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原载于美国《军事评论》2004年12月号,作者杰弗里·T·鲁姆系美国空军上校,现任美国空军驻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电子系统中心情报、监视和侦察分部主任。本文作者认为,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中国就一直在大力发展二炮部队和战略力量,并赋予了这些弹道导弹项目相对更高的优先发展权,确保中国部队具备更加强大核威慑能力,以弥补常规战力的不足。本刊并非同意文中的观点,也不证实文中提到的有关数据与报道,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同时,原文写作深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望广大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2.
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一直是国外观察家关注的重点。本文编译自卡洛·库珀博士2006年3月发表的文章。卡洛·库珀博士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防务分析专家,其论著多次在《电子防务月刊》和美国空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主办的防务出版物上发表。库珀博士通过对中国空军装备的苏-27系列战斗机的技术分析,认为中国正在建设一支“进攻性”空军,而不断改进的苏-27系列战机将成为中国空军核心力量。整个太平洋地区,唯有美国空军的F/A-22战斗机与之对抗。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文章在刊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理查德·D·费舍尔系美国非盈利性的詹姆斯基金会的高级研究人员。作者在本文中片面夸大中国空军在引进新装备、提高训练强度方面的努力,声称中国一旦成功地掌握苏-27战斗机的航空生产技术,中国就能够威胁到在亚洲的美国空中力量。本刊对其文章进行整理编译,并非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报道,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原载于美国《军事评论》2004年1-2月号,作者杰弗里·T·鲁姆系美国空军上校,现任美国空军驻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电子系统中心情报、监视和侦察分部主任。本文作者认为,在1991年“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海军共向伊拉克目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其中80%命中目标,中国十分关注这种武器的优异性能,并集中力量获取巡航导弹。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译自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学院中国军事研究中心2003年8月出版的《变革进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书第八章。作者理查德·D·费希尔系美国非盈利的詹姆斯敦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的高级研究人员.担任该基金会的出版物《中国简讯》(china Brief)的编辑,长期关注中国国防发展以及台湾海峡局势等方面的课题。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对我人民解放军空军近年来大力提高部队装备水平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本刊编译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引用材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译自美国空军大学《航空和航天力量季刊》2003年冬季号、作者为托马斯·亚历山大·休斯博士。本文揭示二战期间,盟军在法国西部实施的空中战役对现代作战指挥和控制,以及当前高度重视空中和太空作战中心(AOC)的做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现代空中力量而言,把与诺曼底空中战役相关的一些问题,置于当前的空战原则、构想和争论之下进行思考,可以获得大量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空中力量发展都十分迅速。由于历史及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印度一直对中国空中力量的发展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关注”。印度国内的学者以及官方、军方人士多次撰文对中国空军的发展进行评述。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飨读者。本刊并非赞同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编译自英国《简氏情报评论》2005年4月刊文章:“中国改革战略武器出口控制体制”。(“Chinareformsitsstrategicexportscontrolregime”,from《JANE'SINTELLIGENCEREVIEW》APRIL/2005.)。作者斯科特·琼斯(ScottJones)是美国乔治亚大学国际贸易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作者在文中考察了近几年来中国在防扩散出口控制政策上的变化,认为中国已经建立了新的战略武器出口控制体制。同时,作者还对中国与国际上主要的多边防扩散出口挖制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本刊刊载此文并非证实其内容的正确性,亦非赞同其观点,仪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译自美国《空中和太空力量评论》季刊2005年秋季号,作者小劳伦期·马丁是美国空军上校。作者认为,美国应采用《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战略,即运用综合国力的所有组成要素,确保其作战力量能持续进入台湾地区的基地。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只是为了使读者了解美国部分军事理论家对于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在军事上的战略思考。请广大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托马斯·R·麦克卡比现为美国空军预备役中校,“9.11”事件后相继在军事基础设施办公室、情报分析指导委员会、国防情报署和位于华盛顿的鲍林空军基地工作。他曾因《纵深攻击的局限性》一文获得美国《空间和太空力量季刊》1993年度“艾拉·伊克奖”。本文原载于美国《空间和太空力量季刊》2003年秋季号,作者指出,预测中国将成为美国下一个强有力竞争者的分析家们通常将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工业化潜力作为其论点的例证,如果他们的观点正确,那么美中关系的关键点之一将涉及到从战略、组织结构和作战原则等角度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这一问题。这是因为,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些独特之处来看,它并不倾向于把传统作战方式作为其战略基础。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原载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海军作战学院评论》2004年冬季号(2003年12月出版)。作者伊安·斯托里系澳大利亚迪金大学社会和国际关系学院讲师,获日本国际大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参与迪金大学在澳大利亚国防大学所属国防和战略研究中心开设的国防和战略研究项目。他曾在《当代东南亚》和美国陆军《参量》等杂志发表过文章,并经常为英国《简氏情报评论》撰稿。其近作是与人合作编撰的《中国威胁:想象,神话和现实》(2002年出版),目前正在撰写的专著名为《东南亚和中国的崛起:寻求安全》。 本文从几个角度探讨了与中国航母研制能力相关的问题。首先回顾了中国航母研制项目迄今为止的“发展”情况以及近年来多种媒体的相关报道:其次讨论了中国发展“蓝水”作战能力的进展,以及解放军海军内部关于对获得相应舰艇(航母)的必要性的争论:最后评估了中国启动航母建造项目的能力,以及由这一举动而可能在经费、技术和地缘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裴文睿(Randall Peerenboom)是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牛津大学基金会中国法治的法律、司法及社会项目主任。2006年的《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学会年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刊登了裴文睿撰写的《法律与宪政民主的发展:中国是一个问题案例吗?》一文,文章指出,评判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治发展情况,应该结合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进行。作者以东亚国家的发展历史为背景,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当前的民主和法治进程在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一直是美国关注的焦点。美国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都认为,中国在国家统一进程中将在台湾海峡使用武力。本文作者马克·A·斯托克斯就持这种观点。斯托克斯在2004年前长期担任美国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所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台湾和蒙古事务小组负责人,主要负责研究、协调和管理与上述国家(地区)的国防政策。1982-1995年间,斯托克斯还曾任美国空军驻华助理武官。他曾撰写了与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及航天和导弹发展项目相关的多篇文章及一本专著(《中国战略力量的现代化》,1999年出版)。本文编译自斯托克斯2005年11月在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出版的文章。他认为,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中,中国将采用以最低代价换取最大政治利益的压制战略,解放军将实施联合空天压制作战。本刊刊载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大学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斯特·马丁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  相似文献   

