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态危机频发的今天,如何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突出地摆在人类面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经典作家的生态批判思想,并用以指导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异化劳动的批判过程中梳理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线。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发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中国元素,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3.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就是财富的代名词,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资本主义财富观的指引下,自然、社会和人都被金钱所控制;并且,在生产领域、政治生活、消费观念等方面都出现了反生态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加剧了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对资本主义财富观进行重新审视,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知识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现象的规律,这种说法表达一个马克思和他的读者所共有的信念。但这种信念以论题或陈述的方式说出它,那就要诉诸一种语言所做的事,突出马克思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矛盾,深入探讨“超感觉的”商品价值或社会存在物的特点。简言之,描述出被历史时间和不可见性所支配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知识范型本身。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将空间作为自己批判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视角,呈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价值实现、意识形态塑造的具体过程。在生产领域,人、产品和价值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资产阶级在无意识的生产中将货币作为转换价值能量的媒介,使其自身占据了大量的财富,并将少量货币分配给工人阶级,造成了资本的空间差异和能量转换的失衡。正是在这种空间差异的生态下,资产阶级缓解了自身的对抗性矛盾,并分散了国家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意识形态成为资产阶级遮蔽自身虚假性的手段,在虚假共同体的空间中资产阶级编造了普适性的话语体系,但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最终将会被真正的共同体意识形态所代替,资本主义空间最终也将进化成为共产主义空间。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4,(6)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论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生态问题。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由此,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工业化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制度根源角度探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着劳动实践中的物质变换、自然生产力与自然富源、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科学技术优化物质变换、制度变革调节物质变换等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经150多年了。它的基本思想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指引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航程。其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辩证分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女性问题研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重要而独特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是在20世纪中后期由女权主义理论突出重围,抓住契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以实现女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以及时代发展各领域对资本主义展开系统、全面、深入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告诉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基础上赋予女性更多权利,充分肯定女性价值,努力促进妇女解放运动的国际联合。  相似文献   

10.
郭凯  汪晓莺  袁媛 《世纪桥》2011,(15):35-36
本文主要以马克思对私有制批判的思想为理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辩证的私有制观,分析了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批判思想的落脚点、理论旨趣等思想,总结出正确把握马克思对私有制批判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早期"异化"概念出发,也即是在关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完满的维度上来解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压制了人类潜能的发展,人被普遍置于一种奴役状态下,不仅受他人奴役,而且受自己所创造的非人格化和非人性化二力量所奴役,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先天分裂的诸生产要素也根本不能确保人的潜能得到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导致人的异化的总病灶,消除它得以运作的核心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金建萍 《求实》2013,(3):4-9
马克思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视野出发,充分肯定资本文明的历史合理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物的增值对人的发展的巨大推动。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的全面异化的现实给予严肃而深刻的批判,揭示出异化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内在矛盾之中。这一批判逻辑建立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洞见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理解和思考当今时代人的发展问题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论述资源、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时候,阐述了他的循环经济思想。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经济的产生成为必然,科技进步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社会性的生产方式及生活变革就成为缓解全球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解读马克思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对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突出矛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兵营  王聚芹 《求实》2006,1(Z4):122-123
"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成就的如此赞誉,以至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获得更多营养,而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只不过是份量极轻的"补充".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长期认为马克思哲学无非是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营垒的对阵中,对原先的旧唯物主义的"接着讲",很难理解马克思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5.
余满晖 《世纪桥》2012,(21):36+50-36,50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阐发他的生态批判因而其思想带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而到了1845年以后,他开始完全从物质实践出发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最终走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绝不能照搬“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生态批判意识,而只能以他1845年以后的生态批判思想为指南。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07,(9)
人权作为所有人的权利,它是普遍的权利,同时权利就其根本而言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权利。普遍性和现实性是人权不可或缺的两方面。与人权这两方面相对应的是人的类特性和人作为现实感性存在的统一。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所实现的人权,要不是虚假的普遍性,要不就是残酷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成为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视阈下的全新命题,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劳动异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变。对于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需要重新回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源头上发现并探究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异化的新特点。文章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在对数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异化的有效路径,探讨数字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如何提升以及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深化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是一项持久且有意义的任务,同时结合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厘定中国现代性建设的方向,必将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指导,从而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之路。全面深入探索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性建设重要价值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探析》,以逻辑自洽性、学术启发性、实践指导性和理论成长性为突出要点,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理论界贡献了丰富的学术灵感。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但目前我国学界主要集中于马克思自然生态思想的研究,忽视了人文生态思想.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人具有主体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分析挖掘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一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化;二是加强科学技术运用的人性化;三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罗嗣亮 《求实》2012,(10):17-20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审美维度包含两个路径:一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审美贫困,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美的缺失。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上状况。马克思的审美批判启示我们:和谐社会的审美化构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应培育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应注重城乡、地区发展的统筹和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