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统计分析影响尸体温度下降多因素和死亡时间的相关性,探索尸温推断死亡时间的创新应用.方法 建立影响尸体温度(直肠温度)下降相关因素的采集标准,收集实践工作中的157例明确死亡时间真实案例的相关数据,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统计学的基本要求对各因素进行量化评分,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统计分析各影响系数同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获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Y=25.993+0.04X1+0.172X2+0.88X3+0.047X4+0.373X5+0.347X6-0.766X7,决定系数R2=0.876.结论 该方法为尸温推断死亡时间的创新应用,经测试可用于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尸温推测死亡时间,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尸温的下降受到尸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推测出来的死亡时间误差过大,影响其单独应用。但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它仍有很大的优越性,如仅靠温度数据就能作出死亡时间的推测。为了使其优越性充分发挥作用,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尸温的下降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将误差缩短到2小时以内,有的甚至缩短到1小时之内。为此,本文就尸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扼要综述如下: 1 尸温下降的原理 生活状态的人体,由于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温度相对恒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如腋窝温度在36.0~37.4℃;口腔温度在36.7~37.7℃;直肠温度在36.9~37.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反应动力学方法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15头家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心内快速注射10%氯化钾溶液将其处死,尸体分别置于5℃、15℃、25℃环境条件下,每分钟测量一次直肠温度,持续30 h,将测得的尸体温度减去设置的环境温度,利用反应动力学方法对温差数据进行计算,通过拟合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法对Marshall研究的人体尸温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出人体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及死亡时间计算公式,将公式运用于实际案例,并与Henssge公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实验组,家猪死后尸温与环境温度间温差-ln(C/C0)的线性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接近于1,与时间t呈较好的相关性。人体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约为0.068 4,死亡时间推断公式为:-ln{(T尸体-T环境)/(37.2-T环境)}=K{t-(2-3)平台期},案例1该公式计算的死亡时间误差小于Henssge公式,案例2该公式计算的死亡时间误差稍大于Henssge公式。结论稳定条件下,家猪死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不同体质量家猪死后尸温变化规律,研究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及冷却速率的影响,为完善一级反应动力学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供重要参数。15头家猪按体质量分为10、20、30 kg三个实验组,每组5头,通过心内快速注射10%氯化钾溶液将其处死,尸体置于15℃环境条件下,每分钟自动测量一次直肠温度,持续24 h。分别统计家猪死后2 h和24 h的尸温数据,两组数据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观察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时长及尸冷速率常数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温度相同条件下,10、20、30 kg家猪死后平台期时长分别为43、29、52 min,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3.2,P> 0.05);10、20、30 kg家猪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分别为0.105 2、0.093 9、0.081 8,组间差异显著(F=28.2,P <0.05)。实验证实,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家猪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逐渐变小,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尸温平台期并未随体质量增加出现相应延长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影响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的诸多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单一考虑温度因素推断PMI具有局限性。累积日度(accumulated degree days,ADD)是有关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同时兼顾环境温度和经历时间两大变量,通过建立ADD与某些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用于推断PMI,明显优于单一温度变量。本文简述了ADD的研究历史、PMI推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ADD推断PMI的准确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近些年,利用尸温、玻璃体液成分、早期尸体现象以及生化指标等推断早期PMI的有关研究在认识、数据和方法上取得了新进展,本文加以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腐败程度评分可用于死亡时间推断,具有简便实用,快速准确的优势,适用于基层实践.目前国内对该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实践需要.本文总结了腐败程度评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腐败程度评分系统、累积温度天数、回归模型的相关研究现状,希望为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嗜尸蝇类种群落组成、季节变动及蛆虫生长长度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在死亡时间推断中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荷兰猪尸/兔尸/猪肺作诱饵,在海拔1115.2~1120.8m的自然环境中吸引蝇种。捕抓特定时间段内优势蝇种,每日定时观察记录其在营养基上产卵、幼虫孵化、成熟幼虫爬离的时间,测量其长度,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获取了贵阳市郊宽丽蝇、巨尾阿丽蝇、紫绿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肥躯金蝇、大头金蝇和绯颜裸金蝇等8种常见嗜尸蝇类群落组成、季节变动及蛆虫生长长度的规律性变化数据,并用于实际案例死亡时问的推断。结论嗜尸蝇类群落组成、季节变动及蛆虫生长长度在推测死亡时间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现场勘查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主要依靠尸温的变化、尸体现象的变化等,晚期死亡时间的推断目前主要依靠法医昆虫学的知识来推断。笔者曾参与1起杀人分尸案的检验工作,在检验中充分利用蝇类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合理分析,较准确地确定了死亡时间,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难题。昆虫学方法已被认为是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方法。尸食性蝇类发育生物学在死亡时间推断中有着重要地位。蚤蝇体形微小,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可成为尸体上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昆虫证据。本文从尸食性蚤蝇的作用、种属鉴定以及日龄推断方面,综述了利用尸食性蚤蝇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北京地区嗜尸性昆虫物种谱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尸体分解过程中,昆虫种类的演替特点及其对死亡时间推断的价值。嗜尸性昆虫侵食尸体的过程可分为侵入期、分解期和残余期:侵入期以双翅目蝇类为主,时间推断以幼蛆的发育程度为依据;分解期出现大量鞘翅目种类,时间推断以甲虫的各类组成、数量以及演替特征为主要依据;残余期昆虫数量极少。季节及温度、环境条件、尸体是否受伤或裸露,是影响昆虫侵食尸体时序的三个重要因素。正常的春季,侵入期为8至25天,分解期为约42天。  相似文献   

12.