15.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美国空军的使命永远是飞行与战斗”,这是美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在2005年航空航天研讨会上的陈词,本文是对这次会议中美空军高层演讲内容的编译整理,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美空军领导对自身现状和未来前景的自我剖析。为最大程度体现演讲者本意,我们部分保留了原文中的会议记录风格以供广大专业工作者和读者参考。但本刊并不证实文中观点和内容,还请阅读时鉴别。  相似文献   

16.
美刊《当代中国杂志》2006年2月号刊登了中美经济与安全评论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托马斯·I.帕利题为《中国发展模式的外部矛盾:出口导向型增长与全球经济萎缩的危险》一文。文章认为中国目前所实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该转向国内需求导向型的增长模式,以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虽然从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来探究这一问题,但其观点确有借鉴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一、中国当前发展战略的局限性:相互对立的学说在过去的20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近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出口增长十分迅速。即使是…  相似文献   

17.
据中新社6月30日消息,美国总统布什提名担任美国空军总参谋长的迈克尔·莫塞利29日称,美国国防部正在艰难决定在必要情况下与中国作战所需的轰炸机及其他军用飞机的数量。莫塞利表示,如果他最终被任命为美国空军总参谋长,部署针对中国的空中火力将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空军退休上校瓦尔特·鲍耶解释称,美军飞机需要覆盖中国的指挥哨所、雷达装置、地对空导弹基地、空军基地及其余军事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首批F-22A战斗机进驻日本,美国空军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变得十分引人关注,西方媒体称美日同盟某种程度已成为了一个“空军联盟”。美日空军合作的不断深入,必将对亚太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代表了美国空军官方对美日同盟的看法,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阿瑟·P·J·莫尔是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环境政策的教授,他在英刊《发展与变化》2006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转型期中国的环境与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的前沿》的文章。该文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欧洲社会的发展轨迹并论述了其核心思想,作者认为,尽管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于西方,然而其适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西方,它同样可以推广到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包括中国。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现代化是既继承其实质而又充分体现地区色彩和地区定位的。以此为基础,作者从生态现代化所蕴含的四个方面———政治现代化、经济参与者和市场动力、公民社会以及国际…  相似文献   

20.
本文编译自英国《简氏情报评论》2003年12月号.作者戴斯蒙·波尔现供职于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战略及国防研究中心.长期密切关注远东地区发展航空航天能力的进展。2003年中国继苏联、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用自身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西方立刻开始充斥有关“中国致力于提高太空军事能力”的言论。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宇宙飞船轨道舱的推测研究.进而对中国情报搜集卫星家族展开分析,代表了许多西方情报专家对华航天情报搜集能力的看法。本刊特编译此文,并非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