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微观天下     
正网约车司机禁入标准护航乘车安全7月12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滴滴出行发布了移动出行驾驶人员禁入标准,首次明确网约车驾驶人员资格审查的"负面清单"。其中,有重大、暴力和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严重治安违法,交通安全违法等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以及精神病的人员,都将被一票否决,禁止进入移动出行平台。【评论】"于子茹":自网约车诞生以来,其运营模式就因安全性和行业规范不足备受争议。随着首个网约车司机标准的发布,可以预见,网约车司机的  相似文献   

2.
滴滴顺风车司机性侵女乘客案件,对于研究犯罪人的极端异常心理及其成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对"自杀式"犯罪的犯罪心理分析解读此类案件形成的内在原因,并在刑事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上提出应对措施,可使之得到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公司     
《小康》2021,(15)
正百度首批无人网约车开始运营百度方面宣布,作为中国首批"共享无人车"的百度Apollo无人驾驶Robotaxi正式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向公众全面开放。公众通过百度Apollo GO App约车,可以在北京首钢园等区域,约到自动驾驶出行平台Apollo GO提供的"共享无人车"。据百度方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3)
正因为网约车政策的不断变化,担心交管部门的罚款扣车风险,以及平台方面补贴力度的减小,许多北京本地网约车司机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转行。无独有偶,外地的网约车司机更是陷入了两难2016年12月21日,冬至这一天,刘晓欢凌晨五点就醒了。这种偶尔在清晨醒来的习惯源于刘晓欢长达近两年的网约车工作。那时候,他每天都早上五点醒来出车,凌晨两点才收车回家。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现代意义的恐怖主义犯罪经历了由老式恐怖主义犯罪向新型恐怖主义犯罪的转化过程,新型恐怖主义犯罪在性质和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异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恐怖活动犯罪由恐怖主义犯罪转换而来,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恐怖活动犯罪属于集合性概念。  相似文献   

6.
网约车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租车模式,它正不断冲击着传统出租车行业并且迅速占有市场份额。国内外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都会受到政府的管控和规制。面对这样一个新兴事物,政府应赋予网约车平台相应的监管职能,加强网约车司机的审核,完善违约责任追究制度,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以促进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10)
正2015年初,网约车进入广东省韶关市,不少出租车司机认为网约车平台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导致大量的非营运车辆参与出租客运经营,与传统出租车争抢客源,对出租车行业产生较大冲击。韶关市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武、南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韶关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2015年,韶关市建成区面积99.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3)
正2016年12月21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接连发布网约车新政落地细则。事实上,随着游戏规则的改变,市场整体面临洗牌,此次被誉为"史上最严网约车细则",可能会改变整个网约车的市场格局这一天终于到来。2016年12月21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接连发布网约车新政落地细则。在此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业内司机、各大网约车平台的相关工作人员在焦急等待着细则的落地。从时间线穿梭回去,2016年7月,网约车合法化,看上去网约车的发展迎来  相似文献   

9.
微观     
《小康》2016,(17)
正@晚苏的世界:希望安全还能有保障,上了车还能安全下车。先后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政方案近日揭开面纱。最令人关注的是,网约车合法地位获得明确。网约车合法化后,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此外,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新政于11月1日起实施。"点评:与其堵,不如疏。@Lost Starta:这是好多灾难电影的大背景啊,爱护环境必须从现在做起,不然电影中的场景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原本已硝烟散尽的网约车市场大战因为"美团"的强势进入又变得如火如荼。试图抢占市场的"美团"如法炮制"滴滴"大额补贴市场的招数,一副不怕烧钱掐架的样子,让人不禁想起2014年"滴滴"和"快的"疯狂烧钱比拼的那一幕。作为消费者和网约车司机,每遇两大平台烧钱大战,总有喜不自胜的感觉。因为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多的打车优惠,司机可以通过多拿补贴或少缴抽成来提高收入。不同互联  相似文献   

