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民族高等院校在中国有数十所,是实施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为了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本科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各民族高等院校努力探索,结合本校不同专业学生特点采取了许多措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导师制"在不同民族院校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也是数年来全力推行"导师制"的教学单位,其"导师制"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是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多元性、整体性的特征。同时,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的不断扩大,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也逐渐增强,在"多元"民族构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地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贵州省第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各民族在校生149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292人,占55.59%。2000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办学方向,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将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探索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作为担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重任的民族院校,如何做好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客观把握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李娜  樊海源  王雅馨 《世纪桥》2012,(3):120-121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工程应用型院校往往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却淡化了对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本文仅就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和途径阐述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齐玥 《世纪桥》2014,(5):30-31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核心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高职高专思政课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强化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学内容要体现实时效性、针对性,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参与性。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1,(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正确把握"四个关系"。一、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增进共同性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方向。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千百年来,各民族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和统一的整体逐步走向强大、巩固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李华明 《湘潮》2013,(1):124-125
安全是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文章从民族院校大学生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安全存在各种问题类型,同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政府、高校、社会与学生"四位一体"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娜 《理论导报》2010,(7):59-60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因为音乐欣赏课对高职学生的各方面教育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从培养兴趣、加强互动、教学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喜欢音乐欣赏课,让喜欢它的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课学到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与"学"缺乏互动,造成"培养"与"需求"脱节,无法实现教育部门对高职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的情况,本文从转变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英语教学及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材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广西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精准扶助贫困大学生成才,实施陪伴式乡村教师精准扶贫式混合培训,精准推进农村扶贫创业工作,形成了"师范教育为贫困地区培养优秀师资""继续教育抓好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培养农村致富能手"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上述实践,总结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有效策略,可以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参与集中连片区的脱贫工作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民族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理解和认同不足、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重视不够等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和理解,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等,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文化铸造着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和品格,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党的十七大到十九大,从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文章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结合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国内首家文化产业类高职院校为例,初探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量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做好高等民族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民族干部,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和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拟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领导人怎么过儿童节?从1950年到2014年,每到儿童节,历任国家领导人都没闲着,忙着用各种方式陪孩子们"过节"。学校少年宫热闹盘点近20年公开报道,国家领导人经常会和各民族孩子一起过儿童节。2009年6月1日,应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来自56个民族的儿童走进中南海过节。温家宝说,这是他第一次和56个民族的孩子们一起过六一儿童节。2013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和各族孩子一起过节。在北京市少年宫,他同来京参加交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相似文献   

17.
季云姝 《世纪桥》2009,(17):76-77
在高等院校队伍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其突出。“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有56个民族,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开展民族识别确定下来的。56个民族人口有多有少,分布地域有大有小,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一般称之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一词,据现有资料,最早见于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遂使少数民族,疑国民党之主张亦非诚意。"中国共产党最早使用"少数民族"概念,是在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西北军工作给刘伯坚的信》:"冯军在甘肃,对回民须有适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部委直属高校首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的成都,成立于1951年6月1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近2干人,其中  相似文献   

20.
金娟 《山西青年》2022,(11):98-10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大高职院校只有扩大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满足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需求。目前高职院校新引进的教师多为年龄不超过35岁的青年教师,他们思维敏捷、观点新颖且精力充沛,是注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新入职教师的培养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