"的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没有同新中国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增强中国与拉美人民的友好关系,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没有建交的情况下,中国仍同拉美各国之间积极开展了民间的贸易、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刘莹 《世纪桥》2010,(3):60-61
群众歌曲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音乐体裁。20世纪3、40年代,中国作曲家创作了许多紧扣时代脉搏的群众歌曲,它们在体现艺术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极大的社会价值,许多群众歌曲在争取民族独立与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从史学的角度对20世纪3、40年代的群众歌曲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王永魁 《党史博览》2013,(6):40-41,56
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各个城市都流传着"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的民谣。所谓的"高级点心高级糖",指的是当时不得已而采取高价供应的糖果和糕点。作家韦君宜在《思痛录》中回忆:"我记得我去百货大楼点心柜台看过,替孩子们买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不是整的,只是一个角要两元。拿回来孩子们一个人掰一块,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注重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路。这些新的思路成为邓小平理论的前奏和先声。  相似文献   

19.
韩广富 《理论学刊》2004,(5):102-105
20世纪30年代,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经济危机促使中国知识界对中国的根本出路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中国知识界就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先决条件,中国现代化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的资金来源,现代化的实现步骤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把对中国根本出路问题的探讨从文化领域推进到经济领域,实际上提出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考察20世纪60年代初以包产到户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调整受挫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领袖的人个意志可以通过体决策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但这种影响和左右的实现决非仅取决于领袖个人意志的随意决断和强力推行,而是有着非常复杂和深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