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骡驴的简易无血去势法——扎骟》一文,自《兽医科技资料》1973年第二期发表以后,很受各地兽医同志欢迎。但反映在手术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若遇精索较粗的马,连接两夹棍头端的细线绳易被撑断;(2)助手用细线绳在棍尾打结时,由于夹棍被手握和绳勒至紧,引起马骡抗拒跳动,给打结带来一定困难,有的马骡甚至坐地,致使夹棍滑脱,再  相似文献   

2.
马骡肠黄(或称急肠黄,西兽医叫急性胃肠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大肠经病。属热证。其特点是:发病急,来势猛,病程短,死亡率高,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常造成病畜死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中西兽医结合以治疗为主的研究。本文所小结的47例马骡肠黄,均来源于我所附设家畜病院门诊部,时间是从1969年至1973年6月。  相似文献   

3.
马骡过敏性皮炎(马蠓咬过敏性皮炎)是南方马骡中的季节性疾病。一旦得病,年年复发,不易根治。我们经过二年的实践,用石蜡油(或食油)溶解精制敌百虫粉治疗此病,收到很好效果,已治疗马骡4匹,均当年治愈。 (一)具体方法 精制敌百虫粉20克、石蜡油(食油) 300毫升、水200毫升。先用水将敌百虫粉溶解,后加入石蜡油(食油)充分摇晃均匀,用粗铁丝或竹棒捆上棉花纱布,蘸敌百虫油溶液涂于患部,每天或隔  相似文献   

4.
冬羔用手术法断尾、去势,常造成伤口感染以致死亡。针对手术法断尾、去势存在的问题,我们从1973年起改用无血结扎断尾、去势,经对11575只羔羊的试验,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现简介如下 (一)操作要领 1.适宜断尾、去势的羔羊为15日龄,最早2~3日龄,最迟2~3月龄。  相似文献   

5.
马骡肠便秘是常见多发的胃肠疾病,直肠检查、按压、捶结是诊治此病的有效方法。但常由于操作粗疏,要领失宜,或者马骡骚动造成直肠破裂。马、牛妊娠、配种作直肠检查,以及教学实习也可引起直肠破裂。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曾用螺旋式半弯针、长柄缝合针直肠内缝合法,直肠外翻缝合法,左(月兼)部开腹缝合法,肛门侧切牵引直肠缝合法,臀部切开取出直肠缝合法,耻骨前缘白线侧方开腹缝合法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经不起重复,而且难度较大,不易掌握。我们在山东农学院林干同志经验的启发下,从1978年制成长柄半弯套管式马骡直肠缝合针,通过16例马直肠破裂  相似文献   

6.
在马骡急腹症中,肠变位的发病率虽不高,但其死亡率却最高,据近3年来不完全统计共收治肠变位病例76例(马61头,骤15头),其中有50例行手术治疗,失去手术抢救时机26例。死亡62例,治愈14例,死亡率占81.6%。鉴于肠变位容易误诊较难治疗和死亡率高等仍是目前兽医临床尤其是基层兽医临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诊断肠变位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一)诊断 1.询问病史;了解对病畜腹痛初次诊断的结果及用药物治疗后效果如何,腹痛程度有无增重或减轻。病后有无剧烈翻滚和急起急卧,给镇痛剂后效果如何有无鼻流粪水,病后多长时间出现。腹围有无变化和有无造成腹内压突然增高史等。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医疗卫生路线指引下,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为创造适应战备要求的麻醉方法,在人医耳针麻醉经验的启发下,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了马骡耳针麻醉的研究,初步摸索到马骡耳针麻醉的几个穴位和操作方法,并先后在33匹马骡身上进行了剖腹和肠管吻合等手术的试验和应用,31匹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骡角膜翳黄国顺(贵州省清镇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551400)二十多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马骡角膜翳9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主要症状低头闭目,患眼肿胀,结膜潮红,羞明流泪,眼睑或内眼角附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马骡危症肠便秘的治愈率仅20%左右。故对此需要研究解决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依据重、危症马骡肠使秘的病理机制和对传统疗法利弊的对比分析,改进了重、危症肠便秘的综合治疗方案,于1983~1985年,在莱阳兽医站和莱阳农学院兽医院的协助下,运用该方案对34例重、危药马骡肠便秘进行了治疗的实验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治愈率较常规疗法可提高一倍左右。 (一)材料和方法 1.病例来源:重、危症马骡肠便秘病例由山东省莱阳县兽医站和莱阳农学院兽医院门  相似文献   

