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谦 《奋斗》2005,(3):37-37
一是“问”。即询问、调研、了解、征求、倾听等等。概括地说,即问策于民、间计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做群众工作,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反映群众意愿不行;不了解民意、不顺应民意不行;不深入群众、不体察民情不行。只有问策于民,群众才能感到与他心贴心;只有问策于民,群众才能讲真话、说实话:只有问策于民,才能造成政通人和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群众或基层的呼声,大多是一些具体的小事,从领导机关的角度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对群众和基层来说却事关重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群众的呼声,既是对下负责,也是对上负责,不仅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的有效贯彻,还关系到党的根本宗旨的真正落实。群众只要有呼声,上级就应该有回声。  相似文献   

3.
张瀚时 《当代贵州》2013,(30):42-43
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应,特别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马上办”、“主动办”、“用心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相似文献   

4.
1999年 6月,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这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经济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大开发中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反腐败工作,将是西部大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是因为:   1、只有坚决遏制腐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前人民群众最不满意、呼声最强烈的,就是公职人员中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腐败不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难以有效保证,党和政府的形象就要受到损害。因此,坚决打击腐败,才能形成万众一心、政通人和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投身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性。   …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9):18-19
倾听群众呼声。既要广泛深入,又要理性分析。倾听群众呼声,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接触普通群众,真正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如果长期足不出户、端坐机关,或者深陷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之中,那就会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听群众在想什么、议什么、盼什么。  相似文献   

6.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科学决策,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调查研究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调查研究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正确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其实,这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  相似文献   

7.
政工干部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我认为应具有这样一些素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嗅觉灵敏,出口成章,腿脚勤快,手撰华章。简言之,就是会发挥“五官”、“四肢”的整体效能。所谓眼观六路,是说政工干部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政工干部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学会用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克服主观片面性,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社会生活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耳听八方,是说政工干部要善于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近日,听一位基层干部如是说:善于当“聪明”干部,才能做好工作。“聪”字的一旁足耳朵,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聪”字的两点是眼睛,要把目光投向基层;“聪”字的口是嘴巴、要经常“问计于民”;“聪”字的下边是颗心,要一心为公、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笔者不禁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以为“聪”字的有益启示,值得各级党员于部细心琢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呼声与回声     
来自群众中的呼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反馈,是对领导工作作风和工作失误的反映,是群众利益的要求所在。这呼声既是对改进工作方法的要求,又是领导实施科学决策的信息;既是对工作失误的建议,又是对不正之风进行的一种批评。所以说,呼声中出觉悟,呼声中出动力,呼声中出决策。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领导干部对倾听呼声的态度,就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那么,对待呼声应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呢?简而言之。对群众的呼声要有回声。这是因为,群众的呼声与领导的回声是一致的。作为领导干部,他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帮助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呼声当指示,这句话最先出自哪位领导之口,我记得不大清了。领导干部能把群众的呼声当上级部门的指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就像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一样去落实群众的呼声,是十分可贵  相似文献   

11.
对群众的呼声有回声,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人民群众往往就是从对待他们呼声的态度中,来观察和评价领导的。领导对群众的呼声有回声,群众对领导的号召就会积极响应。事实证明,哪里的领导对群众的呼声听得认真,回应得及时、具体,哪里的领导就有威信,党群干群关系就好,群众的积极性就高,工作就一定生机勃勃。对于群众的呼声,大多数单位的领导是重视的。但也有这样一些为官者,对上面交办的事情非常认真,对来自群众的呼声则往往充耳不闻。有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起来并不困难,群众也一再呼吁,可就是不予理睬;而一旦上面…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近年来,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把执政为民落实到基层,促进了三河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察民情———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只有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要求,倾听群众呼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才能保障我们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代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包镇,镇(…  相似文献   

13.
群众观点是我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继承和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认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为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教育和引导群众”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保证。   (一 )“靠群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之源。 1980年 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苦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紧密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  相似文献   

14.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问策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全力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问策于民。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党领导的事业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和建设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火热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积极性、创造力。坚持执政为民,就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5):49-50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是好的,但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不敢面对群众,看到群众就“怕”,见了群众就烦、就躲,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16.
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坚定依靠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7,(4):34-35
一是解决好“相信谁”的问题。共产党人相信谁?唯有相信人民群众,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和主心骨,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历史和现实的反复检验所得出的正确结论。另一方面,作为执政党,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又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党员领导干部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将一事无成。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既然我们共产党人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勤务员,怎能不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怎能不关心人民疾苦、体察群众情绪?要知道,如果背离了人民的意志,我们这个公仆就理应被辞退;违背了群众的意愿,我们这个代表就应该被罢免。只有相信人民群众,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重视、善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能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对各级干部能力素质水平的综合检验。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群众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9.
李越 《党的建设》2014,(10):29-29
现年55岁的索光文,是庆城县赤城乡黄冢村党支部书记。他自任村支书以来,深入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改变本村贫穷落后面貌付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员干部,应切实把群众呼声和情绪当作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信号”,慎重对待,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