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代思想家陈宏谋在《从政遗规》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指出了掌权者应怎样为官、用权、做事。 一、清——清清白白为官。这是对为官者最起码的要求。自古以来,清官都具有廉和公的特点。 领导干部清白为官,廉是根本。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  相似文献   

2.
<正>新时代的"三清"是指经济上清廉、政治上清正、思想上清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三清"。经济上清廉为官之要,首在清廉。从政为官两袖清风、不腐不贪,这是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我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  相似文献   

3.
<正>官箴,顾名思义是为官的箴言。这些箴言,多是古代清官循吏从政经验或教训的总结,是他们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规范,其精义均在于告诫从政者应当信守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做到努力修身,忠诚职守,勤廉政事,善待百姓。所以,官箴往往反映了官员从政的宗旨信念和为官的行为矩范,是对从政者的  相似文献   

4.
冠恒 《前线》2015,(2):120
《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说过这么一段话,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时代,"君子"主要指为官从政者,为官从政的人应当关心为官从政之道,而不要像普通人那样关心衣食。就像普通人种田,就是再努力耕种,一旦遇到天灾,庄稼歉收,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如果学习为官之道,学成之后出去为官从政,就可以得到丰厚的俸禄;就是遇上灾年,也不会挨饿。所以,为官从政者应当担心为官从政之道有没有掌握,而不必去担心物质的贫穷。  相似文献   

5.
正"靠工资生活,过平常日子。"这是一位领导干部在上党课时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为官从政的真谛。为官者只有靠"正俸"过日子,才能少出事、不出事。"甘蔗不能两头甜。"既然选择了为官从政,就要弄清"入党为什么、权力做什么",为公众服务,就必须放弃自己的"小九九",这是共产党人执政为  相似文献   

6.
正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后世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纵观曾国藩一生,他为官从政50年,在30余岁就已官至二品,后来又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但他却始终坚持以"廉洁"为做官原则,不贪钱,不爱财,勤俭朴实,选择了做一名"穷官",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捞取私利,可谓晚清官场一大异类。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曾国藩升授翰林院侍讲、詹事府行走,升官当天他在《过隙影》中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官以不爱钱为本,只要坚守一个‘廉’字,就算做  相似文献   

7.
<正>政德,即为政之德,执政之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可以说,政德的核心就是官德,从政德行是对为官当政者的一种特殊职业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些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古代有大量官箴之作,它们被称为"宦海指南",是古代官员的百科全书,主要讲述为官之道、从政之法和为官之德等内容。北宋理学家陈襄(1017-1080年)所撰的《州县提纲》是古代"官箴"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州县长官处理政务的重要指南。《州县提纲》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发人深省,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廉""慎""勤"思想,既是为官者所要遵循的基本为官之法,也是他们必须恪守的基本为官之德。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官吏为官从政具有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要真正为民做官、为民掌权、为民执政、为民谋利,做得民心、顺民意的"清官",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殷殷企盼。为官贵在"清"。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增强自律意识,自  相似文献   

10.
<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两千多年前,孔子对如何为官从政给予了精辟的阐释,那就是"正",包含着对公平公正、无偏无差等良政美治的向往与追求,并强调了执政者德行的极端重要性。为官从政,必须品行高尚,堪为社会道德的典范。惟其如此,才能做好官、执好政,受到人民的拥戴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这是清代学者戴远山赠送给赴外地为官友人的一副对联。戴远山期望友人"能贫",做一位清官廉吏。在戴远山看来,守得住"清贫",才能守得住清廉。为官为何?这是每一位为官者必须回答的问题。"当官发财,应当两道。"从古代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把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当作为官目标者不在少数,攒下家财万贯、整日声色犬马,钱从何来?多是鱼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指出: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能否正确为官用权是各级领导干部最经常、最现实的考验,也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应做到以下六个方面:为官用权务必要敬畏权力。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座谈时强  相似文献   

13.
辛士红 《实践》2013,(5):37
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对反腐倡廉的表态掷地有声:"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区分"两道",划出了一条红线:想从政,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别来从政,决不能脚踩两只船。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你可以选择从政,也可以选择经商,但不能选择通过从政来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中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用最坚决的态度和最严格的措施搞好自身建设,在工作生活中做优化政治生态先行者。加强自身修养,以坚强政治定力抵御不良习气。"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清白做人、干净为官、规矩做事是对领导干部行为及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领导干部队伍犹如一汪清水,如何让这汪水保持清澈与生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给出了明确答案,即领导干部既要上得去,更要下得来。《规定》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作出制度规范,明确了"下"的标准,规范了"下"的方式,疏通了"下"的渠道。《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克服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官德例说     
正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些学者对封建社会的清官文化心存疑窦,认为清官与这个社会的制度本质无缘。诚然,封建社会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封建社会的官场规则就是以贪养官。况且清官也不只是廉洁,需"三清"同时具备才可称谓。清廉:生活清苦朴素,不贪污,不受贿,不捐公肥私;清介:为人耿介正直,不随波逐流,不阿谀拍马;清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以一己之私而忘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通俗地讲,就是为官者权责相系,苦乐相悖,权力大一分,责任就重一分,必须尽心尽力工作,干好苦事难事。可以说,"两苦三步"道出了为官从政的真谛:做官本是件苦事难事,必须以苦为  相似文献   

19.
为官清廉在古代自然是首要一条,但仅仅是清廉,而不作为,不能干,不思考,不担责,不正直,不道德,是不能称为"清官"的。在宋元的戏曲和小说中,"清官"这个概念频频出现。但我国的清官却  相似文献   

20.
在旧社会的官场上,“无官不贪”,“清官难寻”,这是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才能成为普遍现象。但是,目前社会上却流传着“找清官,看舞台”的说法,说明在我们领导层中有些人确实腐化了,“官”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降低了,人民群众发出了“为官皆清廉”的强烈呼声。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对此却叹道:“清官难当也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