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范式中,政策制定和执行环节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公共政策问题被视为"既定的事实",因此缺少对政策问题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深入剖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策议程作为政策问题形成的关节点,逐渐成为政策研究的主要对象,政策研究开始向前决策阶段倾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主体、价值、途径、模式的探讨上,而对政策议程与政策问题构建的关系、政策议程设定机制、公众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共政策的公众议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议程设置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其设置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政策的质量和运行的效果。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精英政治体制,因此政策议程往往以政府议程为主导,而公众议程则处于弱势的地位。这种现状已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新的公众议程设置模式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两种公众议程设置模式,即正式途径模式和非正式途径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拆迁条例经过了20年的变迁,共有三部。每一部新的拆迁条例的施行代表前一部条例的终止。拆迁条例的政策议程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加以描述,以总结出三部拆迁条例各自的议程设置者、政策议程类型以及议程设置模式,这对摸准中国公共政策的变化和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网络舆论的影响日益重要而深刻,网络舆论影响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有着内在的原因和机理,目前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存在众多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建立多种官民网络互动渠道,政府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主流媒体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力,来发挥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积极影响;同时又要采取健全网络道德规范,完善网络法规条例,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官员问责力度等措施,规避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闻媒体影响着政策议程的设置。在我国政策制定的大环境下,政府应该重视媒体管理,培育成熟的媒体发挥媒体在议程设置中的作用,同时警惕媒体对公众舆论的操纵。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公民表达诉求、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分析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的特点并对网络议题的特征进行归纳,可以更好地探讨网络议程设置与议题类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互动性使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以软性形式出现,互动性使受众在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多元主体互动模式这一新型的议程设置模式开始萌动.与传统的政治权威主导模式和扩大的精英控制模式不同,这种模式下的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更具开放性、主体更趋多元化、形式更显多样性,与执政党的理念转变和政府的治道变革具有很强的契合性.从社会转型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看,这一模式的生成与发展源于多方面的因素.目前,这种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仍处于形塑期,其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优化宏观治理模式的高度进行审视和把握,努力培育理性的和富有公共精神的治理主体;不断提升公民政策参与的组织化水平;积极促进多元主体政策博弈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孙志刚事件起,一系列公共事件通过民众热议而影响公共政策的议程,并导致公共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是联系问题界定和政策制定的纽带,在政策过程阶段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民众参与程度与议程提出者身份的二维分析法,重点解析了在实践中蓬勃发展的政策议程设置中"外压模式"下的触发机制,对焦点事件、媒体和公众、利益团体以及政府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外压模式"的政策议程设置的优越性和弊端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出台教育“双减”政策,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起点与新信号。通过梳理我国教育“双减”政策议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揭示出源流汇合及教育“双减”政策之窗开启的内在机理,解释我国教育“双减”政策出台的政策过程,同时对教育“双减”政策制定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发现“重视反馈信息、渐进决策、开放民意表达渠道、把握政策出台时机”推动了议题进入政策议程,最终促成了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11.
