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与式环保强调政府主导作用,亦注重引入与激活社会力量,推动环保"合作生产",本质上体现为从传统环境管理向环境治理嬗变的中间形态。W市"五水共治"经验考察可知,其生成与运作源自政治、生态、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因素的综合支持。近年来生态问题愈益尖锐推动生态文明意识形态地位凸显,为参与式环保创造了宏观条件;基于经济转型需要,地方领导愈多赋予环保权威支持,进而地方政府创造性运用各种技术策略激发社会力量投入环保,为参与式环保提供了管理条件;伴随市场经济与治理变革步伐,以及借助当代网络与传媒便利,社会对公共事务参与意愿及能力显著增强,为参与式环保准备了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2.
陈益群 《民主》2005,(9):15-16
环境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的要求都提高了。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几句话,道出了群众的愿望,表达了政府对环保治理的决心,也表明了政府对老百姓的承诺。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环境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全国在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严格环境管理,建设环境保护项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例如天津和大连等城市,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从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把环保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来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执法监督,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认真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和  相似文献   

4.
孟萍  苗秋香 《学理论》2013,(20):63-64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延津县石婆固乡对239位农村居民关于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访谈,了解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调查发现,农民的环保意识有相应提高,但缺乏整体的环境观,不能深刻地认识环保重要性,环保知识较为缺乏,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提高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建设一个"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政府对公众期望的有效回应,构成政府信任的来源。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5年数据,检验社会公平和经济绩效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得出研究结论如下:在社会公平方面,公众对财富及收入分配公平、工作与就业机会公平和司法与执法公平的评价与政府信任正相关,公众对社会公平程度评价越高,可能越信任政府。在经济绩效方面,公众对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和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的评价与政府信任正相关,公众对政府的经济绩效评价越好,可能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越高。从总体上看,社会公平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力大于经济绩效,其中最主要的贡献来自司法和执法公平。区分来看,仅比较财富及收入、工作与就业机会公平和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力,经济绩效因素则显示出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底,国务院法制局邀请法学界和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的同志100多人,就政府法制工作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这种讨论会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法制 与会同志认为,国家法制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以维护社会治安、惩治犯罪为内容的司法法制,二是以管理政府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为内容的政府法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法制的完备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水平的主要标志。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国家的各方面工作都纳入法制轨道。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功能将转变到保障人民民主和调整社会经济活动方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在理念、主体、模式等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革新。在地方治理视野下,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仍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存在较强的经济建设路径依赖、地方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现实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地方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较为单一等。要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重塑中央—地方关系,建立服务型政府建设动力机制;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解决跨区域公共物品提供问题;合理培育市场和社会,运用市场和社会力量补充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8.
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可以通过对2003年和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城市部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2003年到2010年,城市居民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非正向评价增多,正向评价减少;与中央政府的评价相比,地方政府的非正向评价比例增长幅度更大。收入低的城市居民对中央政府环保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收入高的城市居民,但是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分上,低收入城市居民的满意度低于高收入城市居民。性别对中央政府环保工作的评分有显著差别,但是在地方政府层面上,男女没有显著差别。教育、年龄和环境问题严重性感知等变量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影响具有一致性。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需切实提升环境治理水平,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以提升公众环境关心水平,同时要打破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增长机器联盟,将环境治理纳入官员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9.
1980年至1987年,国务院在赵紫阳总理领导下,以改革统揽全局,依法行政,放手履行职责,积累了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为实现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法制为建设和改革保驾护航 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必将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深刻的调整。要较为平稳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就必须把法律手段引入政府管理经济的活动中去,让法制为改革和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之下,环境信用的地位更加凸显。当环境污染问题爆发时,公众问责的矛头往往对准政府而非排污企业,于是,政府的环境信用又成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业园区内部,减少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减排不应当是因噎废食,如以行政命令要求工厂停产或减产,简单地淘汰高排放量的产业部门,而是要在增长和环保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减少排放和环境污染,又要保障经济增长与就业。笔者通过分析实践经验,尝试在工业园区内部探索出一条由政府主导的"环保产业化"的新型路径,以履行政府环保承诺,树立政府环境信用。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取决于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安排。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行政作保障,和谐行政则要求政府在公共治理方面有所转变。全面社会管理既是现代政府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政府绩效及公务员考评机制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何种考评机制评价政府工作取决于社会对政府治理的时代使命诉求。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的自主建设时期和经济追赶时期分别采用的自我导向评价机制和行政导向评价机制,对激励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完成政府的时代使命有得有失。随着我国步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常态",社会民众对政府使命的诉求也将更加多样化,政府工作目标的发展性、数量性和经济性特征将越来越被民生性、安全性和社会性特征所替代,如何在新的政府工作评价中更好地体现这些新趋势,其根本进路就是实现由行政主导评价向社会主导评价转变,坐实政府评价中的民意价值和民主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军鹏 《行政论坛》2013,20(1):12-1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此,要全面履行政府经济管理、政治管理、文化管理、社会管理、生态管理职能,统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改革,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与廉洁政府建设,加快改善民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公共需求,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张晓映 《学理论》2014,(7):58-5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都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这愈发凸显出了信息公开以及信息管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打造一个阳光政府,首先就要实现政府公共行政透明化。一个有效的信息公开体制可以准确地预测到危机的发生,并帮助政府提前做好防范和解决危机的准备。但是,就我国当前管理和公开公共危机信息的程度来看,无论是在预测危机、处理危机还是在危机后的重建方面都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将针对我国信息公开制度暴露出来的缺陷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找出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实行政府高度垄断,并且政府公共支出重经济建设服务、轻社会服务,导致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难以保证基本的社会公平,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进行改革,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做法,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应努力创造和完善推行市场化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8)
节约,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义务。坚持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等一系列概念,并且上升到空前的高度,誓将"节约环保"进行到底。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发出了"浪费之风务必狠"的号召,旨在打造一个厉行勤俭节约的节约型政府,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国家党中央反对奢侈浪费的严厉态度。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发展战略,是协调我们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幸福、也是关系着我们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为导向的税制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  沈鸿 《行政论坛》2011,18(1):69-73
税收作为社会稳定器,一直是现代国家调节社会发展的利器。我国因其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之处,一贯较为注重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忽略其社会功能,导致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滞后的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公共性支出比例不当,责任缺失;政府存在税收最大化价值取向;征税立法权归属不清,政府滥用征税权;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划分模糊;等。在不改动我国分税制的大格局下,从政府责任的角度,应在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大民生性支出,树立科学的政府绩效意识,明确征税立法权归属,改革地方税制,平衡地方中央事权财权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税制,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及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方面实行政府高度垄断,并且政府公共支出重经济建设服务、轻社会服务,这些导致我国政府目前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不能保证基本的社会公平,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阻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做法,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市场化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努力创造和完善推行市场化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城市化被喻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它不仅给中国,而且给全世界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作为东亚经济强国的日本,在宏观政府、中观产业、微观企业三个层面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在宏观政策和客观环境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借鉴日本经验,在宏观上,我国政府需要强化法制建设,参照国际标准修改完善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指标体系;中观上,要保护幼稚产业,培育民族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微观上,要把国际环保标准融入到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中去。  相似文献   

20.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三个文明并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迁 《瞭望》2005,(28)
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从三个方面做好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将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规模增长很快,与之相伴生的资源压力也越来越大。从经济发展模式上分析,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