10.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准备打仗”的教导,为使马骡耳针麻醉更加适于战时需要,我们在学习兽医大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摸索出马骡耳麻新穴,经15例手术的实践证明,用一针一穴即可达到麻醉。 例如我们收治一匹盲肠尖变位粘连的病马,采取耳麻手术治疗,术前每分钟呼吸12次,  相似文献   

11.
在兽医临床上,常遇到马骡舌断裂的病例。因舌头活动频繁而质脆,在咀嚼过程中易造成创面感染,加之口涎的浸蚀,牙齿的刮磨,致使创口难以愈合。为此,笔者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出舌断裂的塑料薄膜缝合法。一次缝合,术后便可采食,食后用消毒药冲洗口腔,10天痊愈。近年来共收治6例,均收到了预期效果。 (一)手术方法 1.保定与麻醉:马骡行站立或横卧保定,用2%普鲁卡因60毫升分三点对舌进行传导麻醉。烈性动物  相似文献   

12.
马骡四肢上部骨折治疗一直是个难题,根据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我们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研制成功活动金属夹,对马骡四肢上部骨折固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试用于8例马骡四肢上部骨折,达到解剖对位的4例,整复较好的3例,1例因股骨骨折未经整复而失败。上述7例均恢复功能和使役能力。现将活动金属夹的制作与应用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3.
公畜的传统去势法,不外乎有血去势和无血去势(钳夹法、夹捶法、扎骟法等)两类。另外还有新的化学去势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有的受季节限制;有的易出血、感染化脓,或感染破伤风;有的手术时牲畜非常痛苦,有时去势不完全;就是化学去势,目前看也还有阴囊皮肤被药液腐蚀坏死或受牲畜年龄限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72年6月参加了由甘肃省农林局组织的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4800部队马骡结症新疗法——针结术后,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的教导,从7月至12月,在我所附设家畜病院应用针结术对马骡结症作了比较系统的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抢风穴水针注射治疗马骡前肢跛行14例(闪伤性10例、风湿性4例),治 愈13例,1例闪伤性的未愈。 穴位:抢风穴。针刺1.5~2寸深注入药液。 药液:跛行安(或镇跛痛)10毫升、  相似文献   

16.
确定脱水马骡适度静脉输液量问题,迄今没有统一意见,用老计算方法求出的量过大,既增加畜主负担,实施也有困难。故而,寻找符合客观实际的静脉输液量的判定标准,使临床输液更趋合理化、条理化就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利用1984年2~5月学生毕业实习的机会,通过测定脱水马骡中心静脉压(CVP)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在输液前和输入一定量液体后的变化关系,试图探讨脱水马骡适度静脉输液量的判定标准,并比较了CVP与PCV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骡钉伤是在装蹄铁时由于钉入的蹄钉刺伤或压迫蹄底真皮或蹄壁真皮所造成的一种损伤。由于蹄负重量大、活动多且强烈,受损伤后又不得静养,易受感染,并在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都有一定困难。笔者采用蹄部手术处置后装钉铁板蹄铁的方法,对25例化脓性钉伤的马骡进行了治疗,均获痊愈。(一)铁板蹄铁的制作 根据患畜蹄形大小,选对号的普通蹄铁,再剪1个与蹄铁形状一致的薄铁片(厚0.5mm),并在铁片后缘留3~5cm长的余尾,在蹄铁两支的第2钉孔用蹄钉将铁片固定在蹄铁的接蹄面,最后在蹄铁的其余钉孔对应处将铁片穿孔即成。  相似文献   

18.
1975年在我国海南岛发现类鼻疽疫源地,并发现当地马骡感染类鼻疽后,对鼻疽菌素呈阳性交叉反应而干扰鼻疽检疫。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曾用海南岛分离的类鼻疽菌对马骡进行了实验感染试验。马的类鼻疽在文献中报道不多,特别是亚临床感染马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免疫反应还未见报道,故将本试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院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了近十例马骡的虚喘,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选方依据: 患本病的马骡,发病原因都是过劳,于长期重役或一次突然重役后发病。古有“劳倦伤脾”之说,脾气虚弱,化源枯竭,精气亏损,形成中气不守,大气下陷,气息不能接续而作  相似文献   

20.
公畜无血去势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不受季节和家畜年龄限制,疼痛轻微,优于观血去势法。目前,无血去势术包括夹骟(扎骟)、无血去势钳骟、牛的捶骟和勒骟、皮下结扎精索去势法、免疫去势法以及睾丸实质内注射药物法等等。经临床验证:夹骟、钳骟等无血去势法较适用。这两种去势术虽都可用于各种大家畜,但夹骟主要用于马类家畜,而钳骟则多用于牛。为解决无血去势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组织病理学方面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