11.
网约车是"互联网+"的产物,是一种有别于"经典市场交易"和"科层式企业"的新经济业态。网约车服务通过对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实现了车辆的"去专用化",使用而非占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更易实现,在提高资源使用率、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推进交通出行领域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分享经济在全球范围的一次生动实践。《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套用旧有出租车规制模式,以"类比规制"的方式对网约车实施监管,制约了分享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看,传统出租车行业与新兴网约车行业的利益之争本质上是既得权与发展权的冲突,政府对出租车的行政许可并不意味其可以免于网约车的竞争,对网约车设置相对宽松的准入门槛和规制模式,并不构成对出租车平等保护权的侵犯,创新网约车政府规制模式具有现实依据和法律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3)
正在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眼中,中国出行市场是世界上最富挑战性、最复杂,却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而现在,除了需要面对本土和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手之外,滴滴还需要面对不断更迭的政策变化网约车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网约车队伍鱼龙混杂,监管部门与网约车平台信息沟通不畅,司机个人信息、司机乘客数量、平台纳税及营运情况等数据无从掌握。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3.
情境性伤害犯罪人犯罪动机的生成具有非预谋性、境遇性,但仍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通过同样是动态建构过程的认知结构的研究,可以认为情境性伤害犯罪人犯罪心理是在一种"手段—目的链"式认知结构的统领下生成的。这或许可以成为探寻情境性伤害犯罪人犯罪行为发生原因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暗网是一种隐藏式的加密网站,在暗网中进行非法交易,便会出现暗网犯罪问题.针对暗网犯罪的取证包括常规方法和远程勘验方法.目前,暗网犯罪取证主要面临着技术和法律方面的问题.为克服这些挑战,需要各国在建立合法的取证程序、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增强网络安全技术投入与合作以及加强网络电子货币的金融监管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5.
电脑犯罪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犯罪形式,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防范和打击电脑犯罪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电脑犯罪容易产生的原因和电脑犯罪手段特征及其危害性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在当前公安院校加强开展防范与打击电脑犯罪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是在"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尚存、就业日益严峻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社会问题.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市市属各监狱在押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这个特殊群体在性别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社会经历、外出动因、就业、认同与归属等方面的社会特征,归纳出他们具有"团伙犯罪明显"、"犯罪动机简单"、"犯罪年龄低龄化"等8个犯罪特征,并就他们犯罪的原因及如何防止"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非犯罪化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犯罪化浪潮的产生和流行 ,对世界刑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既不能盲目跟随 ,也不能视而不见 ,要对西方的非犯罪化运动的背景、实质以及我国的刑事立法现状做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对比。非犯罪化浪潮对我国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刑法对行为样态的调整要体现法益原则 ,以符合社会保护需要为出发点 ;二是定量因素上应该从宽入罪 ,保证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业已迈入信息和网络时代,金融犯罪的网络化趋势不可避免。根据实施金融犯罪对网络信息技术依赖的程度不同,网络金融犯罪可以分成三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简单存储和传输手段的金融犯罪、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传播手段的犯罪和比较纯粹的网络金融犯罪。为应对金融犯罪网络化趋势为侦查取证带来的新挑战,应采取信息化侦查取证对策:一方面要完善网络和计算机侦查取证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树立"以信息制信息"、"以网制网"的工作思路,在侦查取证环节寻找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P2P网贷领域监管政策主要是"一个办法三个指引"。从平台运营时间、涉案金额、投资人数、侦查判决时间和返还率以及定罪量刑等多个角度,对P2P网贷业态领城的犯罪情况及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侦防应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查控手段,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金;建立跨区城、跨警种的合成作战机制和多部门联动协作的预警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数据化实战,促进类罪模型的研发。  相似文献   

20.
正网约车行业不是法外之地,保障乘客安全是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底线。网约顺风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便利,但也频频曝出恶性安全事件。尤其是2018年5月曝光的滴滴网约顺风车司机杀害女乘客案件,再一次将网约顺风车平台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但面对公众已经熟练使用的打车软件及潜在风险,立即开始检视并落实整改为时未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