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间,所有新闻媒体关于“开国第一宴”的报道,几乎都是长长的出席者名单。由于普通百姓对国宴知之甚少,难免使其充满神秘色彩。国宴历来是中国礼宾工作的重头戏,在这个生动的舞台上,上演着一段段“香味四溢”的有趣故事。随着近年来档案资料的逐步解密,“开国第一宴”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人看来,国宴是最高规格的宴会,酒菜必定非常丰盛。其实,国宴比我们想像的要简朴得多。几年前某中央领导访美,美国的国宴只是三菜一汤加一甜点,许多记者还要自掏腰包。德国、日本、法国的国宴同样是三菜一汤。我国的国宴也是这样。2001年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举行盛大国宴招待各国贵宾,只有四道菜:鸡汁松茸、青柠明虾、中式牛排、荷花时蔬,再加一个冷盆、一道点心和水果。  相似文献   

3.
吴德广 《湘潮》2012,(4):42-44
我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又曾三次被派往国外常驻,出席大大小小的宴会不少,尤其出席东道国的国宴印象深刻。回国后,大家最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1日晚,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举行新中国第一次盛大的国宴。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国外来宾600余人,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一起来到北京饭店,出席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宴。这次宴会后来被称为“开国第一宴”。 为了办好“开国第一宴”,政务院典礼局局长余心清亲自操持此事。余心清对北京饮食业了如指掌,他和北京饭店经理王韧商量后认为,淮扬菜口味比较适中,北方人、南方人都可以接受,决定“开国第一宴”选淮扬菜。  相似文献   

5.
张卢 《当代党员》2008,(10):27-27
奥运会期间,胡锦涛主席宴请80多个国家元首,盛宴只有“三菜一汤”。礼宾司副司长林楠说,以往国宴是“四菜一汤”,但很多外宾反映,这过于丰盛。因此国家决定将国宴简化为“三菜一汤”。  相似文献   

6.
声音     
《廉政瞭望》2012,(9):4-3
我曾经参加过法国总统的国宴,上菜是服务员端着盘子,大家吃多少取多少。一个法国大财团的老板请我吃饭,吃面包时,特别用面包蘸干最后一滴汤汁。  相似文献   

7.
国宴轶事     
吴德广 《湘潮》2011,(1):44-46
国宴为最隆重、规格最高的正式宴会。国宴包括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国家主席或国务院总理为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地点通常选择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举行。1959年前则在北京饭店、中南海勤政殿等地举行。我在礼宾司工作多年,经历的国宴很多,可以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10月,英国王室招待习近平主席的英国国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国宴是一种饮食文化与民风民情的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因文化背景不同,国宴菜的内容也千差万别。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各国国宴菜都有哪些道道。  相似文献   

9.
刘凤海 《世纪桥》2006,(11):47-51
11年前,无名居开启了民营国宴菜系的先河,使高高在上的国宴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名居作为国宴民间化的领航者,实践者,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怀着将国宴光大于民间的执着信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精髓,倡导“以味为核心,为养为目的”的美食文化理念,秉持“尊重、公正、诚信”的经营理念,追求经典永恒的菜品品质,同时注重加强店内环境建设,中西合璧、尊贵典雅的装修风格,配合健康、营养的莱品和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无名居,已经成为民营国宴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饮酒     
在外交宴请活动中,喝酒是司空见惯的事。外交宴会与一般朋友聚饮的不同之处在于,外交宴会特别是在国宴,出席者既要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友好,又要注意外交礼节的约束,所以不能酗酒、耍酒疯。我到外交部后,一直做礼宾工作。礼宾工作有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感受“国宴”□刑世嘉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天,我们在德国科隆考察参观之后,接受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宴请。虽然这算得上是一局相当于国宴级别的德国官方宴会,所长助理和科隆市政厅的重要官员都到场作陪,然而,其就餐过程却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宴会于下午四点...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国宴     
春节将至,总不免说说吃的问题。珊瑚白菜、炝黄瓜、酱牛肉、叉烧肉、凤尾鱼、红椒……看了这些菜名,人们也许会猜测到这是几位同事或朋友相聚在普通餐馆点的菜,但是,谁也想不到,这就是1959年新中国建国10周年大庆时毛泽东主席宴请前苏联赫鲁晓夫、越南胡志明等外国领导人的国宴菜单。不久前,北京城老字号丰泽园将当年参与拟定的这一菜单作为店内文物公开展出。从这一顿如同时兴小炒的国宴“大餐”,让人们强烈感受到了我国国家领导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洁朴实的工作作风和为人之道。感叹之余,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现在某…  相似文献   

13.
漆剑影 《湘潮》2008,(8):6-9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宽敞的宴会厅里,正举行着盛大国宴。一位身着元帅服的慈祥长者,端着酒杯,来回给陆海空三军将领敬酒。当他走到一位海军少将跟前时,凝望了一会,满面笑容地说:“营长同志,好久不见了。还记得不?你下过我的枪哩!”这位年届花甲的少将,突然像个小青年,  相似文献   

14.
王梦悦 《世纪桥》2010,(22):54-57
这是一次秘密国宴,有关这次宴请的一切事先都没有对外宣布,但由它所开始的一系列外交事件,却永远载入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史册,从此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国宴,它隆重却也神秘,虽然有关这次宴请的一切并没有事先对外宣布,但由它所引发的一系列外交事件却永远融入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史册……  相似文献   

16.
在皇帝眼里,寇准过于偏执,与其他大臣也屡有冲突。无论君子、小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在百姓眼中清廉的寇准,却被同僚认为是热爱宴饮与"摆阔",并成为他们眼中"豪奢"的典型。公元1022年,开封城里又一次迎来了友邦辽国的使者,宋廷为使臣举办了盛大的国宴,朝廷勋贵皆出席宴会以示对友邦的重视。在宴会中,辽国使者遍视群人问道:"孰是无  相似文献   

17.
中南海、北京饭店、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宴会厅,由于在每个中外关系的重大转折时刻都躬逢其盛,遂成为新中国60多年外交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在周总理举行的国宴上,美国客人连壳吃下了螃蟹,味美无比。可是当有人再次访华,点了这道菜,举箸入口时……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及至建交,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正因其意义重大,对于前来实现“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松总统的来访.周恩来总理格外重视,对欢迎宴会的菜谱、菜单设计等事务他都逐一安排并亲自圈定。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总统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准点着陆。当晚7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款待尼克松一行。伴随着碰杯声,中美两国的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公款宴请”也该与国际标准“接轨”节俭乃我们的传统美德。可近些年却被某些人弃之如敝履,他们在公款宴请中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而远比我们富庶的发达国家,却不难找到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美国总统宴请贵宾的国宴,规格是上四道菜:第一道开胃食品,一小碟冷菜;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