死后早期大鼠肝酯酶同工酶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死亡时间,这是法医学与法医实践中最重要问题之一。从各种领域以各种不同的手段来推测死亡时间已有了很多研究,但直到最近、所采用的方法(估计尸斑,尸僵、尸体干化、尸温的变化)还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考虑到这种状况,近几年来,法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温度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的影响,便于推断死亡时间,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以常见的4种尸食性蝇类,即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丝光鲜蝇Luciliasericata、大头金蝇Chrysomyamegacephala和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crassipalpis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除巨尾阿丽蝇二、三龄幼虫和丝光绿蝇三龄幼虫之外,各种类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均随温度增高而缩短,巨尾阿丽蝇蛹在12℃和30℃时停止发育。根据试验结果,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结果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具有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一直是涉及人员死亡的刑事案件现场勘验中法医调查的重点和难点[1].嗜尸性蝇类证据的应用是解决死亡时间推断特别是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前提是要立足案发当地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种类及分布特点,并据此建立具体种类的发育史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正> 死亡时间的推断(estimation of the time since death),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依靠尸体现象来进行死亡时间的推断,但其准确性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如环境、温度及湿度、衣着、体态、尸体接触物体的导热率、死亡前体温等的影响,使推断的死亡时间误差较大,如有学者研究的尸体玻璃体K+含量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并相应建立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人血中C_3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在14个尸解案例中,根据C_3转化率和尸体肛温推断死亡时间,其95%可信区间为±11小时。测定C_3转化率的同时,还可以观察C_3的表型,为无名尸体的个人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重点和难点,且死亡时间越长,推断精确性越差。随着科技发展,可以通过蛋白质、mRNA的变化等方法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带来了无限精确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检案中实用性不强。在多数情况下,法医需要在案件现场通过对尸体变化的肉眼观察对死亡时间做出推断。为了提高现场推断死亡时间的准确性,通过查阅文献及所受理案件的方式收集到死亡时间明确的尸体68例,从所处环境及尸体因素等方面分析讨论实际案例中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法医昆虫学是应用昆虫学知识解决法医实践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的一门科学。食尸性蝇类在尸体的腐败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食尸性蝇类的特点可以更准确进行死亡时间推断,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本文对依据食尸性蝇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法医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玻璃体液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用于PMI推断和死后化学物质分析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玻璃体液与其他常见体液的比较、温度对玻璃体液的影响、玻璃体液检测方法及数据拟合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利用玻璃体液推断死亡时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30只家兔死后尸血 pH 值和气体成份的变化与死后时间的关系。死后0~2小时,尸血 pH 值下降很快,pCO_2迅速上升,pO_2变化很明显,O_2SAT 降低也很显著。死后2小时以后,上列各项变化逐渐变小。死后0~3小时,由于尸血 pH 值迅速降低引起尸血 HCO~-_3浓度的降低,BE 浓度变化也很大,死后3小时后,尸血 HCO_3浓度、BE 浓度变化逐渐变小。人死后,尸血 pH 值和气体成份很可能也有上述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应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