区别于传统媒体,网络议程设置功能具有范围多元化、主体多源化、主题多变化、控制多极化等特征,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再构具有如下影响:去"中心化"、去"主流化"、去"稳定性"、去"权威性".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权力距”视野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议程设置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少理论模型在追求自身完美建构的同时却又陷入相互矛盾的窠臼,其原因在于政策实践的纷繁复杂与议程设置的理性主义之间的错配从而限制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从权力距视角来分析政策议程设置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权力距关注政策议程的存续状态和动态演进过程,是一种向量关系,包括三个因素:触点(政策问题)、动力(利益诱导与群体力量对比)、方向(议程演变的动态趋向)。缩小权力距的努力常常受制于客观条件、资源投入、利益冲突和价值分歧等诸多因素。为推动政策议程设置,其策略选择主要包括:提高议题倡议群体的影响力、采取联盟战略、利用媒体和舆论、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
探索国际贫困治理的样本规律,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皆有利于我国贫困治理的推进。通过样本分析与案例比较,进一步将我国贫困治理的问题置于国际化样本经验中进行厘析与考察,分析国际贫困治理的典型做法和优势行为。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在贫困治理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社会效果,但在贫困治理可持续议程设置与战略文本规范性建设的体系尚不健全。鉴于此,尝试从正确认识主体、提高群众参与度及加强二代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借鉴经典政策议程设置理论,本文对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和政策设计框架"目标群体命题"做了进一步理论扩展和实践应用。研究认为,从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迈向最终公共政策的过程,需要从目标群体属性、制度环境、行动者及其话语策略来探寻政策议程转化的理论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中不同的行动者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通过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将自己赋予目标群体的理念进行包装与推销,在形成主导性话语优势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之上,使得与目标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能够成功地引起决策者的注意,纳入政府议程,最终实现"观念"的制度化。以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农民工管理政策变迁的考察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流社会对于农民工从"负面"到"正面"的社会建构是如何不断地渗透、形塑、影响着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命运安排。这也意味着,我们以往单纯基于社会事实论而形成的政策科学理论需要进一步重新予以审视和反思,否则,社会建构所承载的意义象征和符号形式将会作为"政策不平等"的起源,支配着现实生活的不公。  相似文献   

15.
李益斌  王昊语 《外交评论》2023,(2):22-48+166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各国关注。在西方话语霸权的背景下,中国所倡导的“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等信息安全规范却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理解中国在推动信息安全规范扩散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可借助区域层次国际议程设置框架进行分析。运用过程追踪研究方法,可以观察到通过议题选择与界定、组建议题联盟、选取议程进入渠道、议题制度化或规范化四个阶段,中国在上合组织推动地区性信息安全规范的兴起与扩散,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将信息安全规范向联合国推广的尝试,此举也意味着开辟构建不同于西方的信息安全规范的新路径。理解中国信息安全规范扩散的因果机制,丰富国际规范扩散、演进与竞争的实证研究,还可以为在国际社会破除西方话语霸权,推动发展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发展和成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议程设置理论下,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媒体议程、公共议程的影响巨大。从议程设置理论的视角出发,能够发现短视频舆论监管所表现出的具体问题,并找到具体的应对策略,提炼出短视频发挥舆论监管效力的新模式,通过解读该模式来探究短视频舆论监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增强舆论监管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大众对国家现时遇到的重大国际问题的认知主要依靠于政治传播,而政治传播从来都是有目的引导性的信息传递。主流媒体对国际政治传播的“议程设置”塑造人们对国际环境以及国家地位认知的“世界图景”,这种塑造反过来影响国内政治认同。本文以2003-2015年《新闻联播》的国际新闻部分的28912条全文本内容作为数据源,用文本分析和话题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知晓模式(Aware Model)、显著模式(Salience Model)、优先模式(Priority Model)的分析阐释我国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在国际政治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G市P区垃圾焚烧项目为例,分析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环节中的行动者与行动策略,可知从政策议程设置中探索扩大政治参与,容纳不同利益主体,打破封闭的政策环境,推动政策议程的民主化的方式,无疑会对解决中国当前各种公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政府治理的视角切入,从规范的层面研究理想的公共领域对于公民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的政府治理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具体包括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转变。然后从经验层面选取网络媒介,分析网络媒介在中国语境下实现上述两点公共领域的治理价值上所具有的潜能以及阻碍其潜能充分实现的多种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纠改方法以求网络媒介的治理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国际议程设置能力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多边外交场合中发起、倡导国际议题和推进问题解决的能力,其可以理解为对重大议题的感知识别能力、对共同参与的传播动员能力、对制度平台的规则把控能力与对行动响应的资源匹配能力四个维度。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竞争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扩大同外部世界的共同利益,塑造对自身有利的国际秩序。鉴于当前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没有随国家实力和国际贡献的增加而同步提升,中国需要在参与国际制度竞争中加强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建设,提升国际制度性权力,进而更好地维护和实现自身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